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光伏项目投资的政策简析和风险评估

2018-07-29 18:20林梅丽
经营者 2018年9期

摘 要 随着光伏行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的系统成本下降,以及系统产品性能的提升,系统优化带来的收益率提高,同时海外多个市场因电力缺口或是对节能减排的需求推出的优惠补贴政策,使光伏项目成为行业内投资者及机构投资人偏好的资产投资方式。自2011年以来,光伏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受追捧的投资方向。由于海外各个市场之间政策的差异、国别风险的不同、市场准入的难易、汇率的波动以及文化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人来讲更具挑战。本文简析了几个海外主流市场(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的政策区别,以及在海外市场投资光伏项目存在的共性风险。对于行业内的投资人和行业外的投资人来说,投资目的和实现收益的方式有所不同,相互间的关系合作大于竞争,可更有效地实现资源优化和利用。

关键词 净现值NPV 内部收益率IRR 税收优惠ITC 补贴电价 可再生能源证书LG

一、引言

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传统能源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为改善环境问题,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大力发展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以改善能源结构。传统能源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全球用电需求在持续增加,这使得光伏电力在内的新能源的需求被不断扩大。光伏行业自2017年以来进入了增长新态势,鉴于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趋于合理化,虽然海外各个市场针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呈下降趋势,但该市场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扩张。海外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相互间的差异性导致海外市场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何针对各个市场政策的差异及准入的难易,对市场进行评估筛选,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回报情况确定投资市场,是投资人做光伏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本文从投资收益评估角度简述了在海外进行光伏项目投资需要关注的要素,同时针对三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市场(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对其国家政策进行简析,并提出了海外项目投资需要关注的一些共性风险。

二、光伏项目投资人及投资收益

(一)行业内投资人投资光伏项目的收益

行业内投资人(系统产品制造商或EPC工程公司)投资光伏项目,考虑的因素除了投资回报以外,带动产品销售以实现销售收益,或是签订工程合同实现工程收益是其主要目的之一。通常情况下,行业内投资人没有强烈的意愿长期持有项目。在项目完成建设或是短期经营后,出售项目再投新项目的滚动式发展为理想模式,如不能按预期出售项目,则对后续的项目投资甚至对其主业的经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取决于投资项目的体量),应在投资决策前进行不同模式下的预测评估。而传统能源公司投资光伏项目,除投资收益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相关。当地政府为改善能源结构,要求其配备一定量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这种情况下的投资一般以长期持有为主,其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以投资回报为主要考虑因素。

(二)机构投资人投资光伏项目的收益

机构投资人(如银行、社保基金、能源基金公司等)投资光伏项目,期望在项目运营期间通过发电和售电,取得电费收入以及各种补贴。其投资决策基于光伏项目投资的特性:在未来20~30年时间内,可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投资内部收益率满足其对投资收益的要求,运行期间维护成本低,享受一定的税务优惠(不同市场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机构投资人更倾向于在项目完工并网,并运行一段时间后收购项目,以规避项目开发期间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由此可见,行业内投资人与机构投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达成合作关系,促成光伏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实现双赢的结果。

三、光伏电站投资决策的考量因素

目前市场上主流投资人在对光伏项目进行投资分析时,比较普遍的是采用折现现金流法(Discounted Cash Flow,简称“DCF”)对项目进行财务建模,[2]通过计算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简称“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简称“IRR”),从财务角度评估该项目是否能满足公司对于投资回报的要求。NPV是指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以资金成本为折现率折现滞后的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NPV大于零时,项目有投资的意义,且NPV越大,投资效益越好。在NPV为零,即投资项目产生的净现金流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这种情况下用于项目净现金流计算的折现率为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IRR可认为是投资项目所能实现的最高回报率。一般情况下,IRR越高,项目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从财务角度考虑,投资光伏项目需满足的必要前提为NPV为正(越大越好),且IRR大于公司的资金成本(越大越好)。关于NPV和IRR的计算方式,在《运用折现现金流模型对光伏电站项目进行估值的方法研究》(2016,Solarzoom)中有说明,这里不展开赘述。

其他影响投资人作投资决策的因素有:市場准入的难易程度,投资市场国别风险的高低,该市场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光伏)的支持力度,汇率的稳定性,市场的熟悉程度等等。

光伏项目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来自各个市场政府或其他监管机构设立的各种形式的补贴。

四、海外主流市场针对光伏的政策扶持

光伏虽然从环境保护和能源应用角度来看属于理想能源,但在其发展的前期和中期,受技术、投资成本等因素的困扰,其竞争力不如传统能源,在一定阶段内需政府或相关机构的政策扶持。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光伏补贴方式有:由政府或相关机构设定高于市场电价的光伏能源收购价格,对光伏项目的上网电量进行结算;或是采用绿证交易机制,根据光伏项目的发电量向项目投资人颁发一定量的绿证,由政府设立交易市场对绿证进行交易,从而达到补贴光伏行业的目的。下面就几个主流市场的光伏政策进行简单介绍。

(一)美国市场

激励政策主要来自联邦财政激励计划,该计划主要以税收优惠为主(Investment Tax Credit,简称“ITC”),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太阳能设备,政府通过减免投资者相当于设备成本30%的税赋,且额度无上限,旨在提高光伏行业的投资驱动力。ITC自2006年开始实施,计划执行到2019年,之后逐年递减,至2021年调整为22%。美国针对光伏行业的激励政策,对于海外的投资人的局限在于,如在美国没有经营并需缴纳一定金额的税,则需找到当地的税务投资人进行合作,否则无法享受激励政策。除联邦激励政策外,美国各州针对投资光伏项目推出了不同的可以与联邦政策叠加的激励政策,如税收、贷款、担保、绿证(REC)等激励政策。

(二)欧盟市场

制定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结构的27%的目标,该目标促使光伏蓬勃发展。另外,由于光伏在欧盟市场起步早,现已进入缓慢发展状态,在具体政策方面,补贴也是逐步减少,趋向市场化。欧盟市场的一个共性问题是日照强度均不理想。下面以英国、德国及荷兰为代表进行简述。

英国:自2015年4月取消大于5MW地面项目的可再生能源证书(ROC),2016年降低补贴電价,预计于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

德国: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固定并网电价政策,该价格保持20年不变。自2009年后补贴价格大幅降低,自2015年开始,德国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实行上网电价招标制度,最低价者中标,中标的电力价格保持20年不变。该项目政策促使德国地面光伏电站的并网电价至2017年2月份6.58欧分每度。综合考虑德国的日照强度,该电价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煤电并网价格不相上下。

荷兰:减碳排量达成率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较,明显滞后,政府于2017年将新能源项目预算增加33%,覆盖光伏领域。荷兰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支持政策是通过电价补贴(SDE+)实现的,自2011年以来,由于荷兰政府针对新能源补贴的预算逐年增加,至2017年达到新的高峰。

(三)澳大利亚市场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运用可再生能源证书激励机制,经确认,每MWH的发电量可获得1个可再生能源证书(LGC)。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收益作为弥补和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绿证通过绿证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销售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投资人对澳大利亚市场的疑虑主要在于电力市场的价格和绿证的价格均处在波动的状态,难于准确地测算回报。而固定电价可通过签订长期PPA获得,但价格与市场电价有较大差距。目前,由于澳大利亚火电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未来几年考虑陆续关闭,导致电力出现较大缺口,推高电价,使得光伏较为火热。

(四)新兴市场

另外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其光伏产业处于发展期,国家为推动光伏发展制定了优厚的政策扶持,测算的投资回报均比较理想。但是投资人同时需要考虑到相应的国别风险和汇率波动等因素,有一定概率会在运营期间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导致回报不如预期。

五、海外市场投资光伏项目存在的风险

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比较,存在政治、文化、宗教、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异,且海外各个市场之间又存在差异,因而进行投资存在较多潜在的风险。

(一)政治风险

主要考虑战争、恐怖行为、贸易壁垒、汇兑限制、劳工保护和政府违约风险等。考虑到光伏项目运营期限长(通常为25~30年),因此政治风险过高的市场(战乱,或存在恐怖行为)不做推荐。

(二)文化和宗教风险

许多市场劳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比预期慢,纪律性差,如不能充分考虑,则对工期会造成较大影响。而宗教信仰盛行的市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存在较多的习惯和禁忌,这些因素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这使得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前,需要做充分的调研,并做好应对措施。

(三)经济风险

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收益损失风险,这里主要考虑汇率波动风险。在海外市场投资光伏项目,在很多时候电费是以当地货币计算,因此汇率的波动对项目的还本付息(外币融资的情况下)以及未来的项目收益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购买银行锁汇产品可适当降低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当然也会导致项目成本上升而回报有所下降。

六、结语

光伏市场起伏波动较大,且与政策密切相关,在海外布局下游电站资产成为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的选择,同时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政策的推广,海外发展和投资战略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被更多的企业重视。考虑各个市场政策的差异,以及海外市场存在一些共性的风险和区域特有的风险(未做进一步分析),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考虑投资回报外,应加强对投资市场风险的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控制风险。

(作者单位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林梅丽(1980—),女,浙江温州人,MBA,电气工程硕士,经济师。]

参考文献

[1] Abraham Louw .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Trends[J]. 1Q2018,2018(04).

[2] 李晟,林梅丽,王仕鹏,黄海燕,陆川.运用折现现金流模型对光伏电站项目进行估值的方法研究[J]. solarzoom,2016(01):77-91.

[3] 徐磊.全球光伏产业增长新态势,结构性投资机会显现[R].光伏行业投资机会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