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团结水库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研究

2018-07-27 08:45黄粤兴孙明彪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0期

黄粤兴 孙明彪

摘 要:团结水库库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以粘土岩和灰岩互层为主,岩溶十分发育。工程区戛纳断层F1断裂穿库区而过,由于团结水库库区、坝址地质构造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水库自1979年建成后至今未能正常蓄水,经当地安龙县水务局多次处理,仍未达到蓄水目的。本文在大量工程地质测绘、调查、走访、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基础上,研究团结水库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而总结出工程区岩溶发育特征和规律,为解决水库渗漏问题和水库成库条件评价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关键词:夜郎组;岩溶特征;岩溶规律

中图分类号:P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130-04

1 引言

团结水库位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境内,工程始建于1975年,于1979年建成现规模,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2.50m,设计洪水位1345.52m,相应库容为401万m3;校核洪水位1531.44m,相应库容326万m3;正常蓄水位1343.00m,相应库容为281.60万m3;死水位1327.00m,相应库容44.4万m3。受限于当时选择坝址时地质勘探手段的落后,在未查明坝址地质情况下匆忙动工,致使大坝蓄水试运行时,发现左坝肩有溶洞贯穿下游,形成病库,安龙水利局曾经多次处理,仍达不到蓄水目的,1980年列为停缓建工程。

安龙县洒雨镇是贵州省安龙县贫乡镇之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受交通、缺水两大问题的限制,近年来交通逐渐改善,缺水就成为制约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为解决洒雨镇5208人集镇人口、4571人农村人口、2743头小牲畜、1371头大牲畜和水库下游11620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发挥团结水库应有效益,2016年3月,贵州省水利厅将其列为十三五规划的水利扶贫项目,由于团结水库库区、坝址地质构造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展团结水库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和规律研究,分析其水库库首渗漏条件,为水库成库条件论证、防渗处理提供依据。

2 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貌类型属侵蚀、剥蚀、溶蚀的低中山,区内高程在1300~1550m,地形受岩性及构造的影响,沟壑纵横,溪谷相间发育,地形起伏差较大,区内可溶岩的分布面积占70%以上,因而主要表现为岩溶地貌,即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等地貌类型。峰丛间的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暗河等岩溶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洼地面积占有较大比例(区域地质图1)。

2.2 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主要为地层三叠系夜郎组,为一套潮下、潮间相为主的半局限台地沉积,垂向上由潮下泥坪一混合坪一鲕滩、冲积扇一泻湖组成的向上变浅序列,岩性以粉砂岩、粘土岩和灰岩互层为主,其中碳酸盐岩占近一半,岩溶十分发育,至下而上可分为三段,分别是第一段(T1y1)、第二段(T1y2)和第三段(T1y3),其中第二段可划分为四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表1)。

2.3 构造

库坝区主要构造有戛纳断层F1,干沟断层f1,受其影响,局部岩层产状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左岸、右岸的產状变化。戛纳断层(F1):此断层穿过水库库盆,总体呈NEE向展布,正断层,倾向左岸,产状N10-15°E/NW∠55~60°,左岸(上盘)三叠系夜郎组地层下降,右岸(下盘)二叠系长兴-龙潭组上升,造就了水库库首以断层为界,分为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钻探、物探揭露破碎带宽10~15m,角砾岩夹钙泥质充填,胶结较好,受岩性影响,在灰岩层位,岩体受断层影响破碎,为地下水溶蚀创造条件,岩溶较为发育,具有导水性质;在泥岩、页岩层位具有阻水性质。干沟断层(f1):此断层位于水库库首左岸干沟冲沟,断层沿1#冲沟发育,长5km,总体走向为N40°E,正断层,倾向SE,倾角一般为70°左右。西南端在库盆(干沟冲沟出口处)被东西向延伸的戛纳断层(F1)阻断。冲沟右岸相对抬升,冲沟左岸相对下沉,据调查,冲沟常年干枯断流,推断该断层具导水性质,受F1断层阻隔,冲沟出口有泉水s1出露;断层主要切错三叠系夜郎组第二段(T1y2)、第一段(T1y1)地层(区域地质构造三维立视图2)。

3 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

测区是一个强烈岩溶化的山原,岩溶形态种类繁多,岩溶发育相当复杂,发育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岩溶的发育具有对岩性的选择性规律。岩石可溶性不同,岩溶强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岩性的不同,其可溶程度也不一致,这主要取决于岩石内碳酸钙的含量。从微观上分析,碳酸盐岩相对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CaO、MgO及非可溶物质比值的高低。(2)受地质构造控制,场区岩溶发育具明显的方向性。地下水是岩溶发育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地下水的运移,总是从岩体最薄弱的部位入手,如断层、节理裂隙及褶曲轴部等。(3)岩溶发育受地质构造和岩层组合结构控制具有条带性。岩溶地貌与流水侵蚀地貌交错分布,且有明显的条带性。通常情况下,岩溶区砂页岩具有夹层性质,分布面积总是小于碳酸盐岩面积,形成岩溶地貌发育区内出现小面积的侵蚀地貌,并形成地表水流,流至岩溶地貌区又潜伏地下,又明流转为暗流。相反,地下河流至侵蚀地貌区受砂页岩阻隔又出露成为地表河。表现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貌共同发育转化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4)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由于岩溶发育具有选择性,决定了其在发育速度、程度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不均一性。首先,在不同岩层上,质纯、层厚的岩溶发育强度高于质杂、层薄的地层,表现出极大不不匀性;其次,在同一地层上而言,受断层、皱褶的影响,给地下水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岩溶水总是力争与区内主河流的侵蚀基准面相适应,且沿最薄弱的结构面开始,导致岩溶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同溶蚀速度和溶蚀程度,所以在同一地层上,岩溶发育也是不均一的。(5)岩溶发育具不均匀性和向深部减弱的规律。岩相的不均一变化,特别是构造破坏在不同的构造部位不一致,近代地质作用的选择性,使岩溶的发育在不同地段、同一地段的不同深度均不相同。

3.1 岩溶调查及识别

3.1.1 地表地质调查

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水库区岩溶发育较强烈,形态多样。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库首左岸,主集中在T1y2-2-3、T1y2-2-1和T1y2-1-1灰岩层位上,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溶洞、岩溶管道为主;其中T1y2-2-3层位以溶沟溶槽、溶洞为主,分布于左岸斜坡山顶;T1y2-2-1层位以溶沟溶槽、溶洞、岩溶管道为主,分布于左岸近坝山体一带,据70年代大坝蓄水试运行资料,老坝靠左岸河床段有岩溶管道发育,渗漏严重,为坝址(老坝)主要岩溶渗漏通道(见图3);T1y2-1-1层位以溶沟溶槽、溶洞、溶孔溶隙为主,分布于水库左岸干沟冲沟及出口一带,受断层挤压影响,岩溶较发育,发育有s1泉水群,流量25L/s(见图4)。岩溶发育主要顺层面和裂隙、断层影响带溶蚀,不均匀性明显,规模差异较大,主要受裂隙控制,在地表上具带状分布的特点,垂直方向上具有成层性。总的来说,水库区内岩溶发育是不均匀的。

3.1.2 钻探揭露情况

为了进一步查明水库区岩溶发育与地下水分布情况,本次在前期勘察基础上在左岸布置zk6水文孔、河床布置了zk9、zk13、zk14孔,水库老坝溢洪道布置了zk7孔,坝脚布置了zk12孔,右岸布置了zk10、zk11,揭露岩溶情况见下表2。

根据zk6、zk7、zk8、zk9、zk12、zk13和zk14钻孔揭露,水库区溶洞溶穴及溶蚀孔洞较发育,钻孔遇洞率较高,主要分布于库首左岸。钻进过程中,常遇到溶洞而出现掉钻现象,钻孔无法取芯或岩芯见大量溶蚀晶孔发育;而部分区段岩体完整,溶蚀现象仅表现为小型溶蚀晶孔,钻孔取芯呈长柱状,可见钻孔岩溶发育具有不均匀性。

3.1.3 高密度电法勘探情况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法勘探,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解水库库首岩溶发育、断层分布与地下水分布情况,本次勘探共布置5条测线,基本控制工程区,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校正、处理以及反演后,结合地表地貌综合解释,解释图版见图5,出现电阻率低阻异常一般为溶洞发育区或断层破碎带等,结合区域地质调查结果,水库库首左岸岩溶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库首左岸及河床靠断层破碎带上,发育高程1280m~1310m。

3.2 岩溶发育特征

工区岩溶发育较强烈,形态多样。岩溶发育强度和深度主要差异性较大,主要受岩性及断层影响。工程区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库首及建库河流源头干沟、水库老坝、黄泥寨一带,主集中在T1y2-4灰岩层位上,岩溶形态以溶沟溶槽、溶洞、岩溶管道为主,通过钻探物探等揭露统计,大大小小溶洞、溶槽多达17个,库首左岸岩溶发育高程多在1328~1340m,河床高程多在1280~1310m;岩溶发育主要顺层面和裂隙、断层破碎带溶蚀,不均匀性明显,主要集中在T1y2-4灰岩层位,少量发育于T1y2-3,规模差异较大,主要受岩层接触面控制,在地表上具带状分布的特点。库水通过坝址左岸岩溶通道向下游渗漏可能性大。坝址右岸渗漏主要为坝基肩裂隙性绕坝渗漏问题,坝址左岸渗漏主要为坝基肩溶洞、溶隙性绕坝渗。可通过防渗帷幕解决,底界为相对隔水层T1y1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层位,在戛纳断层破碎带适当加深,河床段防渗深度55~60m,下限高程1250m;左岸采用全封闭式帷幕,穿过溢洪道,往3#冲沟方向延伸,接头为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交点,底限深入相对隔水层T1y1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层位。

3.3 岩溶发育规律

研究区位于南方亚热带湿润地区,既具有相同于区域岩溶规律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岩溶现象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岩体的沉积相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的溶蚀能力与水动力条件等。此外,当地的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文,植被等,也是影响岩溶发育程度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沉积方面,研究区是一套潮下带、潮间带为主的半局限台地沉积,以泥岩、粘土岩和灰岩互层为主,灰岩占比约40%,灰岩以鲕粒灰岩、厚层块状灰岩为主,CaCO2含量高,构成了该区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区内岩溶十分发育,特别是灰岩于泥岩的接触面往往是岩溶泉水的出水点;构造方面,戛纳断层F1,干沟断层f1断层穿库坝区而过,断层破碎带由于裂隙较发育,往往是岩溶强发育区,其中库首河床zk5分布在F1断层带上,表面断层带是地下水的优势运输通道,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便利条件;地形与水动力方面,工程区位于测区东部——水库下游的黄泥寨—小山脚—天桥一带,入伏点为落水洞k2(见地形与水动力平面布置图6),高程1290.0m,发育于发育于T1y2-2灰岩层位;出伏点为坡汪村寨河对岸的ks04,洞口高程1225m,进出口落差65m,岩溶管道比降1.98%。

岩溶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表水汇流和下渗条件的影响,地势高差决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动力强弱,因此区域地貌表征着区域水文网的发育特征,决定了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排泄基准面的性质和分布,同时控制了地下水的运动方向,从而控制了岩溶发育的总趋势,所以研究区岩溶管道方向多为W和SN,部分呈N方向,地下水和地表水整体自西部向东经多段明暗交替后汇入筏子河,工区筏子河河谷构成了研究区的排泄基准面;自然因素方面,气候是岩溶发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的强弱,受气温的高低、雨量的大小等因素影响,工区内年平均气温15.1℃,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70mm,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是岩溶发育的良好条件;研究区所处洒雨镇,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88.3%,植被破坏较少,森林覆盖率高达70%,水的溶蚀能力取决于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主要由CO2的含量决定,而CO2主要来源于植被的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和土壤,库区植被茂密,提供大量的CO2,雨水通过空气和土壤层,增加了水中CO2含量,有利于岩溶的发育。

综上所述,研究区无论从沉积的物质组成、构造发育特征,还是区域水文排泄条件及气候、植被,均构成良好的岩溶发育条件,导致区内岩溶洼地、岩溶管道、落水洞、岩溶泉等岩溶现象十分普遍,岩溶的发育,尤其是落水洞和大型的岩溶管道的发育,将会形成水库渗漏的优势通道,导致水库无法正常蓄水。

4 结语

研究区岩溶洼地、岩溶洞隙、落水洞、岩溶泉等岩溶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分布于T1y2-4层位,岩性以灰至深灰色中厚层夹厚层灰岩为主,构成了本区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由于受F1、f1断层穿库坝区而过、良好的气候和植被条件以及畅通的補、径、排条件,导致工区岩溶十分发育,形成穿库区而过的岩溶管道,致使水库修建至今无法正常蓄水,形成病库。岩溶发育强度受岩性及其分布特征的影响、岩溶发育部位及延伸方向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岩溶发育受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控制、岩溶发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1985.

[2]贵州省安龙县团结水库可研阶段勘察设计报告[R].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17.

[3]贵州省安龙县团结水库工程物探报告[R].贵州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17.

[4]王忠民.岩溶水库渗漏水动力类型[J].云南水力发电,1997,(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