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2018-07-28 10:00米鹏晓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观费孝通文化自觉

摘 要:1997年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其所真正要面对的乃是中国人"富起来怎么办"的问题,它也是费孝通文化观的完整表述。从纯粹的文化自觉到完全的文化自信的文化转型,是基于文化共享的文化主体性价值的实现,体现了一种真正有着世界关怀的文化自信,这将会进一步将中国引导到一种美好社会的道路上去。

关键词:费孝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转型;文化观

自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费先生认为,所谓“文化自觉”,即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对其所处圈子的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具体说来,便是了解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方向。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面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主要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过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今天和预测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第二,文化自觉同时需要比较中国文化和其他多种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从而确定在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的位置。第三,通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多元文化一起建立取长补短和平共处的文化共同体。

费先生第一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闭幕式发言时提出来的。此后,费先生在一系列的文章和讲话中多次对“文化自觉”这个概念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有必要指出的是当时费先生是针对一位鄂伦春族青年学者根据本民族情况提出的“文化存亡”问题,联系到他多次调查过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看到文化转型的重要性,才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正如费先生所说“这个名词确实是我在这个班上作闭幕发言中冒出来的,但思想的来源,可以追溯的历史相当长了,我想大家都了解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归根结底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究竟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上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生都被困在有关中西文化的争论之中,我们所熟悉的梁漱溟、陈寅恪、钱穆先生都在其中”(费孝通,2003)。

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这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没有文化的自知之明,对自己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不甚了了。其次没有对文化的自知自明,对文化转型的方向难以加以正确地判断。第三,如果没有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很难明白在文化转型中出现的困难。

费先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后文化接触中的大波动必然会到来。“我们要有准备地迎接这场世界性文化大论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好东西,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的历史,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了解和认识这世界上其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

中国文化思想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曾经一度衰落,中国人曾经一度丢失了文化自信,充满了文化焦虑。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加速,已经成为了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如今,在“文化自觉”理念提出20年之后,我们不但要看到它的贡献,也要看到了它的局限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几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职业工人,在世界发展历史上,规模如此巨大的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还不曾发生过。

笔者认为,在中国的崛起过程中,从沿海到内陆各个地区,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的转变。这个巨变,总体上可以统称为“经济社会转型”,具体表现为“三化”,即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在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的崛起打破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论,清洗了一些国人头脑中的民族自卑感,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人仅有“文化自觉”,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有“文化自信”。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此言一出,掷地有声,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习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中国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任务:面对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同仁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理论探索工程之中,着力书写中国之文化自信,形成中国之新型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是国家强大的表现。无论从自身历史的纵向相比,还是从东西方国家体系的横向相比,中国都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拐点。在这个历史性的新发展阶段,现如今,中国光有“文化自觉”,显然是不够的,更应该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学术自主、学术自信。中国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如果沒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宛如空谷里自我呼喊的回音,只是孤芳自赏,对外界影响不大;如果没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犹如水中明月,似有实无。高度的“文化自信”,表明我们“文化自觉”的能力很强;而“文化自觉”能力越强,越能强化我们“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文化自信”,既包括对国家发展路径和发展理念的积极认同,也包括对国家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真诚拥护,更包蕴对自身文化根基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如此方可形成中国之新型文化思想。

中国正在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有了“文化自觉”,才能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强”、“文化创新”。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旭东.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费孝通文化观对文化转型新时代的启示[J/OL].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8-29[2018-05-15].https://doi.org/10.16783/j.cnki.nwnus.2018.03.002.

[2]程洁如.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探微[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05):97-100.

作者简介

米鹏晓(1994.1~),性别:男,山西省运城市,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历(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观费孝通文化自觉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