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牟森戏剧研究述评

2018-07-26 10:39路晓明
关键词:先锋戏剧建构

“牟森是中国实验戏剧的领跑者,是中国最受国际称赞的戏剧导演之一。”和林兆华、孟京辉一起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当代先锋戏剧的“北京剧坛三剑客”。他的创作,在深入挖掘演员身体表演潜能的基础上,广泛吸取西方现代戏剧及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融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创造出一种不同于中国话剧传统的新型舞台审美形态,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可能性探索取得的最显著成就。其戏剧作品无论是在舞台探索的力度上还是在国际剧坛的影响力上,“应当说,牟森是中国先锋戏剧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 其戏剧作品非常重要,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新世纪的牟森戏剧研究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还是有巨大进步的,研究者们也能感受到牟森戏剧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其表导演探索的舞台特色上,存在分析理论的老旧,分析视野的狭窄的问题。

一、消解剧本、重构舞台

2002年第05期《戏剧文学》发表了陈吉德的《牟森:消解与重构》。论文从“消解”与“重构”入手,指出牟森的戏剧通过消解剧本文学、消解戏剧叙事功能(故事、结构),来为自己要建构的的目标开路。在“建构”方面,指出牟森的戏剧是强调剧场性的、重视形体表演语言的探索、把戏剧当成宗教来强调戏剧的净化功能。最后,指出牟森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割裂,造成难懂和观众的不接受的问题。陈吉德论文以中国话剧传统为参照背景来看,“消解与建构”比较准确地找到了牟森的戏剧突破中国话剧传统的操作方式。

牟森的戏剧消解剧本,重视表演的重要性,在戏剧舞台上充分发挥“身体”的作用,这是其戏剧的最大特点。2002年,郭玉琼的论文《综合与拆解:新时期实验戏剧颠覆文学语言的策略分析》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先锋戏剧导演一方面在量上压缩语言,把人物语言削减到最低程度,使舞台始终充斥着人物的形体动作,充分强调话剧“身体”的要素。”同时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时代思想文化语境的变化:阿尔托、格罗托夫斯基的“残酷戏剧”、“质朴戏剧”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引入了,“如果说80年代的戏剧革新家本质上还是‘新启蒙主义者,他们在颠覆文学语言的同时也在努力建构‘综合艺术的理念,那么,90年代先锋戏剧家并不要建构什么,他们在‘综合艺术被拆解、抛弃之后的空地上游戏,游戏就是目的本身。” 牟森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先锋戏剧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之所以在表导演方面进行诸多的探索,其实是和他的戏劇追求相关的,而这背后涉及到他的艺术渊源问题。

二、商业、戏剧

牟森戏剧实践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研究,研究者中陶庆梅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陶庆梅《实验戏剧与市场的辩证》(《文艺研究》2007年第07期),探讨了实验戏剧社会环境中的市场问题。在90年代初,实验戏剧仍以‘非营业性的公演作品姿态出现,主要得益于当时的两个资源:一是境外资金,这既包括牟森获得的各类国外戏剧基金会的赞助,也包括林兆华等人得到的歌德学院的资助;另一个资源来自于中央戏剧学院。……与牟森不同,孟京辉离开校园后一直没有一个相对稳固、安全的‘体制外的体制,所以,他不太可能像牟森后来的《与艾滋有关》、《零档案》等作品那样,既在美学上脱离中国观众的趣味,又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弃市场。”

三、美学特色及其价值

从形式角度对牟森戏剧的论述比较多,对其美学价值的论述一直比较少,2012年,陈文勇的《1990年代中国实验戏剧之批判》刊发于《戏剧艺术》。这篇论文从“人学/启蒙”的文学观念出发,展开对“1990年代中国实验戏剧”的批判,认为牟森的戏剧存在一个“反戏剧+生活场景+自由讲述”的戏剧模式套路。其戏剧更接近西方盛行于1960年代的事件剧(Happening),是一种自发的、即时的、经常有观众参与的一种表演或创作。戏里探讨的是一些戏剧和表演的本质性的东西:人对人的伤害;人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人与自我的关系。牟森那一再重复的生活场景与自由讲述背离了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这使得他的戏剧只能是‘墙外开花香墙外。” 这篇论文探讨了牟森戏剧的西方艺术渊源问题,站在”人学/启蒙”文学观念的立场上展开批评,对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基本持否定的态度。

纵观20多年来的牟森戏剧研究,成就是有的,然而,若用更高的要求去衡量,就会发现许多的缺憾和不足。第一,研究方法、视角仍多是从中国话剧传统出发,重视戏剧文学,重“话”的要素而忽视“身体表演”的要素,牟森提倡的演员“身体训练”理论及其戏剧理想,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学术价值的问题,然而,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似乎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牟森明确表示他受波兰戏剧大师格罗托夫斯基影响巨大,他的戏剧和西方现代艺术具有很深的联系。这背后涉及格罗托夫斯基戏剧的研究,涉及到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问题,而这也是目前中国戏剧研究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薄弱环节。总之,牟森戏剧的存在,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对当前中国戏剧研究界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些相关的重大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健,林蕾.先锋戏剧:对谁说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85-92.

[2]郭玉琼.综合与拆解:新时期实验戏剧颠覆文学语言的策略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04):22-32.

作者简介:

路晓明,出生:1982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冀州,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先锋戏剧建构
有趣的戏剧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