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保定、承德三地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现况调查与分析*

2018-07-24 02:20刘宇飞李海月焦亚辉孙秀娜田建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理员承德养老

刘宇飞,李海月,焦亚辉,段 莉,孙秀娜,田建丽△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沧州市中心医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我国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已列为《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重大工程项目。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我国养老行业起步较晚,护理员队伍建设相对薄弱,而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稳定性、专业素质等直接影响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质量。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老年人生活照料、长期照顾、护理康复等需求巨大,因此对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三地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现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三地乃至河北省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7月-2016年9月,根据《河北省2015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三个方阵的划分,在三个方阵中分别选取石家庄、保定、承德三地,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13所养老机构(石家庄3所、保定2所、承德8所,公办1所、民办12所)的养老护理员为调查对象。养老机构入选标准:具备开办养老机构的资质条件,并通过国家民政部门审批;正式开业年限不少于1年;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养老护理员入选标准:以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角色在养老机构从事一线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3个月;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1-2],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⑴养老护理员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口类型等;⑵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问卷,主要内容为:经济收入、工作时间、照顾老人数量、是否有“三险一金”、是否热爱本工作、是否会转行等。另外,设计开放式问题:“选择从事养老护理员的原因”,要求调查对象以文字形式填写完成。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完成资料收集。课题组成员接受统一培训后到所选养老机构对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并详细回答护理员所提出的问题,在确保护理员正确理解问卷条目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对于年龄较大或不方便填写的护理员,课题组成员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访谈法,逐一告知各条目内容后协助完成。调查结束后当场收回问卷并逐一检查,保证资料收集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本次调查共向护理员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91.03%。

2 结果

2.1 养老护理员的一般情况 本调查中,80.99%的护理员为女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另外,护理员总体年龄较大(≥46岁者占81.69%),存在老人照顾老人的现象。其它详见表1:

表1 养老护理员的一般情况(n=142)

2.2 养老护理员岗位工作特征 调查显示,88.76%的护理员工作时间>10小时/天,其中,47.89%(68/142)的护理员工作时间≥12小时/天。63.38%的护理员负责照顾老人的数量>10人,最多时可达40人,包括生活完全自理、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但护理员的经济收入却不容乐观,收入每个月超过2500元的仅占16.90%。另外,55.70%的护理员未享有养老机构所提供的“三险一金”服务;41.55%的护理员不热爱目前所从事的养老护理工作;当被问及若有其他工作机会,仅有39.24%的人表示不会转行。见表2:

表2 养老护理员的岗位工作特征(n=142)

此外,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56.96%(81/142)的护理员从业原因为基于自身工作经历、年龄、学历等客观条件,暂时没有更好地工作选择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3 讨论

3.1 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学历水平等职业素养亟待提高受专业养老护理员严重匮乏的影响,大多养老机构面向社区招募从业人员时,对文化水平、年龄等一般情况未过于苛求。本次调查亦显示,目前养老机构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养老护理员仅占11.97%(11/142),且总体年龄较大;同时,农村户口的占90.14%(128/142)。由于他们生活环境较局限,学习养老护理知识的机会及能力尚待拓展。因此,注重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是提供规范化养老护理服务水平的基本保障。养老护理机构招募从业人员后,可通过与高等医学院校、家政服务公司等机构合作,并根据护理员的客观情况(如工作年限、学历水平等),协商制定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方案,并鼓励护理员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养老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能促进养老护理员快速融入到工作团队中,适应角色、承担责任,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3-4]。

3.2 养老护理相关政策待完善,以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待遇、社会地位和社会保障 本次调查显示,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负荷较大(日工作时间>10h的占88.76%,照顾老人数量>10人的占63.38%)、经济收入较低、社会保障有待改善(有“三险一金”的占44.3%)等,成为了养老护理员严重流失(会选择转行的人占60.76%)的重要原因。另外,社会大众对护理职业较低的认同感也大大降低了养老护理员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忠守度[5]。结合以上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科学评估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情况后,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和激励机制,并适当给予补贴;也可尝试将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参照医护体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提高他们对职业前景的规划能力[6]。另外,政府部门还应通过积极导向,端正社会公众看待养老机构护理职业的态度,一方面逐步提升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引纳更多医学院校毕业人才壮大养老护理队伍,为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7]。同时,养老机构也可以通过增设岗位人员、完善硬件设施等措施优化管理机制,旨在减轻一线护理员的工作负荷、改善工作环境,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及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忠守度。

综上所述,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承德三地养老护理员存在年龄老化、性别比例失衡、工作强度大、待遇保障低及职业认同感偏低的现状。需通过养老机构管理机制的完善、养老护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以及社会大众对该职业认同度的提高等措施逐步予以完善。另外,加强对养老护理员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水平的科学化培训,适时引入高校毕业生等护理人才加入养老护理队伍,才能保障养老事业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护理员承德养老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养生不是养老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