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12:10虞世南
意林(儿童绘本) 2018年7期
关键词:虞世南蝉声唐太宗

文/[唐]虞世南

图/王维浩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小不点学唐诗

(ruí):帽子上或旗杆顶上的缨子。

小朋友,你观察过吗?蝉头上的触角就像古人帽子上垂下来的带子一样。是不是很形象的比喻呢?可是诗人说蝉待在高高的树枝上只喝露水就有点偏颇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蝉是用刺吸植物的汁液的。所以,诗人此处不过是想表达蝉生性高洁的意思。

小不点学唐诗

蝉一口气叫了很久很久,声音透过高大的梧桐传得很远很远……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亮程度,连那些高高大大的梧桐树都挡不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小不点学唐诗

蝉声能够传得很远,人们都以为借助风的力量。诗人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权势地位,就能名声在外。

小不点学唐诗

诗人虞世南博学多才,高洁耿直,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做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猜你喜欢
虞世南蝉声唐太宗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蝉声
春夜
蝉鸣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蝉声这道菜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