唤醒记忆

2018-07-24 11:59薛企荧
苏州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巨幅作画全局

薛企荧

许十明作品

这故去的两位都曾是我的同事,因而可以我的亲历表达这样的认识。

1961年我从哈尔滨艺术学院转调至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我的同窗席弢安先我在该校工作。某日,吴手执折扇在学校长廊里行走,席就告诉我:“此人堪称才子!”。稍后,在全校教员的会议上见到一位六十岁左右,身材消瘦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戴着一副人称洋瓶底的眼镜,镜片中有数个圆圈,自镜片后透出深邃的目光,用一口纯粹的苏白发言。后来我知道了这位就是许十明先生。他们两位各具特色,在学校里应视为国画老师中的两根台柱。

许十明老师生性沉稳,修养内敛,行事低调,并无显山显水之迹。推而至画,下笔入木老到,绝无轻巧之态,是而尽显其学养。虽年事已高,画作涵蕴吴风而颇有新意,不落古人巢穴。

先生早年攻读美术于上海新华艺专。涉世后,历经各职,未能尽合所学。1958年以降、供职苏州工艺美专、苏州工艺美校、苏州国画院后,遂能尽情发挥其国画专长。

先生作画多以山水为主。春日桃李、农舍圩田、层山叠岭、城郊风光、祖国新貌、点景人物……尽收画中。且自幅不盈尺之册页,至丈余巨幅,皆能从容为之。使人最惊奇的是,先生高度近视,平时作画,须凑近画幅,几触颐尖。否则不能细视而难以落笔作画。当然这样描绘小幅也非罕亊。可是直至巨幅,仍以此姿势作画始终,可谓匪夷所思。诚属难能可贵,因不能同时纵观全局,却如何掌握全局整体呢?但审视先生作品,并无失之全局支离破碎的弊病,竟臻浑然一体。凡稍谙绘亊的人都知,广至丈余之巨幅,就近为之,实是难事。先生却能举重若轻一一完幅,每每有佳作问世。其不令人叹服!

五十年代末,先生曾暂调至北京作画。京师甚多画界巨擘,许与共处,并无蹇窘状态,作画交际应付自如,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归来。

先生曾由当局安排与两三同事于狮子林作绘事,这一时期亦多有画作。先生博记,我尝见以单线勾勒之苏州城市风貌,全凭记忆,却跃然纸上。闲聊中我更知先生能默画拙政园全景,亭台楼阁,回廊迂回,曲径通幽,池水涟漪,莘莘树木,皆有迹可循,不错方位。即此可见先生积累生活至深,胸中自有丘壑。

而后,我曾日与先生共处一室,其时多有闲暇,聊天遂成常态。由此我又从另一侧面得知,许非但精于绘亊,且涉及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各类掌故轶事,俱有熟知。如:上至李鸿章之出使,下至上方山借阴债。以及,俞剑华卖画、典当中老朝奉翻盘、抗战时期的防空演习、民间俚俗、茶肆酒楼、巷里细事……娓娓道来,犹如民俗画面。一改平时稳重寡言状,而谈锋甚健。我每每听之良久,从无倦意。以上琐事,似与美术无关。但我以为成就一画家,并非仅仅依靠单一的画理的领悟,绘画技能的研习与掌握。对纷繁演变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了解,都是丰富画家修养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此,庶几能对许先生获得全面认识。

前些年苏州美术馆曾为称作吴门画派传人的吴?木,举办了遗作展。时生前友好,昔日门下,俱纷纷前往缅怀。

而许十明生前生活俭朴,为人慎诚,有君子之风。对绘事孜孜以求,终身不懈,且传业有人。在苏州画坛上留有深深的履痕,此是不争之事实!

但随着岁月流逝,沧桑变幻,许十明或恐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褪淡,实是一憾事!

近日知有司将为先生进行学术研讨,又将举办展览纪念先生一生成就,并欲集而付梓成册,闻此令人鼓舞不已。更是于此之时受陈危冰先生之托,委我作文纪念,谅我个人所见有限,必致挂一漏万。然我欣然同意撰写这篇记述文章,愿先生事略,不致湮没,幸甚!

猜你喜欢
巨幅作画全局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巴黎凯旋门(新韵)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记忆型非经典扩散方程在中的全局吸引子
指纹来作画
新思路:牵一发动全局
朱照林和他的领袖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