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避孕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

2018-07-28 10:00徐润西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代际家庭农村

摘 要:计划生育能成功地在控制中国人口数量上取到重大成效,现代避孕技术功不可没。避孕技术对人口数量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家庭规模,再影响家庭代际关系。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主要从配合政策,减少家庭生育子女数,对家庭代际关系产生影响。

关键词:避孕技术;农村代际关系

一、科技进步是避孕技术革新的前提

18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系列技术革命和动力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此后又分别出现了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力的普及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型通讯方式的问世。在21世纪的今天,普遍观念是,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利用互联网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发展人工智能。伴随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也势如破竹,生产和生活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生育模式的变化不可谓不突出。

在陆续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之后,各国的医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先是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来出生率相继下降,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原始型、传统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之后,现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处于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统筹,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基本步入现代型。死亡率的下降引起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但是出生率的下降也具有重要作用。引起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认经济因素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如果缺乏诸如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因素也无法单独决定出生率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提高医疗水平,有利于降低死亡率之外,还革新了传统的避孕措施,大大增加了避孕的有效性,也降低了避孕风险和成本,避孕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样,获取越来越便捷,对生育率的下降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避孕方式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古代科学医疗技术匮乏,条件简陋,相应的,避孕方式也就较为单一,操作复杂且效果有限,并且避孕的承担者主要是孕妇,对女性的伤害极大。以17、18世纪的英国为例,当时民间主要的生育控制手段就是让孕妇堕胎,最常使用的仍是那些已行用多年的传统方法,例如让孕妇洗热水澡、服强泻药、跳桌子、骑奔马等。当时也有一些节育的药物与按摩方法,不过使用非常局限,而且效果也很差。

除此之外,历史上也有关于安全套的记录,早期的安全套是使用羊的肠衣或者猪的膀胱制成的,西方中世纪宫廷使用的避孕套就是属于这种,叫“荷兰小帽”,明清以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宫廷的常用的避孕之物。古代中国民间还会把鱼膘经过简单处理后作避孕套,中国某博物馆中还有古人用绵羊肠子制成的避孕工具。

最早,古人并清楚准确地知道人为什么会怀孕,只能凭借经验让他们基本清楚怀孕是精液进入女性体内所致,因此避孕方法多是采用物理方法,把东西塞入女性体内,阻隔精液进入女性体内。1827年科学家发现了卵子即卵细胞的存在,這是一次重大的科学突破,这一发现是了解人类生殖学的第一步。此后,物理避孕方法得到发展,首先是避孕套越来越普及,材质变化多样;后来随着对人体生殖结构的了解,结扎术和节育器也相继出现。

二、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反应,虽然它由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因素决定,但是也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家庭代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纵向关系的体现,泛指老年人与年轻人,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关系。

农村地区生产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就是依靠种地和简单的手工业,这种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对科技的要求很低,基本就是看经验的丰富与否。亲代凭借长期生产劳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不仅有社会文化的支持,还在经济方面得到了巩固。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传统的代际关系是很亲密的,亲代与子代大都生活在一起,家庭集生产、经营、抚养和养老等功能于一体,规模不小,常见的都是“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也不在少数。传统家庭的代际成员之间,长辈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们的意见能决定子辈的婚姻、生活、教育等状况,子代对亲代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强的依赖性。代际之间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彼此的情感满意度都较高。

然而到了近代,情况则大不相同了。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经济进步、文化创新、教育普及,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头并进,社会变革的风潮从城市一路吹向农村,威力巨大,农村的保守风气似乎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农村年轻的一代,比他们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受过更多的教育,接收的资讯是最新的,他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不再甘心一辈子束缚在田地里。自20世纪90年代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接连不断的涌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土地不再是这一代人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传统的依附模式的代际互动趋于瓦解,家庭代际关系逐渐疏离。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呈现疏离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亲代在家庭中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下,老一辈掌握的传统的生产资源已经无法为下一代的发展提供帮助,儒家孝道规范的束缚力度日显疲态,子代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强调自主权,他们开始对亲代的权威发出质疑和挑战,对于父母的安排,他们不愿再言听计从。有能力的人才有权威,不是有权威的人就有能力。

最后是农村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代际交流疏远。对于老人来说,帮助子代在日常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及共同抚养下一代都能使他们获得情感慰藉,对自我价值产生认同,在这些互动中能够与子女进行交流,得到亲情关怀,也成为了他们的情感依托。但是随着子女们纷纷进城工作和学习,回家的次数减少,亲人之间联系也不如同住一个屋檐下那么紧密了,即使有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用以日常交流,但却无法及时感知对方的表情、情绪和时空氛围,往往仅限于口头上的嘘寒问暖便匆匆挂断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沦为空巢老人。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J].古今农业,2001(4).

[2].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

[3].刘桂莉.眼泪为什么向下流?——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倾斜问题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作者简介

徐润西(1994-),女,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代际关系,人口政策。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代际家庭农村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家庭“煮”夫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恋练有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寻找最美家庭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