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地震的认识

2018-07-28 09:46曹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前兆预测

曹欢

摘 要 “地震”是一種较大的自然灾害,它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现如今,国务院已将“中国地震局”列入应急管理部,足以说明对地震局的重视,那么真正的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

关键词 地震 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有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等,而得到人们普遍认为的是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了“板块”的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水平运动为主时期,地壳升降运动的动能主要来自水平方向的挤压。这个时期,无论水平还是升降运动的运行幅度和强度非常大,但由于历史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强度是一个持续加强的过程,因此这个时期地壳运动很难产生高频长幅地震波,对地震附作物不会产生太大震动,但是对地表的改观程度却是现代地壳运动根本做不到的,比如:现代地球的主要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地势大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正是因为地壳的运动,能量的积攒,在释放能量的时候,就会以地震的形式产生。

众所周知,地震带来的灾害太大,因此地震预测和预报也是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到底能否预测地震?狭义的地震预报就是通过科学内涵特指对一个地震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震级和时间这三个要素进行准确预报的过程。地震预报也能够分两种情况:(1)前兆性预报,就是根据所观测到的前兆异常做出的预报;(2)统计预报,根据以往的记录和经验,通过数学统计分析而得出的预报。目前这两种方法都是主要的地震预报方法。前兆异常可以通过观测地震活动、大地形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变化和动物行为异常。但是当前,无论从科研的角度还是社会经济方面,精确清晰地预报地震还是非常必要的。可是,根据当前的地震预报水平来说,所能做到的大部分都是地震预测,精准的地震预报尚且无法达到,现在所掌握的单项地震预报很难同时对三个地震要素给出具体的答案,只能根据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要素大概地去预测,属于不完全预测,即使能够综合多种前兆异常对三个地震要素进行预测和预报,那也是粗略的。可地震预测和预报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仍具有科学意义和价值。

地震的预测工作是根据多种学科观测为基础的,通过正确的认识地震的规律和机理对地震的三要素进行预测预报的过程。不管是地震预测还是地震预报,都要有扎实可靠的前期工作基础,包括二个部分:(1)地质调查,主要是活动层鉴别和活动性分析;史前地震研究、历史地震记录和考古地震资料、地震统计及地震危险性分析;(2)地震台站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地震前兆、宏观前兆观测。综合以上的结果进行综合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攸关人生死”的问题,对社会经济和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件严谨的事情,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又要考虑社会反响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全球地震活动的升级,人们对安全的忧患也在升级,在这种形势推动下,人们对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地震预报的需求和意识,恰恰我国是最早关注地震预报的国家,但是,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高标准高要求,无法做到地震预测和预报。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科技在进步,地震预报终于有了进展,又经过多年的努力,在1975年成功地预报了辽宁海城M7.3大地震,此次预报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大于M7的地震,由于提前疏散了人口,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减灾实效。在唐山地震发生之前,出现了预报上的分歧,最后认可了“无大震”这个说法,做出了错误的结论,导致地震预报失败,在这之后,也出现了多次的漏报和虚报,这些事情让地震事业蒙上了厚重的一层纱,让很多地震学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之后,地震学家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地震预报机制还尚未成熟,还在不断的理论和实践中摸索前进着,地震预报仍然还是一个有迷雾的全球性科学难题。

参考文献

[1] 丁国瑜.活断层的分段模型[J].地学前缘,1995,2(2/3):195-202.

[2] 张秋文,张培震.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的进展和方向[J].地球科学进展, 1999,14(02):147-152.

[3] 张国民,陈章立.我国地震前兆和预报的探索[J].中国地震,1987,3(增刊): 1-11.

[4] 郑永通.对当前地震预报现状的思考[J].山西地震,2007(04):40-42.

[5] 张肇诚,郑大林,罗咏生.《中国震例》前兆资料的初步研究[J].地震,1990, 10(05):9-24.

[6] 张国民.尹京苑.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 23(04):83-90.

[7] 陈运泰.地震预测研究概况[J].地震学刊,1993(01):17-23.

[8] Cornell,C.A. Engineering seismic risk analysis[J].Bull Seism Soc Am,1968(58):1583-1606.

猜你喜欢
前兆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哪些现象是地震前兆
右肝区不适或疼痛是肝癌表现的前兆吗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