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撑起致富大产业

2018-07-31 09:36闫占廷
资源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烙画葫芦贫困户

文|闫占廷

一个卖10元钱的葫芦,烙上五牛图、八骏图、寿星等图案后实现“华丽变身”,变成了一件精美工艺品,价格猛涨至200元,高的可卖到上千元。在宁陵县赵村乡,笔者发现这里的烙画葫芦成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我种了2亩葫芦,今年长势不错,你看这葫芦结得一串一串的。我们采摘后交到合作社,按照品相论价,估计能

卖5000多元吧!”谈到今年的收成,赵村乡翟楼村贫困户翟梅英高兴地说道。

翟梅英是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的一员,像她这样的葫芦种植户,在赵村乡为数不少。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收购,发动当地贫困户纷纷种起了葫芦,每亩收益在2000~6000元,让土地的效能进一步凸显。

说起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不得不提翟志伟这个人。今年38岁的翟志伟是宁陵县赵村乡翟楼村人,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没想到,这一爱好成就了他的艺术梦和创业梦。2017年5月,他在画家李鸣清家中看到一个葫芦,上面绘有惟妙惟肖的八仙赐福图,就爱不释手。他想,如果在工艺葫芦上做文章,或许能闯出一片天地来。于是,他带着8个人驱车到山东聊城考察,参观当地的葫芦加工基地,学习葫芦种植、葫芦工艺品加工技术。一个月后,他们学成归来,便成立了新吾葫芦工艺坊。就这样,翟志伟的葫芦烙画事业迈开了第一步。他以葫芦文化、非遗文化、福禄寿文化、特色文化为底蕴,利用赵村乡丰富的葫芦资源,在小葫芦上通过烙画、雕刻等工艺,精心制作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福禄寿、十二生肖、五牛图等系列葫芦文化工艺品。葫芦与福禄一词谐音,赠人葫芦就是送人吉祥。很快,新吾葫芦工艺坊的产品就远销省内外。长年做葫芦烙画,需要大量的葫芦,这就必须要有专业的葫芦种植园。于是,翟志伟就发动邻近村庄的贫困户种植葫芦,并把他们组织起来组团发展,并于今年2月成立了三商葫芦种植合作社。

置身王庄村60亩的葫芦种植示范园里,只见棚架上面挂满了鲜嫩的葫芦,笔者眼前郁郁葱葱。“一亩地种750棵葫芦苗,一棵葫芦苗可以结10个葫芦,一个葫芦卖10元钱,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翟志伟为笔者算了一笔致富账。在翟庄村800平方米扶贫车间里,笔者还发现,入住进来的新吾葫芦工艺坊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20多名雕刻工艺技师都在抱着葫芦加工烙画,贫困户李一凡就是其中一位。“贫困户和留守在家的妇女,经过一周时间的免费培训,掌握一定的烙画技术,就可以来这上岗当工人,也可以拿回家加工,一天轻轻松松挣60元。像我这样熟练的技师,一个月能挣5000元,比出外打工强多了。”李一凡高兴地说。

“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专心做好生态农业开发,这就是我们让土地生金的秘诀。”赵村乡乡长王瑛说,“我们打算用最短的时间建设葫芦文化产业园、葫芦种植示范园、葫芦工艺加工基地,并在葫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争取打造‘中原葫芦第一村’,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

猜你喜欢
烙画葫芦贫困户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美术作品欣赏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烙画
烙画的流变与创新
宝葫芦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