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进功:撒可富助我圆梦西藏

2018-07-31 11:38中国农资韩玮
中国农资 2018年24期
关键词:林芝中阿业务员

□《中国农资》记者 韩玮

7月的西藏,进入了传统雨季,细雨终日不停,平日泛着金光的巍峨山脉此时也变得肃杀萧瑟。在这里,有一群人,他们不同于那些走马观花的旅行者,拍几张照片就匆匆离开,他们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正在为西藏农业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孙进功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孙进功和家人离开河南老家,来到了西藏林芝包地种大棚,通过几年奋斗,日子逐渐红火起来。2015年,他们的一心惠民农资经营部成立,孙进功的农资人生涯也正式开始,通过这店名便可一窥孙进功对于农资事业的虔诚。最初几年,他主要经营农药和种子,但在经营中他逐渐意识到,肥料是农业种植中的重要物资,由于西藏交通不便利,许多农户找不到合适肥料品种,而且西藏的市场起步较晚,相比于已进入竞争白热化的内地市场,西藏市场潜力无限。

2017年,孙进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肥料厂家,中阿撒可富进入了他的视野。在孙进功的老家,撒可富卖得很好,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也为他选择撒可富增添了信心。下定主意后,他便来到秦皇岛中阿总部考察,中阿公司业务员热情接待了他。从产品结构到市场判断,中阿业务员为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第二天,合同就顺利签署,孙进功的第一车撒可富发车了。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肥料生意,孙进功内心还是忐忑的。作为西藏地区撒可富第一家代理,他倍感压力,如何让农户接受,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在林芝包地的农户大多来自河南和四川,多数人都听说过撒可富复合肥,都清楚撒可富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但藏区经作大棚种植水平较低,农户对农资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于价格十分敏感,转变农户思维方式,便成了推广撒可富的重要环节。面对众多小厂低价肥料的竞争,孙进功同中阿业务员一道,寻找当地种植大户做示范,开农民会,让农户看到产品实际效果的同时,也为他们算了投入产出这笔细账。就拿西瓜来说,在同一地块,使用撒可富肥料亩产6000多斤,而未使用的只有4000多斤,这2000斤的增产可带来4000多元增收,相比于用肥增加的200-300元的成本,是非常划算的。同时,生长健壮的作物还可有效抵御病虫害侵袭,农药方面开支也相应减少了。

在西藏地区,砂质土壤存在着不保水、易板结的问题,加上多年化肥的滥用,许多土地盐碱化严重。孙进功是个有心人,发现这些问题后,他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机肥和菌肥的销售,还从山东引进滴灌设备,在当地推广水肥一体化。在笔者采访期间,跟随着孙进功和中阿技术专家走访了许多大棚,他们针对不同农户、不同作物的生长及病害问题,为农户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同时,还现场取土测土,帮农户科学分析所存在的土壤问题。正如他“一心惠民”的店名所言,他做农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想为农户带去丰产丰收的喜悦。

短短一年的时间,孙进功不停地在田间地头奔波着,推广面积5000多亩。在有着1.5万亩大棚种植面积的林芝,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关于未来,他也早已做好了打算。作为撒可富在西藏的唯一代理商,孙进功的梦想没有局限在小小的林芝,他希望能够在打下坚实的基础后,在西藏各地做连锁经营,将撒可富撒遍藏区的田地,也让水肥一体化、菌肥、有机肥等先进的理念和产品惠及更多藏区农户。提到西藏的大棚建设,孙进功也有着自己的打算。由于藏区气温和地温都相对较低,普通大棚不能满足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他希望能引进山东地区高质量大棚设施,提高当地作物种植质量。同时,依托自身种、药、肥全品类经营的优势,为农户带去“种+药+肥+服务”全方位产品套餐,真正做到惠农助农。

撒可富的传奇还在延续,而孙进功在西藏这片净土上的奋斗故事才刚刚开始。“丰收三要素,阳光、雨露、撒可富”,在他的农资店外,这句流传了几十年的口号在象征着丰收的金黄色背景下,依旧耀眼夺目。

猜你喜欢
林芝中阿业务员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再见,业务员!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林芝桃花香
春鹦闹梅
林芝抵达香巴拉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molops (Amphibia: Ranidae) from southeastern Tibet, China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
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举办
中阿再携手 硕果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