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提升学生建模能力的实践分析

2018-07-26 04:25张随宏
新课程·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模能力习题教学实践分析

张随宏

摘 要:众所周知,物理模型构建属于科学思维方法中的一种,在分析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以后,能够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物理教材中,其数量多且阅读量也相对较大,在解题方面必须保证学生第一反应正确才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题。为此,在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建模能力;实践分析

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非常明显,所以,学生学习的难度也相对较大。为了能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就需要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高速度与准确性。

一、注重规范性训练并引导学生建模

如果模型构建合理就可以作为解题的有效方式。在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问题中所表述的所有物理情景复现出来;其次,应把握主要矛盾,实现情景和模型的有效关联;最后,把具体的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而关联的过程则是物理抽象的过程,所以,应当将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提取出来,并把握事物本质。对于物理模型转化,则是一种梳理与完善的过程,因而,必须找到所抽象模型和学生既有模型存在的共性与异性。若存在共性,那么就可以利用已知模型规律:若存在异性,那么就必须考虑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原有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的改善。

二、充分发挥主动意识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建模思维

习题是高中物理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结合的关键。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再现,进而构建与实体相吻合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脑中的模型也会更加丰富。在模型构建方面,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入分析物理状态过程。而要想确保模型的合理性,就一定要深入地分析试题含义,审题也是审视模型的一个过程,在分析了研究对象状态特征和运动变化以后,有效地划分出不同因素所具备的主次关系,进而同脑中既有的物理模型相互关联,最终构建出问题的具体模型。

以某物理试题为例,如下图所示,将A、B、C、D作为端点的两个半圆形光滑轨道被固定在竖直的平面之内。其中,一滑板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之上。其左端与B点相靠近,且上表面所在平面和两半圆相切,切点分别为B、C。而一物块被放置在正处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动带上,以E点代替。在运动至A点的时候,同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一致。随后,经过A点并沿着半圆轨道进行下滑运动,并经由B点滑到滑板上,当滑板运动至C点粘连。将物块当作质点,其质量是m,且滑板的质量是2 m。与此同时,两半圆的半径都是R,且滑板的长度是6.5 R,滑板的右端与C点的距离是L。那么,试求出:(1)物块滑至B点的速度;(2)物块在滑到滑板至离开滑板右端的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L之间的关系,同时请判断出物块是否可以到达CD轨道的中间。

试题解析:学生在結合图来阅读试题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三种物理模型:第一,传送带模型,物块在E处匀加速运动至A处;第二,竖直平面圆周运动的模型,也就是物块由A到达B处;第三,子弹打木块的模型,也就是物块由B运动至C处。由此可见,该试题的情景相对较难,要想尽快解答具有极大的难度。但是,可以运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将物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拆分,进而完成试题解答。若学生的模型能力较强,那么在审题的过程中就能构建模型,且脑中已经具备与之相对应的物理规律,如果能够在其中找到隐含的条件就可以尽快解答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并实现物理模型的有效完善

因为模型并非始终不变,所以,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也同样应积极激发学生对这一物理现象的兴奋点,鼓励他们主动寻找知识的内涵,但是在本质上都相同,很多不同类型的物理问题所对应的物理模型都是相同的,因而,在讲解物理习题的时候,需要遵循多题归一与一题多解等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学生提取模型的能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能够积极反思与总结,将物理模型和现实原型之间的差异细化出来,并采取类比与对比等多种方式对模型予以完善和改进,使学生具备更明确的模型构建意识。

综上所述,构建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在习题教学当中,因为物理试题的形式多样,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学生必须在其中找到能够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文章将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三种途径的分析与研究,希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即规范训练、强化主动意识与总结思考。学生在具备了建模能力以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解题阶段,提高自身的解题速度与质量,为解答其他更复杂的问题提供充裕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快其解题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程义厚.浅议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联接[J].神州(上旬刊),2012(8):173.

[2]张金波.浅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12,30(3):48-50.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545)。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建模能力习题教学实践分析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