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乡琴韵

2018-07-24 11:59胡兵想
苏州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红衣吴江古琴

胡兵想

鲈乡琴社:张秋红

认识张秋红女士,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一个仲夏的午后,我应苏州沧浪区的文友之邀,去赶赴一个雅集“怡园琴会”。所谓怡园,就是在苏州古城区乐桥边上的一座园林,这个园林历史上是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私家花园。是顾家三子顾承主持修建,成园于清朝光绪年间。因为园主酷爱古琴,园內藏品又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弘扬古琴文化上有一定建树,所以,怡园在苏州众多古园林中有一定的文化地位。

步入院墙北侧的小门楼,置身其中,宛如进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清澈碧玉的范泉之水一路缓缓北来,更为怡园平添了无限生机。回眸之间,不远处,隐约有阵阵丝弦,徐徐不绝入耳,疑似天籁。我们循声而去,绕过长长的回廊,迎面一座古建筑会馆,匾额上书写着”坡仙琴馆”几个大字。

室內已是高朋满座,济济一堂。此刻,只闻台上余音绕梁,台下鸦雀无声。戏台之上,除了报幕员的热情串词,就是古琴之声从方家手指间汩汩地流淌出来,沁人心脾。曲曲之间引来阵阵掌声,南北古琴高手走马换将,各献其艺。大约在半个多时辰之后,在报幕员的引荐下,一个红衣女子款款走上台来,她放下古琴,移步戏台前沿,深深地给台下听众行了一个谢礼,再款款步行至古琴身边,轻调几下弦音,再一次面向听众微微立起,致意台下听众,此刻我可以为你们抚琴一曲了。她的举手投足间,尽显深闺女子的学养,让台下的听众有一种“此琴未抚先成曲”的感受。

古琴曲“梅花三弄”前奏并不太长,但是,乐曲被红衣女子弹奏得十分优美,平稳舒缓的引子渐渐把人的心境带入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肃杀中凸现霜晨雪夜,枯荣之间呈现苍凉之美。此刻,雪中唯有梅花傲骨铮铮。寒梅在音乐的表现下,朵朵花蕊仿佛在西风的吹拂下怒放在观众的面前,并且生动得仿佛就在听众的眼前摇曳起来,高洁、安详的神态,让受众感觉到,什么是“风荡梅花”,什么叫“舞玉翻银”。最后在红衣女子的手指间,把全曲推向了高潮。此情此景,我已经记不得,是先见识了梅花、古琴,还是先见识了这抚琴的红衣女子。遐想之间,在一阵阵掌声中,腋下携琴的红衣女子翩然而去。

难怪钟爱古琴一生的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手指间,何不于君指上闻?”幽默风趣的诗意,把古琴与抚琴者描绘得维妙维肖。

因为我们都是吴江人的缘故,后来我就开始关注张秋红,关注鲈乡琴社。为了更好地对古琴有所了解,我决定走进张秋红自主筹办的古琴教学园地“秋鲈琴苑”。师从吴门琴派掌门人吴明涛学艺的张秋红女士,不单有着优越的音乐天赋,更有一股勤奋精神。随着古琴演奏水平的日臻精湛,如今已经成为鲈乡琴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因为她的古琴文化造诣深厚,又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我成了“秋鲈琴苑”的常客。在接触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古琴的知识,古琴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伟大的组成部分,迄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记载,在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廊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雅士无不对其喜爱之极,人间的所有风雅“琴棋书画”首当其冲。上古有文王操琴定四邦,与后来伯牙摔琴谢知音。代代相传,终于成就了人间的千古佳话。

如今,有着古诗词创作功底的张秋红女士,在吴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为了古琴文化的传承,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走出书斋,创办了目前为止吴江第一家“秋鲈琴苑”。旨在培养和发现古琴人才,她说:当今是太平盛世,如今的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教授,但是,一定要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有趣味的人。现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启蒙和早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教育孩子,就像江河的源泉一样,一开始涓涓细流,水性十分柔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会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望着眼前这位知识女性,不禁让我想起前贤对文化人的几句古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话,为万古开太平。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她最乐意体现的吗?

她除了在图书馆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以外,业余生活十分丰富。在担任《吴江诗苑》编辑工作期间,同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两百多首古典诗词,其中多篇作品获奖。2010年获“江苏省十佳女诗人”入围奖,去年又在全国诗词“柳亚子杯”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受邀参加了苏州新闻频道《春天诗词会》录制工作,现场作了圆满的古琴才艺表演。

如今,在区文联的领导关怀和职能部门的帮助下,由张秋红女士牵头,在“把遗产交给未来”系列活动中,她把古琴和古琴文化带进了校园。在展示与教学中,取得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深度认可,从此,只要是双休和节假日,都能在校园里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和善友好的态度与深厚的学养,在古琴的教学实践中,深得鲈乡琴界的拥戴。

采访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在“秋鲈琴苑”张女士工作室的书架上,无意间发现了几本不同寻常的书籍,我抽出其中一本名叫《梅庵琴人传》的书,正准备打开的时候,张秋红女士不无激动地说:就是这本书,过几天梅庵派琴人就要派人来我们吴江了,参加“古琴在吴江”系列表演活动,到时你也一定要前来观摩哟!此刻,看到张秋红女士兴奋的样子,我从她眼眸里读懂了一种对古琴的热爱,还有一份对古琴文化的追求与希冀。

猜你喜欢
红衣吴江古琴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红衣少女》中的人文关怀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别样风情 HIFIMAN R2R2000TM播放器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穿红衣的火烈鸟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