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随访健康教育在烧伤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2018-07-26 01:59,,,,
循证护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出院创面护士

,, ,,

烧伤病人,尤其是深度烧伤病人,创面愈合后会发生瘢痕增生、关节挛缩、肌力下降等并发症,导致病人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及心理障碍等问题[1-7]。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院内病人健康教育为主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只有以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对病人施行全方位、连续性、整体性的健康服务,才能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8]。在做好院内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采用微信方式对出院病人开展健康教育跟踪指导,可以使医院健康教育延续到病人出院后,贯穿于病人生活中。研究者采用微信随访方式给予烧伤出院病人疾病相关健康指导,必要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月我院烧伤科出院的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0岁~45岁;烧伤面积10%~25%;烧伤深度为深Ⅱ度;烧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1.2 干预方法

于病人出院时发放出院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创面处理、心理疏导、饮食调理、功能锻炼、自我保护等。建立病人档案,设回访登记本,录入病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诊断、详细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出院日期),记录病人咨询内容及健康恢复状况等。选择烧伤科职称为护师及以上、临床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组织能力较好、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较强并熟悉病人具体情况的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随访。

1.2.1 对照组

随访人员在病人出院后半年内定期电话随访,1年内定期门诊随诊,做好随诊记录。

1.2.2 观察组

出院后即开始微信随访,每周1次。随访过程中,由护士主动与病人沟通,询问病人病情,了解病人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及时对病人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与处理。将有相同疑问的病人组建为一个微信群,随访护士在群里多次、反复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病人或家属正确保护创面,必要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之间相互督促、合理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建议病人每月门诊回访1次,护士将回访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1.3 评价指标

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由随访护士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创面处理、心理状态、饮食与营养、肢体功能恢复、自我保健知识5部分,每部分满分10分,≥6分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合格率比较 例(%)

3 讨论

烧伤病人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和关节畸形,从而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故后期的行为指导至关重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在饮食与营养、肢体功能恢复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整体提高、自主能力较强等有关。观察组在创面处理、心理状态及自我保健知识方面合格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与传统随访相比虽具有经济便捷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如专业回访人员无法观察到病人患处具体情况、随访需与病人提前预约等。微信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大众接受的信息方式,同时兼具互动性,是实现信息覆盖面与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媒介[9]。通过微信对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可以改变电话随访的单一性,有效避免电话随访的高失访、高拒访等缺点[10];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免费、便捷、传播快等优点[11-13],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缺点。

微信健康教育作为新型护理延伸服务,已成为医院走向社会的重要护理延伸服务形式[14-15]。随访护士通过微信定期给予病人指导,与病人及其家属互动、沟通、交流,给予病人帮助与关心,有利于安抚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架起医院与病人、医院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它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临床工作者价值的体现。

猜你喜欢
出院创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