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导师制

2018-07-31 09:20李冉常红林胡娜娜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主任

李冉 常红林 胡娜娜

摘 要 大学中,班主任和辅导员这两个角色,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与思想成长的第一引领人,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从2013年开始,对管理模式、在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了大胆尝试,将班主任的角色界定为大学生学业导师。经过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班四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学业导师制”班主任工作新探索的理论、设计、实践和下一步的打算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学业导师 班主任 学生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蜜罐中生活,在保姆式的监管下成长,来到大学后,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喜悦之后,便是迷茫、无知、空虚。

班主任和辅导员这两个角色,为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同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绝大部分高校对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界定都有重叠之处,面对两张不同的面孔,唠叨大体相同的事情,学生难免生厌;与辅导员不同,班主任一般是专业课教师兼职,有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承担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专业,也不专心,所以效果不佳。

为此,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从2013年开始,在学生工作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性改革,将班主任的角色界定为大学生的学业导师,专心负责学生学业规划与引导。学业导师都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年轻教师,经过四年的努力, 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班实现了完整的实践。这些班级的学生,生活充实,学业成果显著,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1 关于学业导师制

19世纪初期,牛津大学开始推行一种以本科生培养为主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这便是最初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随后世界多所名校开始效仿。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浙江大学费巩教授英国留学毕业后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引入中国,他倡导的导师制核心为:重导师指导,重博览群书,重思想见解,重因材施教。

学业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生学业培养的一种机制,在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很多名校都在推行不同形式的学业导师制,如不同级段导师制、英才导师制、全程导师制。这些学校一般选拔有威信、有名望、德才过硬的教师担当导师,小群体化实现本科生的入学教育、专业引导、科研发展、职业生涯谋划等全面指导。

精英式学业导师制,固然是好,但是在中国,普通二本承担着巨大的高等教育任务,资源缺乏,任务繁重,学生学业的发展与现行机制之间的矛盾突出,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重新的定位,将自己的科研、教学与学生学业发展结合起来,系统规划,全程参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 目标与思路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管仲之口,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浓缩,人只有在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基本需求在于“学”字,只有他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的充实、学有所成,其他的思想教育、学工管理、校规校纪才会乐于接受,递进关系如图1。

班主任学业导师制,从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在一年级入学之时开始,便启动学业引导与规划系统工程,贯穿四年,不断深化,细到个人,缩短学生的迷茫和徘徊期,让他们尽快由不知道到知道、被动到主动、盲目到明确。只有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正确的引导,并能得到很好的满足,附加需求中的服从管理、较高需求中的思想要求进步,便是水到渠成。

本文所指的学业,具有宽广的外延,不局限于学生所学专业,为此我院在实践学业导师制时,首先确定了“传承文明、张扬个性”的指导原则,持开放的态度,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是他专长的,只要有利于他个人成长的,我们都加以引导和培养。

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内容之一,通过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

3 学业导师制的顶层设计

笔者根据对大量在校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态,对学业导师制进行顶层设计。本科生在校四年时间,共八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1)兴奋与迷茫期;(2)学业黄金期;(3)思想动荡期。各个阶段的时长如图2。

3.1 兴奋与迷茫期

新生兴奋与迷茫期,各种入校教育、军训、政治教育轮番轰炸,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形成自己的学业规划,当他们疲惫的时候,就会消沉下去,失去信心和希望。这段时间,学业导师,贯穿一学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认识大学、认识自己的专业及发展前景、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学长们的经验和教训。要求他们不能停下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脚步。

3.2 学业黄金期

学业黄金期,是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個性发展的关键期,同学们起点相同,干扰少,过好这个时期,大学学业就成功了90%以上。因此,学业导师,在第二学期开始,引导学生制定好学业目标,然后细化到每个学期。为了达到实际效果,学业导师,对每个人建立学业档案,每学期单独访谈两次,分别在开学之初与学期结束,以督促和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

3.3 思想动荡期

大四的学生,已经开始分化,有的考研,有人专业已经崭露头角,也有人走上创业之路,也有人一无所成,未来的路会怎样,同学们思想起伏大,各种压力和冲击多,很难沉下心来。这段时间,专业导师既要鼓励学生,做好学业目标的冲刺,又要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以期迎来下一个人生阶段的良好开始。

4 基于学业档案的目标反馈系统

游戏有很明确、具体、快捷的反馈系统,如玩家任何操作会产生声音、结果,明确的因果关系,使人在紧张与无聊中间处于精神集中状态,沉溺于游戏之中才会获得控制感,进入忘记时间的状态,获得幸福感。大学生学业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系统,基于学业档案的目标反馈系统,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学业生涯的迷茫,增强获得感。实际上,大学的分数系统、荣誉系统、评价制度都是目标反馈系统的范畴,但这个系统被装入一个纸袋子,用于未来或他人评价一个学生的依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黑盒子。学业导师制中所涉及的目标反馈系统,由班主任所控制,在学校大系统的基础上,更加细化,易于量化,实时反馈。

为了提高基于学业档案的目标反馈系统的实施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目标化。有目标才能谈得上实现效果的反馈,学生学业必须既有远期的大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的小目标,并细化到一个一个的实际行动中。

(2)增强各类活动的仪式感。仪式感是存在感的表现形式,增强仪式感是对学生学业目标的强化、成绩的肯定、榜样力量的叠加。

(3)目标反馈全面实时性与全面性。人是一种渴望及时反馈的动物,实时与全面的目标反馈,有利于学生学业进程中增强信心,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4)特殊情境下的有效沟通。学业反馈的一种形式就是师生单独沟通,特殊场合、特殊方式、特殊时段简短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反馈的认识,激发后期努力的动力。

5 实践案例

以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2013级计算机科学技术1-2班为例,在学业导师制框架下,顺利走完大学四年,两个班105名学生,学业成绩优异,班风优良,成效显著。

5.1 相关成绩

这些成绩,与名校同级学生相比,也许普普通通,但是与同类院校相比、与往届学生相比,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既有总体水平和面貌的提升,又有较多拔尖学生出现,对以后新生的培养启到示范作用。截至2017年5月15日,该专业两个班的成绩统计如下:

5.1.1 就业及考研情况

两个班的就业情况与往届学生和同届其他理工科专业相比,在本专业内就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进步,详情统计如表1。

5.1.2 奖学金及学业获奖情况

四年来,两个班同学,学习刻苦、班风优良,即你追我赶,又互相帮助,所获得的奖学金和学科竞赛等获奖统计信息如表2。

5.1.3 大学生创业

两个班在荆门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支持下,成功组建了3个团队,并取得初步成功,其中“电脑部落”团队的“魔法地图”产品获取湖北省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三等奖、荆门市创业大赛一等奖,并入浙江省创业项目百强。

5.1.4 特殊人才

王书睿、宋吼祥同学酷爱日语,在导师的引导下,通过了日语N1级水平考试,并做了大量的日语动画片的翻译工作;陈水鹏同学喜欢管理工作,导师鼓励他自学管理课程,最后顺利考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李松平专业水平一般,但是担任两任学生会主席,大量参与社会实践,实习期间,担任尚学堂湖北省市场经理,实习期月收入达到18000元等等。

5.2 相关经验

总结起来,该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实践取得了如下经验:

(1)尊重与疏通。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必须得到尊重和引导,没有必要死死绑在专业学习上,让他们的激情和理想得到释放,助推集体和个人其他方面的发展。

(2)对学生的学业阶段划分。学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学业导师因时施导、因人施导、系统规划。经统计与对比,学生迷茫、被动、徘徊期普遍缩短7.5个月。

(3)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业档案。学生学业的发展由自己选择,学业导师为学生的长短期目标和任务进行建档,不断地督促、回访、更新和反馈,让学生感觉到细微的关心,感觉到任务和压力。

(4)定期沙龙活动。学业导师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定期邀请高年级学生、外专业师生、企业人士举办沙龙活动,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丰富生活,实现心灵的碰撞。

(5)对接每个学生的学业特性需求。只要是学生提出的学业特殊需求,导师都尽力地满足或指明方向。黄单峰同学喜欢吉他,导师搭桥与艺术学院老师交上朋友;黄诚同学酷爱游戏,导师引导他专研游戏策划、设计与开发技术;专业冒尖早的同学想提前实践,导师为他们寻找附近的企业去兼职实习等等。

5.3 下一步改进计划

在该校四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工作相对粗糙、理论基础不足、对学生心理规律了解不细致等。为此,班主任学业导师制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学业导师制顶层设计,优化学业档案目标反馈系统,使其更加灵活,能够适用每一位学生。

(2)更加深入地做好学生访谈工作,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以便更好地因人施导。

(3)加强学业氛围建设。

(4)不断对外交流,获取更多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经验。

6 总结与展望

学业导师制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新探索,扬长避短,即为班主任提供了施展专长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通过对荆楚理工学院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完整实践,笔者团队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但是与预想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以后将本着探索、研究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态度,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推进学业导师制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李桃桃.地方本科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4):41-42.

[3] 杜智萍.19 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1-182.

[4] 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5]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和振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2):172-174.

[7] 杜联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现状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2015.5(5):27-29.

[8] 杜聯合.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及思考[J].大学教育,2015.10(10):64-66.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