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劣”的孩子也灿烂

2018-07-26 04:25荆海
新课程·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班级

荆海

一、研究背景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冯村初级中学地处农村,生源都来自学校附近自然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狮岭是全国皮革加工集散地之一,由于家长忙于生意,大多数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且课外知识缺乏。

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位叫韦敏(化名)的男学生引起我特别注意。他身材瘦高,心智没有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没有场合约束,脾气比较暴躁,帮同学打架,听不进老师和同学的劝导,不知道如何与他沟通,班主任意见较大,但也无可奈何,这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个案情况

1.基本情况

韦敏(化名)是九(2)班的学生,广西钦州人,父亲来花都打拼,开了一家模具作坊,家庭经济条件优良,三兄妹中他最小。家庭和谐,对孩子的管理比较民主。该生在学习上无太大障碍,虽然课堂上坐不住、小动作不断,不认真听课等,但他天资聪慧,一听就明白。因此,他的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等,有时为中等偏上水平。

2.具体表现

七年级时,韦敏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他同学无异,上课坐不住、小动作不断,经常在同学衣服上乱写乱画,同学常到老师处投诉他,对其他同学的正常上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课间,他喜欢在楼层和班级乱跑,尽管老师和家长都已多次教育,但成效不大。到八年级时,不仅没有改变旧的习惯,还讲哥们义气,帮同学打架。

在与韦敏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思想单纯,讲义气,易发火冲动。在他做错事之后,老师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喃喃自语:“谁跟我好,跟我交朋友,我就帮他两肋插刀。”与他接触多了,其实会发现他有不少的优点。

三、个案分析

1.个案的成长经历

结合韦敏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本人同班主任对他进行了家访,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寻找导致他行为习惯造成的原因,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提供帮助。经与家长沟通,我大致了解韦敏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当初韦敏的爸爸带着一家五口来花都打拼,初来乍到为了生存,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地维持这个家的生计,在生活、学习上也没有时间照顾他,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早上出门时,孩子未起床,晚上回家后,孩子已睡觉)。有了人脉,自己开了一家模具作坊。三兄妹中他最小,处处得到哥姐的照顾谦让,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2.个案行为及心理成因探究

韦敏在学校反映出来的问题实际与家庭的关怀、教育相关联,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沟通、管理;三个孩子中他最小,事事让着他,养成了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给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他常常表现出脾气暴躁、无所事事、惹是生非、人际关系紧张,喜欢独自闲逛,有时爱用乖张乖戾的言行来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故意违纪是他常用的手法,如设法把同学的书籍资料撕毁,把别人的车轮划破,气嘴拔掉,在同学凳子上订铁钉,故意打扰别人学习等。日常滋扰生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厌学情绪越来越重,“坏事”常做不断,但害怕同学投诉,害怕老师批评;在老师面前低头、无语,有时会流泪。

(2)以自我为中心

前面介绍过,父母来花都打拼,早出晚归维持这个家的生计,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没有童年的戏耍,除哥姐外,家庭中没有与其身份平等的交往对象,这不仅使他孤独,也使他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和交往、沟通,缺少交往就缺少理解,就无法感受别人的存在,就无法体验别人的感受,就无法知觉别人的利益。无法和别人交流,无法体谅别人说话时的心境,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感受,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可是别人的感觉他一点也体谅不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米德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的就是交往中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改变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没有倾诉对象,这也许是孩子的负面效应或发展代价。

(3)缺乏同伴

因为他脾气比较暴躁、无所事事、惹是生非,常打架,同学们都害怕他,再加上他不愿与人交往,即使别人主动与之交往,也经常以冷淡的态度回应,不关心他人,喜欢独自闲逛,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背后喜欢说人坏话,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自私行为影响他与同学的关系以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利于自尊的良性發展。而友爱互助会使他在同学中得到更多的认同感,利于自尊的良性发展。可见,良好的同伴关系利于自尊的发展,不好,则反之。

四、辅导策略

1.引导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责任感

责任感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让孩子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的袜子自己去洗干净,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每次完成任务予以表扬鼓励。抓住他做人做事讲义气的特点,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等,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养成习惯,自己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才能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要教育孩子对家庭负责,孝敬父母。比如,父母刚下班回来,倒一杯水,拿一双拖鞋,盛一碗饭等;关心父母,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要记住“这是我的责任”。这样孩子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2.教授正确的交往方式,让他更多与人交往

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还要“交八方友”。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告诉他:只有开放自我、表现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享受到人间的快乐和温暖,而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谁敢于开放,谁敢于表现,谁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改变封闭状态,克服孤独感,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同学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沉浸在“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中,就会闭目塞听、思维狭窄、阻碍自己去积极行动。

3.多找闪光点,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学校里不存在学困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智能特点、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缺乏自信的学生往往自卑。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明确告诉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的低谷。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讲的就是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长。比如,虽然学习成绩不大好,但可在球场上驰骋称雄;虽然组织能力不强,但善于思考,能把书读好;虽然不够灵活,但做事认真,完成任务出色;虽然胆小害羞,但谦虚随和,人缘很好……人人都有闪光点,只要全面分析,扬长避短,就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比别人强,你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4.制定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

对于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学生,要想让他一下子将错误全部改掉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目标渐进法。

所谓“目标渐进法”就是让他先自己分析易犯什么样的错,以及程度和危害,然后再根据这些确定改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以天或周为单位,将改正错误的过程详细列出,采取“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方式,激发他在积极的内驱力作用下产生渴望实现自我的热情。

老师还要根据“目标渐进法”实施的实际调整心态,教给方法,指点迷津,解开他心中的疑团,帮助他树立自信。最后从班级中找一到两个同学作为他在学校学习的监督人,将“目标合同书”交班主任和监督人一人一份。一周反馈总结一次,有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有不足予以指出并改正,这样就可以驱除畏难情绪,防止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

五、实施效果

按照上述措施,经过九年级一年的教育帮助,以及与家长不断地交流、跟进,韦敏与七、八年级相比,在行为习惯、学业成績、待人礼貌等方面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华丽转身,前后判若两人。而且学业成绩步步高升,2015—2016学年被评为“花都区优秀学生”,参加2016年中考以671分考上全国示范性高中——花都区新华中学。

六、辅导反思

从这个个案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学生早期的行为习惯养成会直接影响他言行、学习的发展。

韦敏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在家庭、学校的关键时期没有融入正常的同伴交往中,没有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这种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的发展。

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辅导之下,让他感受到爱与温暖,跟同学建立了平等、协作、向上的和谐关系,融入同伴的集体生活中,成为一名和睦相处、敢于担当、有责任感、与时俱进共同成长的学生。

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城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对教学影响的研究》。

?誗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家庭班级
班级“无课日”
家庭“煮”夫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恋练有词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寻找最美家庭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寻找最美家庭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