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阅读的艺术

2018-07-31 04:45阿饼
东西南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先驱假装

阿饼

如果说知识焦虑症是一种富贵病,那么“假装读过”就是针对该病症的特效药,一粒见效。

知識焦虑症多发于中产阶层。上流阶层才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想呢,贫民阶层也不在乎。处于两极的这两种人群,对读书的兴趣总是不能持久,他们有时也会摊开书,但根本不打算认真读,除非是引人入胜的神话或侦探小说,过完瘾也就忘了。

只有中产阶层,为了成为所谓“大人物”,孜孜不倦地奋斗一辈子,甚至不惜假装斯文、蒙骗与歪曲。所谓社交名利场,就是一部“假装阅读”的表演史。那些失败者,往往是缺少了系统的“假装”指导和训练。他们等待着那个机会,在高档聚会场合中淡然地说出那句话:“通过阅读,我成为伟大的读者链的一部分:奥勒留读柏拉图,然后奥勒留去世了。弥尔顿读奥勒留,然后弥尔顿去世了。现在我坐在床上读弥尔顿。”

招式篇:最高境界是格调基因与生活融合

——最近看了什么好书?

——没有啊,你呢?

——我在研读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物质的倾向只能限制,决不能完成或满足。”

——嗯,这句话来自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2.21第13段。

在“装”这件事上,谁先开口谁就输。只有门外汉才会谈论一本书的具体情节,而你关心的是故事背景、写作节奏、作家私生活,还有出版、改编、番外八卦等。

不过这需要一些基础。你可以去看《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这份被称为“文学的DNA”的杂志创办于1953年,采访过艾略特、海明威、博尔赫斯、索尔·贝娄等319位著名作家。仔细阅读这份杂志的作家访谈结集,不仅可以找到很多文人八卦,还可以了解这些作家都写了些什么书、他们反复在看哪些书,这样就能得到一份权威的书目。

读讣告也是快速制敌之招。《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的作者玛里琳·约翰逊认为,会被写入讣告的人,往往是某一种事物的先驱——猫砂发明者、卡车司机民谣先驱、海浪音乐先驱,还有口蹄疫防治先驱、冷冻蔬菜先驱……

还好,“先驱”这玩意儿怎么也用不完,不像中国人最钟爱的“时代”,每一位大师的离世都带走一个时代,倒是符合了霍金的“能量的变化产生时间”理论。

当你和别人谈到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可以这么说:“故事设定富有想象力,以此为母本改编的《鸟人》的剧本就比较弱了。但整体来说,出色的剪辑和炫目的大手笔制作,使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接下来,你就能超链接到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和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其他代表作者。

担心背不全外国人的名字或捋不直舌头的话,可以从卡佛聊到村上春树:“我刚看了他最新出的一本短篇故事集,特别有意思,不过好像还没有中文版……哦,我想起来了,你没学过日语,可惜了!”此时,坐在对面的你就得适当反击了。你可以说你根本不读当代文学作品,“都是些朝生暮死的东西,不看也罢”。

以上堆叠名词的几招,是“装”的基本功。要想达到最高境界,要学会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新模式,将一些代表最高格调的文化基因彻底与你的生活融合。

最后,“装”之大忌,是在朋友圈晒图书封面——稍微真读一点书的“同行”都知道,那本书你根本就没看完,拍完照片,那本书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因为从心理补偿的角度说,当一个人越缺少某种东西,便越愿意对外宣示自己拥有它。

装备篇:越“无用”越有用,越“冷”越艳

“装”备的精髓无非两点:“无用之书”最有用,“冷知识”最浓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门类,旧杂志、百科全书、辞典等品种,皆在此列。

首先,必备几本有点发霉的塞缪尔·贝克特、弗吉尼亚·伍尔芙等人的作品,最好是旧书店淘来的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稍微刷刷灰,但别弄得太干净,再随意夹几张Powells、Acqua Alta等世界知名独立书店的书签。

再来几套古典学和哲学的丛书,一定要那种原文对照的。不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不论是普罗提诺还是奥勒留,必须是原文的,至少是希腊文/英文,或者拉丁文/英文的。神学和宗教类的书也会显得很有品位。

其次就是辞书,《牛津英语词典》《大英百科全书》……必须是被翻得破破烂烂的,多处书页脱落,前后封皮残缺不全,书页上有葡萄酒渍和用墨水笔写的旁注。若有人问起这些辞书,你可以说:“我知道现在手机就能查资料,但拿放大镜读字典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另外,诸如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疯癫与文明》,也能为你的品位加分。不过得是琉璃厂、潘家园买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版本,用黄色的硬纸包一遍,小楷重写一遍书名,放在书架的角落,让人不经意地发现它。

不妨再整点港台版的《再造“病人”》《疾病的文化史》等。如有人问起,一定要说清楚,这不是医学教科书,更不是养生鸡汤,而是文化史。

在别人都认为没意思的东西中找个奇妙的角度说出它的趣味点,你会成功圈粉无数。因为别人会假定这么冷僻的知识你都知道,一般常识就更不用提了。

当访客接二连三地露出佩服之情时,记得说一句:“咳,这些破玩意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书。”

反侦篇:“戏精”常有,“老戏骨”却是稀缺的

就像间谍必须拥有反间谍的能力才能活下去,由此反推,你还得具备识别伪“假”的知识。也许某次聚会之前,你刚刚背了一串名词准备卖弄,却偏偏遇到了另一个背过同一串名词的我,这就很尴尬了。

演员靳东的人设之一是“人生导师”,他曾引用“梵高”的句子——“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但这句话很快被证实其实是出自心理学界资深导师曾奇峰。“社会精英”靳东还说自己研读“诺贝尔数学奖”,“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西点军校出的《没有任何借口》”。但早在2004年,这本书就被证实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伪书。

亚特伍德版《人类简史》,作者是中国人,起了个外国笔名出的书。

有一本特别要留心——《人类简史》。这本网红著作有两本,你以为这是近几年名声在外的以色列新锐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作品?仔细看看,二者书名相同、封面设计相似,但小标题完全不一样,正版是“从动物到上帝”,山寨版是“我们人类这些年”,可谓中招指数相当高了。

在创业圈,“必读物”是《从0到1》《创业维艰》和《未来简史》,不同创业者在你言我语的引用中依稀看到了未来公司上市后的盛况。然而,两个事实是:1.《创业维艰》英文版在美国亚马逊收获了4.5星的高分,但最有用的两篇书评只给了这本书两星。2.被创业者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原来是海淀图书城。

当听到有人一本正经地说“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春上村树”时,不要觉得太诧异。即使是知名知识分子、书店创办人许知远,在面对年轻后辈李诞毫无躲藏余地的灵魂追问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会“找一些书评期刊引用自己根本没看过的冷门图书”。

“戏精”常有,“老戏骨”难得。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项阅读调查发现,有14%的英国人想过要读“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但真正完整读过的只有4%。

而中国人之年平均阅读量,近几年虽有攀升,但总量依然不容乐观。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能够成功地假装读过一些书,而跟我们谈话的人也没有读过那些书。因为真正读过那些书的人都是绝少参加社交活动的书呆子,你不太会碰上他们。

(若琪荐自《新周刊》)

猜你喜欢
先驱假装
路过你的窗前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的遗嘱
My Hometown
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胡刚复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一头猪的哼哧
致敬先驱 传颂经典
“五四”前夕的鲁迅
假装辞职
近代中国第一位经济昆虫学家张巨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