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分党校的创新机制研究

2018-07-30 11:01吕延明
关键词:创新机制现状与对策

【摘要】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针对高校分党校工作现状,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手段,积极探索高校分党校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教育功能,并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有效的对策。

【關键词】高校分党校 创新机制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82-02

高校分党校是高校党校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基层党校,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着特殊使命,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规划和组织实施对广大学生的早期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教育和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党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与表率作用,促进学院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展好分党校工作,在学生党建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分党校的功能定位

分党校作为高校党校工作的一个分支,是学院党总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学院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有着其他党委工作部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党校分校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群体,主要开展新生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及党员先进性教育三大类别的培训班。在组织建设方面,学生党员的发展离不开分党校,因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培训,是党员发展的必经程序,必备条件;在思想建设方面,分党校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党员,是党委对党员进行教育的重要主阵地;在党风建设方面,对学生党员的党风、党纪、党规教育,也离不开党校。

二、高校分党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从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能接受系统的入党教育,但根据我们对高校分党校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后放松对自我要求,甚至出现自动退党等现象;高校分党校的建设及其管理现状距离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模式呈现单一性

近年来,在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入党积极分子人数普遍上升的趋势下,客观上要求高校扩大党校规模。很多高校纷纷设立学院二级党校,实行党校两级管理体制。这种分级办学模式,一定层面上是以满足培训对象人数变化的需求而设置的。有些高校党校认识到了办好各级党校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却往往由于缺乏创新的办学理念,不能明确的分级办学职能定位,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无形中造成了高校分党校办学模式单一化。

(二)办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分党校办学理念缺乏创新性,仅局限于满足高校办学体制或党校规模的变化上,分党校办学模式缺乏创新的理念为引导,没有放在较高的研究层面加以重视,没有系统的规划统筹,很大程度上出于被动任务性,而不是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管理,大大局限了分级党校的办学效果。其次在教育对象的划分上显得单一,一般情况下分党校仅限于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仅限于学生,这种单一的划分显然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对象的需求,直接导致的教育管理的不平衡,势必成为分党校创新改革的瓶颈。

(三)办学针对性不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学生党员认为分党校的培训形式单和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高校分党校大多缺乏系统整体的计划,存在党的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及形势教育和实践活动断层现象。理论教育大多限于介绍的层面,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学习培训方式也多限于课堂讲授,较少联系社会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实际。教师习惯于理论知识讲授,联系实际往往从宏观上分析全国性数据材料或事件,或热衷于国际经验借鉴和比较,而对于本地区或部门工作中的实践问题缺乏充分调查研究,从而不愿或不敢涉及,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缺乏明确的质量评估体系

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显然,只由学校党校一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是力所不能及的,分党校都需要建立灵活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而当前很多分高校大多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估机制,分党校单一的理论测试又与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相脱节,往往只流于形式,导致了入党积级分子、发展对象和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考核,直接影响分党校向党组织“推优”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分党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高校分党校要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手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高校党校分校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分党校的教育功能。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与理论总结,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提出解决对策:

(一)创新教学内容及培训摸式

创新党校教育培训模式,组织学生党员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到监狱、聋哑学校、敬老院、农村及企业去服务和参观学习,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增进党员的社会阅历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的科研能力、归纳分析能力与逻辑能力,把党员活动与提高理论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相结合,每学年组织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到社会进行调查、访问,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把党员的社会活动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党员的观察能力和科研能力。其次创建“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组合方式,即以先进理论的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四方面的教学内容。重点推进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是能力培训的主要形式,实施时要抓好三个关键点:即案例、问题和互动,充分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适当运用远程、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等形象直观的教学,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整合师资力量

一是整合教师队伍,努力构建以自有教师为主体,社会专家、党政领导和先进典型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二是整合系统资源,一方面,加强和上级党委的業务联系,帮助解决教学难题;另一方面,要不断寻求新的载体,和兄弟单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高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内部挖掘”、“外部借力”两个层面着手。所谓“内部挖掘”,是指充分利用高校自身雄厚的师资和管理资源,包括校领导和校机关的专职党务干部、离退休老同志等;“外部借力”是指加强与学校所在地政府机关、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省市党校的联系,邀请他们中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专家来学校党校作专题报告。通过“内部挖掘”、“外部借力”结合的办法,配备理论先进,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同办学,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分党校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考核的制度,一是在学生党员理论知识考试中开创“‘三互模式”,在严格保密、集中统考、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学生党员互出考题、互答考卷、互改考卷。通过自主出卷的形式,端正党员的学习态度,重温党章内容,提高党员的责任感,达到党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党员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和国际时政的积极性。二是党课学习结业采取答辩形式。由党员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向学生党员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党员用10分钟的时间阐述自己想法和打算;然后,答辩小组党员老师结合学生党员的陈述提出问题,由答辩者予以回答;最后,答辩组对每一位学员的答辩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具体的要求。答辩式党课是党校培训新方式,它具有很好的互动性,有利于增进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主流思想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有效进入学生头脑中。三是增加党建论文撰写的考核,要求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同学针对当前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拿出可操作性的方案,严密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是非辨析能力与科研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

高校分党校以教育和培养党的后备人才为工作中心,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保证学生党员素质的稳步提高。分党校每学年以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学习、工作等表现作为参数,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实行目标管理。实行每年一度的学生党员评议和党支部评议,让党支部内形成了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以更大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加强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分党校的教育,学生对党有了系统、深刻的了解,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聚集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五)实现党员教育管理互联网+

党校教育要适应网络化迅猛发展的要求,引入网络技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教育与形象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平面教育与立体教育、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平台,建立并办好网上党校,发挥网络传递量大、传输快捷、直观、覆盖面宽、不受时空限制、立体式交流等优势,使党校教育突破单纯文本、声音和面对面直观教育的线性模式,形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有机融合的、能进行思想观念和情感交流的智能化互动平台,同时制定党员信息库,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组织关系迁移等全部过程以及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任职、奖惩等情况进行系统管理。实现从单纯显性教育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汇,实现从单向性“灌输”到双向式互动的有机结合,拓展教育教学时空,提高党校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左近卫.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重要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

[2]薛立刚.高校党校教学有效模式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3]李秀梅.新时期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8.

[4]边敏佳.关于党校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科学与财富,2011,5.

[5]贾崇瑞等.增强高校党校教育效果初探,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8,2.

作者简介:

吕延明(1978—),女,硕士,广州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德育讲师,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现状与对策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