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8-07-24 10:51杨元林
魅力中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交流能力

杨元林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一、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的、简单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教学应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猜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适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年历,并进行小组交流合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到的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周围事物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兒童的探索和发现欲很强,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够发现的,教师不去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动脑,再通过小组交流、探讨找出了解题的关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编出此类型的应用题,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解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知识的学习中情感上也得到满足。

例如,在学完分米的认识之后,我这样告诉学生:“学校准备把每张桌子罩上新桌罩,你愿意帮学校量一下桌罩的长和宽各需要多少吗?”学生一致回答:“愿意﹗”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情绪激昂,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架势。这样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动起来”,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懂得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结合数学的特点,有机地优化组合各类活动方式,把知识、技能、情感、意志、想象、创造等素质的培养都置于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有效地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交流能力
如此交流,太暖!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交流平台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交流平台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