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胶济铁路及工业遗产述要

2018-07-24 07:32/
建筑 2018年13期
关键词:山东地区遗产青岛

文 / 陈 雳 田 瑨

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对我国的近代社会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胶济铁路是我国近代的一项重要的交通工程,产生于复杂的近代历史背景,它由德国人主持修建完成,是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见证,但在客观上对近代山东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胶济铁路的策划与完成

胶济铁路的诞生与德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69年,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受德国政府指派,前往中国进行地质调查。李希霍芬凭借在调查中对山东地区资源及地理信息的深入了解,在其著作《中国》一书的第二卷正式提出了修建一条从胶州湾出发、连接山东的煤田、经过济南通向北京和河南的铁路这一构想(图1)。

图1 山东地形图

1897年8月,德国海军部河海专家弗朗裘思对胶州湾进行了最为细致的考察,同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由,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翌年1月,铁路高级工程师盖德兹受命考察基地,完成了详尽的《山东省考察旅行报告》,为胶济铁路的定线奠定了基础。

1898年,在铁路设计师锡乐巴的主持下,由德国14家银行共同出资组建山东铁道公司,正式开始修建胶济铁路,铁路于1904年修至省城济南并全线通车,成为贯通山东腹地,联通东西的现代化交通要道。

二、胶济铁路的价值

(一)体现了近代世界先进的工业技术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铁路的国家之一,拥有先进的铁路铺设技术和机车制造管理技术,诸多相关领域同时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体现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施工、城市景观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城市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

在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全部材料来自德国本土,“山东铁路公司在选择建设人员时,虽然对申请人的学历和资质有一定要求,但更看重的是申请人的实践经验。”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的见证

铁路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近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伴随着铁路传入中国,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之间势必会产生冲突、碰撞与交流,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与对外来侵略的排斥之间的矛盾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由于德国方面在铁路动工期间无视铁路沿线居民提出的保护坟墓,建设涵洞用于排水等合理诉求,高密地区人民爆发抗德起义,在当地居民斗争下,铁路工程停工一年之久。德国迫于形式,在与中方签订的《胶济铁路章程》中做出了让步。

另一方面,铁路货运的快捷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发生转变,依托铁路强大的运载能力,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一同加强了华北与华南的联系,对外则到达日韩、海参崴等远东地区。

(三)我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自强的见证

德国在强占胶州湾之后,企图依托胶济铁路,逐步谋求向山东腹地拓展势力,当时报刊曾载“德国尝以独占山东全省利益,屡向北京政府要求权力,其所经营者,著著进步……”为避免德商侵占内地商务,维护国家主权,1904年5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济南、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

此举创造了近代中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先河,极大促进了当时济南的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自开商埠的设立深刻地影响着山东地区,带动了工商业经济的大发展,直至一战前夜,德国的经济控制已大大削弱,失去了在山东的主导。以济南为例,自1912年至1927年的十六年间,济南历年创设资本额在5000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6家,资本总额1643.9万元,部分民族工业的产品甚至排挤了进口洋货。

(四)近代城市群区域性发展的重要推力

胶济铁路推动了青岛的工商业繁荣。原来进出口货物都在烟台港出入,铁路开通后逐渐都改为青岛港;青岛的工业、港口、军事设施、城市景观产生了跨越式的提升,同胶济铁路遥相呼应、相依共存。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在参观青岛后,在青岛德华大学发表演讲,对铁路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赞叹不已,此次参观对其未来中国铁路网络发展构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胶济铁路的带动,实现了近代山东工业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和制度突破,集聚相互作用,形成区域跨越式发展,点式崛起带来连锁式的线面效应。当城市在人口规模、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城市化成为杜会经济活动的主导,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由农村性状态转变为城市性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胶济铁路作为城市化催化作用的重要推手所起的作用,同时也为当今城市群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胶济铁路遗产廊道

《胶澳租借条约》将铁路两侧各15公里的区域划入德国的控制范围,这是列强侵犯我们领土主权的条款,但也意味着划定了铁路沿线建设的控制线,同时从另外角度看也是我们探寻工业遗产的轨迹线。

(一)胶济铁路自身关联性工业遗产

胶济铁路网络的建立使整个山东地区紧密串联起来,铁路延伸同时也伴随着工程技术的传播与规划布局的拓展,除了风格独特的新式铁路路轨、车站,还有沿途的道路、桥梁、绿化、铁路邮政、电报业,铁路医疗、铁路警察,潍坊坊茨小镇(Fangtze Euro-town)就是由胶济铁路通车而形成的(图2)。

(二)胶济铁路带状散布的后工业景观

胶济铁路沿线大量的桥梁、隧道、绿地及铁路附属物形成了宝贵的铁路后工业景观遗产,例如胶济铁路坊子段由于当地发展中心北移,所以保留下了包括站台、仓库、水塔和电报大楼等一系列建筑的德式建筑群,其中坊子段机车库是世界仅存的两座扇形机车库之一,价值珍贵,但沿线大部分景观遗存都处于废弃停用状态,与其让它们闲置、荒废,不如将其保护,活化利用,使之成为展示场所或供人们休憩、游览。

(三)山东地区近代军事防御网络

德国学者特奥多尔·弗里奇1896年出版了《未来城市》(Die Stadt der Zukunft,Leipzig)一书。他在书中具体提出了城市设施的网络建设,该设想在青岛得以实现。

由于青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完全满足德国为海军寻得一处远东基地的最初愿望,青岛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德国的军事基地,为了军事物资储运和兵力流动调配,利用隐蔽的壕沟与地下掩体,连接炮台、堡垒、兵营、野战医院、铁路、公路、船厂、海滨码头、总督府。青岛的海岸、陆路严密布防,根据丘陵高地及军营位置设置三道军事防线。租借地之外胶州湾潮平周围100里为中立地带,主权仍归中国,但德军亦在此布防。清政府为了反制在山东境内也多层次布防,于是以青岛为中心,军事防御网络逐层展开,遂形成了近代山东地区的军事防御网络(图3)。

图2 胶济铁路线上的火车站

图3 海上军事控制图

图4 坊子煤矿

(四)约开商埠—自开商埠的近代工业遗存

随着济南、周村、潍县三地成为自开商埠,山东地区的经济格局重新洗牌,对于区域化发展意义重大。济南得益于铁路贯通与开埠政策的实施,到1927年,已有各种工厂853家,面粉、纺织行业尤为兴旺。其中面粉行业的产出大都依靠铁路运输销售,麸糠也通过胶济铁路运至青岛,出口日本。青岛作为约开商埠受外部势力影响较大,先后受德资与日资影响,建立了包括青岛电灯厂、青岛啤酒厂、四方机厂和钟渊纱厂在内的多家企业,类型丰富。“约开商埠—自开商埠”遗迹是近代山东地区重要的联带性、区域化的工业遗产。

(五)山东腹地新城镇的崛起效应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冀鲁豫有若干镇,“其中有明文记载其商业发达者,仅有33个”,这33个镇中包括山东省的“盘水镇(历城县)、清水镇(冠县)、四女树镇(恩县)、南洋镇和谷亭镇(均属鱼台县)、汤泉镇(牟平县)”六个镇。而在胶济铁路开通后,受到铁路的影响,在潍县,除潍城外,坊子、二十里堡、南流、蛤蟆屯、大圩河,“皆以接近铁路,顿成商业中心”;寒亭、眉村、杨家埠、望留、固堤、马思等村镇,“虽僻处乡曲,亦各有其重要地位”。又如益都杨家庄,这种新型小城镇在胶济铁路沿线不胜枚举(《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

(六)山东矿产工业区域的形成

1900年德国的山东矿务公司首先在潍县地区勘探开采煤矿,后在淄川矿区发现了优质纯烟煤,1905年建成第一口矿井黉山矿井,山东铁路公司为山东矿务公司修建了运煤专线。矿务公司在坊子有2330名中国工人,在淄川有3082名中国工人。

坊子和黉山都有德国人建立的矿山企业的住区,包括住宅和相应公共设施。除了博山煤矿、坊子煤矿之外,沿途还经过胜利油田、金岭镇铁矿、昌乐金刚石矿,胶济铁路实质上是一条串联省内地理资源的铁路专线(图4)。

四、结语

胶济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铁路之一,是由欧洲国家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团队,经30年深入细致的调研论证下所作的规划,作为山东境内的交通干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山东境内城镇的区域发展。

与胶济铁路相关的工业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许多遗产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亟需进行保护,无论是呈现出的点状个案,还是整体的系统,都需要进行保护性的研究。以遗产廊道的相关理论,完整地思考胶济铁路的价值,对我国工业遗产,尤其是铁路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山东地区遗产青岛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考古新发现所见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千万遗产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广汽传祺济南海恒祺家店盛大开业!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