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展望

2018-07-24 08:24杨有平陈忠梅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不足之处展望学科核心素养

杨有平 陈忠梅

摘 要: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复合概念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形成的过程,学界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研读,指出了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足之处;展望

作者简介:杨有平,湖南省湘钢一中教师,湘潭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导师,湖南省青年教师“生本课堂”优质课主讲人(湖南 湘潭 411100);陈忠梅,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省级一般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K17CZXX073)和中央高校基金学生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供给力研究”(课题编号:SWU18093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3-0003-03

近两年,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出一批丰富的成果。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跨库检索,截至2018年1月17日,共检索到文献172篇,经筛选发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108条,其中期刊论文103篇,学位论文5篇。从发表的时间和主题来看,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下旬到2016年上旬,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讨论,以朱明光、季成伟等学者为代表;第二个阶段:2016年中下旬以及2017年上旬,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对策以及测评的讨论,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数量大且研究视角较为宏观;第三个阶段:2017年下旬至今,这一阶段主要还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但是研究更加精细化,切入点更加具体。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研读的基础上,对学界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

一、當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不足

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不足。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以及要素建构的研究较为薄弱,使得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研究根基不够牢固。大部分学者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为一个熟知概念而未开展理论阐述,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也较为一致的采纳朱明光提出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学科模块及其与立德树人的深层关系,四个构成要素何以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本原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得到澄清。

2. 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的研究不仅着眼于整体探索培养方案,也重视从要素着力,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经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对策研究中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培育主题和内容错乱,如果主题是关于政治认同的培养对策研究,那么所提出的对策就应该和理性精神培养有所不同,在增强研究针对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对策的有效性。

其次,对于对策的研究过于单一,把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这种人为割裂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研究倾向,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而不应是割裂的个体。

再次,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有点盲目化,部分研究内容过于重复,新观点、新措施较少。所以,让不少教师感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

最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存在脱节的现象。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理论研究是“风风火火”,如大会小会必称学科核心素养,新老媒体频繁推送学科核心素养,课题论文全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毫不忌讳地说,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培训的一个热点,而实践中却是“冷冷清清”,主要有两类现象:一是认为现在新高考还没有完全推行,还是现行的高考体制,如果在课堂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成绩怎么保证,不敢第一个吃螃蟹,因此,依然坚持走以前的老路;二是闭耳不闻窗外,一心只读教材,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全然不知。

3. 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培养对策研究,研究过于狭隘,应进一步丰富。

首先,对策研究的着力点有待丰富。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对策研究丰富,但是对科学精神以及公共参与培养的研究较少。

其次,其他方面的研究还需平衡。比如,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较少且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研究难点,另外,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者的研究也较少涉及。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者、引导者,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不足。

再次,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特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应具有学段要求,思想政治课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关于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所需要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较少,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照搬到初中学段,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上来讲这是不科学的。

最后,研究视角的狭隘。当前学界主要是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视角展开,而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亦可以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借鉴,如何借助其他学科来助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育、美育、体育成为德育的有效资源。

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应做到三个结合

1. 结合新时代,系统地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研究。面对基础教育的新任务和新形势,教育部已制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与之前的观点稍有不同。因此,今后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指南,并结合新教材来开展多方面研究。

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上升到立德树人的高度,通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最后,要丰富研究方法。要坚持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尤其是关于运用实证研究来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只有通过实证调查,才能发现学生在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结合教学考,注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联动机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联动机制可以从“教、学、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教方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可深入研究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实施,探讨活动型学科课程引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开展路径及其困境。目前,关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课堂研究,即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课堂化研究,极少涉及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这其实是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狭隘的理解。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活动既包含课堂活动,但更强调的是课外实践活动。因此,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必修课,并在课时上保证其占三分之一的学时,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由过去知识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到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心感受和社会活动方面,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教学实施者从发,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应该具备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从教学方式上探究综合性教学方式,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做的学科贡献,而核心素养则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跨学科知识,在陌生或复杂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时候,尝试运用综合性教学方式,既强调课程内容的跨学科,又关注议题情境的复杂性;既重视观察对象的多维度,又注重探究途径的多样性。

在学的方面,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修订的最大亮点,在学法上学生如何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辨析”式学习路径,指出要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引申观点。因此,“辨析”式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考的方面,目前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和学业质量的研究非常少,而评价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说,考试评价的实施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量表并予以实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考结合。

3. 结合大中小学,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体化机制。当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段,但思想政治课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以及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达成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衔接这一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共同研制各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并思考制定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学科核心素养衔接体制。另外,我们需要各学段思想政治课程的整体规划和统筹设计,使之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和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培育一体化。

教学研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在研究中积极反思,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不足之处展望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当今星级酒店餐饮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中学生数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现代契约理念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