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印度洋上的一滴泪

2018-07-25 10:40撰文丁翠芸郭睿摄影小强先森署名除外
厦门航空 2018年7期
关键词:加勒山寺郑和

撰文_丁翠芸 郭睿摄影_小强先森(署名除外)

当我们第一次站在斯里兰卡的海岸,希望能感受到一个寻常热带的阳光、沙滩和海浪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却与我们所想象的热带大不相同——只见眼前,汹涌的浪花不断拍击着沙滩,如同激起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海水的颜色,蓝中带着一股深邃的灰,我们望着浩荡的沧浪,浪花的碎片化成无数细小的水雾,模糊了我们的视线……这时,一个字眼忽然浮现在了我的脑海:西洋。

西洋,正是元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时期,中国对于文莱以西的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这一广大地区的称谓。是啊!眼前的波涛汹涌,正是来自印度洋啊!这里的海滩并不是弱风的静海,印度洋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横陈在我们眼前。大洋的胸怀和气势,是近海所无法企及的。打开历史书中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可以看到,斯里兰卡正是郑和舰队前往西洋诸国一个重要的海上节点。这是一座位于印度半岛南端,赤道以北880公里,形若印度洋上一颗泪珠的岛屿,那便是古书上的狮子国,曾经的锡兰,和现在的斯里兰卡了。

公元1世纪开始,人类学会依靠洋流和季风沿海岸航行,无论是从亚洲还是欧洲出发,横越印度洋的船只几乎都要经过斯里兰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其成为海上的贸易中心。

加勒古城位于斯里兰卡的西南海滨,三面环海,是天然的贸易港口和局势要塞。从16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为了掠夺香料,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在这里进行了殖民统治。加勒古城的核心布局由荷兰人创建,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据点,小小的古城里,设有议会中心、法院、教堂、医院……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

加勒古堡的日常(摄影_郭睿)

城墙内的炮台遗址、斑驳的建筑、从窗口蔓延的树枝,和依然清晰可辨的东印度公司徽章,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这段殖民历史。站在由珊瑚砌成的城墙上,向外是一望无际的印度洋,转个身,古老的欧式建筑却又能让人错乱了时空,感觉穿越到了古欧洲的童话世界。1911年,一位英国工程师在加勒古城内发现了“布施锡兰山寺碑”,这块碑上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记载了郑和远赴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向岛上佛教寺庙布施财物供奉佛祖之事。这证明了郑和在斯里兰卡的活动,他曾于1409年前后数次访问斯里兰卡,比欧洲航海家早了200多年。

斯里兰卡是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70%是僧伽罗人,主要信奉佛教。中国和斯里兰卡的交流史不仅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早在东晋十六国年间,中国就有位高僧前往斯里兰卡取过经了。公元399年,法显和尚从长安出发,沿陆路西行至天竺(今印度),15年远游,斯里兰卡是最后一站。法显乘船到达了时称狮子国的斯里兰卡,住在了狮子国王城阿努拉达普拉的无畏山寺,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以及《杂藏》等四部经典。在最为重要的佛教中心无畏山寺静修两年,并著有《佛国记》一书。书中记载,全世界的佛教徒纷纷来到这里研修学习,无畏山寺一度达到五千位僧侣。《佛国记》一书也成了斯里兰卡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根据书中记述,后人找到了无畏山寺为五千位僧侣提供饮食的食堂遗址。法显在阿努拉达普拉静修其间,已经远离故国十余载,有一次,他在无畏山寺中看到商人将一把来自中国的白绢团扇供佛,法显触物生情,不由地潸然泪下,而这把白绢团扇能够作为供品被携带到狮子国,足以说明,至少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了。

佛牙寺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进香、鲜花是斯里兰卡人虔诚信仰的缩影(摄影_大侠V5)

狮子岩,就是一座构筑在巨岩上的空中宫殿

相传公元3世纪,印度阿育王派儿子摩哂陀将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从此佛教在斯里兰卡不断兼容并纳,发扬光大。康提是僧伽罗王朝最后一个都城,也是斯里兰卡第二大都市,佛牙寺就建立在此。佛牙寺因其保存着释迦牟尼的遗物“佛牙舍利”而得名。直到16世纪,佛牙寺都是世界佛教重要的圣地。五百年来,人们为膜拜佛牙舍利,每年举行一次佛牙节,这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节日,据说,每个斯里兰卡人一生中必须要参加一次佛牙节。佛牙节当日,隆重装扮的象王会驮着装有佛牙舍利的仿冒品巡游。为什么要装仿冒品呢?是为了安全?我们心生疑惑。当地著名向导桑杰叔叔告诉我们,“佛牙节其实是个祈雨仪式。如果用真的佛牙,担心会降雨太多,发生暴雨洪涝。”事实上,每逢佛牙节都会下雨,善良虔诚的斯里兰卡人对此说法也笃信不疑。佛牙寺为厅堂套厅堂结构,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寺里的高僧会定时打开佛牙塔,我们那日是在早晨前往,看到斯里兰卡人手捧蓝莲花和荷花组成的花盒,敬奉到佛像前,一举一止都充满了虔诚。在佛牙塔所在的大堂里,墙边满是一列一列坐在地上等待敬拜佛牙舍利的信徒,就那样神色平静、安然自若地静坐等候,更显得佛牙寺的庄严凝重。之前就有听闻斯里兰卡是个微笑的国度,来了之后,我们真真切切地被斯里兰卡人的微笑打动了,他们纯净而真诚的微笑,让人觉得是从心底发出的善意。

我想,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也许是他们微笑的根源吧。

斯里兰卡旅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回到了首都科伦坡,乘着当地著名的“tuk tuk”三轮车,环游这座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的城市。由于“一带一路”的深化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也焕发了新的活力,我们注意到,科伦坡街头的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在中国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我们看到了中国国旗被排列在大厅第三的位置(第一第二分别为斯里兰卡的国旗和宗教旗),还看到了中国援建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如睡莲般绽放在大地,更看到了中国银行的标识显立在红色的古老欧式建筑上,连当地很多在建的大型商场和高层公寓楼,也出现了很多中国开发商和建筑公司的熟悉名字……在科伦坡最著名的米其林三星“Ministry of crab”里,当我们遇到点菜难题时,还巧遇到邻座同胞热心相助,他们爽快地对我们说,“没事儿,可以加个微信,关于兰卡游玩,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我是常驻这儿的”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有位女士笑着指了指窗外不远处施工中的高楼。看到熟悉的绿色围挡和工地围墙,大家会心一笑。

猜你喜欢
加勒山寺郑和
加勒万河谷的界碑
加勒万河谷:中国从来不是挑衅者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加勒万河谷:中国从来不是挑衅者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