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红色歌曲的发展

2018-07-26 18:24张菁瑶
今传媒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色歌曲内涵意义

摘 要:新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红色歌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典型符号象征之一,红色歌曲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应该高度重视。红色歌曲的发展应该具备科学性、现代性、中国特色。发展红色歌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关键词:红色歌曲;内涵;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11-02

中国红色歌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典型符号象征之一,红色歌曲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应该高度重视。红色歌曲是一种通俗易懂的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式,从红色歌曲中我们能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活、战斗、劳动、学习等各方面所弘扬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红色歌曲的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红色歌曲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论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这种文化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另一个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1]

红色歌曲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歌曲饱含着一种民族精神。“所谓中国红色歌曲,是指在中国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地歌颂中国革命与建设、歌唱领袖和祖国的经典歌曲”[2]。红色歌曲这个论题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红色。红色强调这种音乐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歌曲产生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最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另一个是音乐。音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是人们一种轻松活泼的交流方式。中国是“声明文物之邦”这里的声就包括音乐。文化离不开音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红色歌曲的发展。红色歌曲包含于红色文化之中而红色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代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着手建设,发展红色歌曲就是这其中的重要部分。红色歌曲的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促进红色歌曲的发展。

二、新时代红色歌曲的发展

(一)红色歌曲发展要具有科学性

1.坚持红色歌曲的创作要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开展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和实践的行动指南”[3]新时代红色歌曲应该体现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歌曲要展示新时代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比如,《大梦中国》《共筑中国梦》等红歌的传唱。

2.红色歌曲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歌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从创作、创新、传播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红色歌曲创作、创新和传播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在对红色歌曲的感受和传唱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把红歌中所弘扬的价值观注入到自己的血脉中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红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富强之路》《中国好家风》《敬业之德》《和平——命运共同体》就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3.红色歌曲的创作要以人为中心

红色歌曲的创作者是人,享受红色歌曲成果也是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社会实践中改造物质世界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一方面,我们的红色歌曲创造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人民群众。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震撼群众心灵的歌词曲调。红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决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20世纪现象哲学给我们的启示是:音乐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她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鉴赏者审美意识活动的,具有非实在性的观念性客体。”[4]人民群众在感受红歌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音乐感受能力、素养不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解的层次不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的差异等都会造成各自的体验、感悟不同。因此,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提高对音乐审美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发展红色歌曲要具有现代性

1.红色歌曲形式的创作和创新

红色歌曲分两个部分,一是曲调,一是歌词。曲调可以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嘻哈、说唱等形式。比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莫文蔚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一带一路之歌》等歌曲就结合时下最热的摇滚、流行、说唱等因素,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红色歌曲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歌词。好的红色歌词可以达到渲染听众,激发出爱国情感,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歌曲的歌词要真实反映每个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及需求。长征时期有《长征组歌》等,抗日战争时期有《抗日歌》《打鬼子》等,解放初期有《我是一个兵》等,改革开放时期有《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新时代有《我们的新时代》《国家》等。每一个时期红色歌曲的歌词所描述的内容不一样但是都真实的反映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希望和最真实的生活。这就要求词作者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来书写新时期新红歌。除了曲调和歌词的创新,红色歌曲的传播方式也要有创新。歌曲的传播可以结合相关的舞蹈和影视动漫作品,做到视听一致的效果。比如红歌《强军战歌》就是结合国内一档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的男子汉》因此传唱度比较高在QQ音乐、网易云等音乐APP的评论达到999+。

2.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红色歌曲

红色歌曲所展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以及中国的乡土情节和历史感。红色歌曲不仅要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以开放、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外来音乐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中国的红色歌曲文化与外国的红色歌曲文化是有差异的,中国红色歌曲的发展需要融入到国际红歌文化环境中。比如红歌《黄河大合唱》就借鉴了西方艺术,采取了“合唱套曲”的形式。红歌《Let's go Belt and Road 》把英语说唱与京剧完美结合,曲调轻快,歌词简单直白的道出了一代一路思想,从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包容开放的欣欣向荣的中国。

(三)发展红色歌曲应具有中国特色

红色歌曲要具有中国特色指的是在全球化现代化知识文化大融合背景下,中国红色歌曲要体现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区别其他民族的红色歌曲,展现自己的民族特性。红色歌曲产生于革命年代,从其曲调来说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的民歌和京剧文化使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比如《沂蒙山小调》就是采用了民歌小调的形式蜚声海内外;程砚秋在抗日战争改编的《亡蜀鉴》就采用了京剧的形式。从红色歌曲的表演形式来看,演唱红歌通常会配以中国乐器二胡、腰鼓,一般还会有秧歌舞;这些乐器和舞蹈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都展现了中国的民族特性。

三、红色歌曲发展的意义

(一)发展红色歌曲有利于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像公共庆典、军事活动、入会仪式甚至广场舞都少不了红色歌曲的参与。如2015年大阅兵中红歌《人民军队忠于党》就唱到“人民军队忠于党,共产主义定胜利,伟大的共产党……”;红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到”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等红歌,升旗仪式会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流行的广场舞也会放一些红歌,这些红歌伴随着广场舞爱好者的舞蹈呈现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人民群众在感受红歌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拉近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

(二)发展红色歌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延续和稳定

一方面,通过红色歌曲的传播使人民群眾更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红色歌曲是延续社会历史的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华民族自己民族特色的精神象征,在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道路上给予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动力和支撑。红色歌曲传唱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如红歌《不忘初心》歌词“从未忘记自己是谁,一路执着的追随,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百姓放在第一位”宣扬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思想与中国古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精神通过红色歌曲的代代传唱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三)发展红色歌曲有利于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

红歌具有教育人的价值,这种价值实质是人的价值;也就是说红色歌曲教育人要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红色歌曲的传唱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种需求的向往来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为了这种需求而努力奋斗。例如,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通过红歌《美丽中国》反映出来了,歌词中“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自然坚守承诺,一起收获美好的收获”歌曲振奋人心,促使人民群众要尊重自然,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15.

[2]李云洁.红歌的美育功能、美学特质及其时代意义[J].老区建设,2007(1).

[3]高长武.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J].东岳论从,2017,38(4):14.

[4]张业茂.音乐教育价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9.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简介:张菁瑶,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歌曲内涵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诗里有你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