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思考

2018-07-30 11:43常延琦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廉洁教育对策

常延琦

[摘 要]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力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为了推进新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构建和谐社会,高校要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洁教育,从建立教育机制、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育载体、营造校园氛围等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66-02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要整治‘四风问题,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根据中组部发布的2016年党内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44.7万名,其中学生党员187.0万名。这表明,大学生党员已成为党员队伍的重要构成,是执政党后备干部力量的动力和源泉。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党员队伍的主体和大学生群体的先进代表,在大学期间对其进行廉洁教育,培育廉洁意识和自律精神,这既是在新形势下推动反腐倡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创新,也是基于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

“廉洁”在《辞海》中的释义为“清廉、清白。”廉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被始终看作是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而且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主体,应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用廉洁文化引导大学生党员,提升民族自尊心,推动大学生党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新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结合当下人们思想特点,开展新时期的廉洁教育。因此,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

(二)有利于推动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和校园文化氛围。将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能够增强师生的廉洁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并且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和廉政建设水平,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对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弘扬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党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党员虽然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优秀代表,但是由于身心发展仍未完全成熟,极容易受到社会转型期内的多元价值观影响而感到困惑,加之大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不强,自律能力较弱,容易受到金钱、权力至上思想腐蚀。廉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要把廉洁教育贯穿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党员廉洁自律的道德品质和诚实守信的做人态度。通过校园廉洁教育,积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创造力,践行党员的义务,在实践中提升内在修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现状分析

针对高校师生的廉洁教育,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在2008年中纪委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在全国高校内践行反腐倡廉。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显得较为薄弱。当前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主体、客体、教育方式方法层面,存在著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廉洁教育主体的准备不足

高校廉洁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高校的政工干部等。但是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思想认识及教学管理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且各教育部门未建立联动机制,缺乏教育合力。开展廉洁教育,目前很多高校还未设立系统的学习课程,缺乏专项教材及实践基地,而且尚未建立廉洁教育的评价体系,难以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廉洁教育客体的认识偏差

大学生党员作为廉洁教育的对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廉洁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高校中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廉洁教育存在着认识偏差,认为廉洁教育只针对国家公务人员,而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并无意义,只是在走形式主义,因此对于学校的廉洁教育持敷衍甚至抵制的态度。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受权力至上等观念和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出现了追名逐利、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群体内造成了恶劣影响。以上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对廉洁教育存在着认识偏差。

(三) 廉洁教育内容的创新不足

由于我国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期,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面对当下95后一代大学生党员的个性特点、思想现状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还无法随时进行内容上的改进,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枯燥,教材更新速度慢,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做到同步分析[1]。

(四) 廉洁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成效乏力

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的“三会一课”形式,以理论讲述、案例分析的一元价值观的灌输方法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导致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第二课堂的主体班会、党团活动、新媒体建设、社会实践本作为廉洁教育的有效载体,由于缺乏学校有效的指导、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未与第一课堂进行有效地结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机制

要实现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建立教育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领导机制。高校要建立以校党委为领导,教学、学工等部门执行落实、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廉洁教育中的职责和目标,将廉洁教育与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形成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整体合力。二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立保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坚持言传身教,提升自身素养,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廉洁自律。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学识渊博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2]。三是推进责任落实,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高校制定一套监督考核细则,将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成果作为教学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并对教育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能够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因此高校要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古今中外的廉洁思想和案例有机融合、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党课等各项课程教学当中,将廉洁教育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廉洁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不断优化教材,整理我国历史上的廉政思想和我党典型反腐案例,介绍国外开展廉政建设的先进经验,编写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廉洁教育读本教材。其次,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灌输和正向引导相结合、比较分析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载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依托高校基层党组织和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党团活动。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以廉洁为主题的各类校园活动,比如文艺作品比赛、学术讲座、主题演讲、辩论、话剧、观影等,让大学生党员在丰富的活动中受到感染与熏陶。第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节假日期间,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外出实地宣传、参观学习、义务支教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展示校园廉洁文化的建设成果。鼓励大学生党员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对社会热点、政府和企业的廉政文化进行专题调研,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第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是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渠道,党支部书记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廉洁文化思想。第四,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要积极占领思想舆论高地。除了要持续利用宣传栏、宣传册、校园广播、校报、横幅等传统方式外,高校要积极采用现代新媒体技术,通过开设廉洁教育专题网站,建立廉洁教育的微博和微信公会号等方式,发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营造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和谐校园氛围

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离不开风清气正、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高校要充分利用社团文化活动、宣传板报、校园网、名人画像雕塑等各类载体,大力宣传廉洁教育知识,让学生浸染在校园廉洁文化气息当中,营造廉洁风尚、文明有序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大学生党员在制度规范和文化熏陶的双重影响下,自觉提升内在的品性修养。此外,要积极优化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校外环境。首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以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配合学校的廉洁教育[3]。其次,强化与政府、企业和社区的联系,加强先进廉洁教育经验的相互交流,使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与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蔡蓉英,劉武阳.当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4).

[2]熊英,陈俊乐.基于党建视角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6).

[3]王瑞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定位分析与路径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猜你喜欢
廉洁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谈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法制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