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拿什么同时成就了牛顿和自己?

2018-07-31 09:55景素奇
领导文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哈雷牛津大学天文台

景素奇

哈雷,不只是一颗彗星

1656年出生的哈雷,1673年进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数学系。20岁毕业后,比比尔·盖茨早三百多年就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跑去南大西洋圣赫勒纳岛建立了南半球第一个天文台。在那里,哈雷绘制了载有341颗恒星精确位置的南天星表,弥补了天文学只有北天星表的不足。正是这个贡献,当时才22岁的哈雷被选为皇家学会成员,并荣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

1704年,48岁的哈雷晋升为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1705年,他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书中阐述了1337-1698年出现的24颗彗星运行轨道,并准确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1718年,52岁的哈雷发表了恒星有空间运动的资料,首次提出恒星也是运动的。

研读哈雷的人生,发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痴迷地执着,令他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同时还有一特点,洒脱。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在哈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交互进行。

超乎寻常的执着精神

哈雷的执着,超乎寻常,正是哈雷的执着,才有如此的成就。

哈雷的执着体现在与另一位伟人牛顿的合作,支持资助其出版《原理》。说来奇怪,竟是一次偶然的打赌,刺激了哈雷的执着,并成就了此书。

1683年,一次哈雷、胡克(胡克定律的发现者)和雷恩(天文学家)在伦敦吃饭,突然间谈话内容转向天体运动,讨论起行星往往倾向于以一种特殊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话题。雷恩慷慨地提出:要是他们中间谁能找到答案,他愿意给他发奖。为此哈雷着了迷。1684年8月,哈雷自行前往剑桥大学,径直拜访已成名的数学教授艾萨克·牛顿。哈雷请教道:“要是太阳的引力与行星离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行星运行的曲线会是什么样的?”牛顿马上回答说:会是一个椭圆,并且自己已计算过。哈雷马上提出要牛顿的计算材料。但牛顿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在哈雷敦促之下,牛顿答应再算一遍。这一动笔不得了,唤醒了牛顿的数学天赋。有两年时间,牛顿闭门不出,精心思考,涂涂画画,扩大了对天体学的研究,最后拿出了他的旷世杰作:《原理》。并且,哈雷自费为牛顿出版了这本书。

然而,这本书的诞生过程绝非这么简单。从这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我们能看到哈雷的执着与坚韧。

先是剑桥大学发生了财政危机,无法按约定为牛顿的书稿出版结账。接着,因为这部书中的一些观点,牛顿与其他权威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牛顿不耐烦了,他厌倦了这个冗长的写作计划,他想到了放弃。更加不幸的是,哈雷的父亲恰于此时过世,哈雷因继承问题诉讼缠身,无论财力还是精力都大受影响。眼看着出书计划将搁浅,但哈雷的执着超出想象,他一定要将牛顿这部著作展现在世人面前。

哈雷在剑桥与牛津之间奔波,协调牛顿与其他权威的矛盾。哈雷也在牛顿与出版商之间奔波,将页面设计反复修改,直到牛顿与出版商双方都满意为止。哈雷还在亲朋好友与各种机构之间奔波,并不富裕的他开始四处举债,支持《原理》出版。

经过哈雷28个月的执着和努力,震撼世界的《原理》终于面世了!

喧闹中,哈雷却默默转向幕后,一面还债,一面重新研究起他的彗星。

失而能得的洒脱放弃

哈雷一方面执着,醉心于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又非常洒脱,该放手时就放手。人生在收放之间释放出很大的弹性宽度。

第一次放弃,放弃即将到手的牛津学位

若没有这次放弃,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南天星表的创建者,就不是哈雷了。哈雷放弃了牛津大学的学士学位,两年后因巨大的成就得到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再后来得到了博士学位,并最终成为了牛津大学的教授。尽管在争取成为牛津大学教授的过程中,他意外遇到了牛頓居然不支持他的小插曲,但最终还是如愿了。

第二次放弃,放弃天文台长助理美差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John Flamsteed),当时正在筹备格林尼治天文台,就找到牛津大学去选助手(也就是现在的校招),当时正上大二的哈雷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从此逐渐成为公众的焦点。天文台建设得很顺利,一切看起来相当不错。可是随着时间推移,Flamsteed和哈雷的性格根本合不到一块儿。最后两人的矛盾简直不可调和,于是哈雷果断辞职,洒脱地放弃大家都十分艳羡的工作。如果没有这次放弃,也许就没有哈雷彗星的发现,也许就没有《原理》一书的出版。所以,有时放弃,才能得到,甚至得到更多。哈雷放弃了天文台长助理的职位,后来反而得到了天文台台长的职务。

第三次放弃,放弃出版《原理》应得功名

在《原理》出版后,对牛顿和对哈雷都是一件大事。但哈雷为此付出了28个月的代价,付出的是出版该书的各项费用,但该书并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哈雷没有计较名利,没有沉醉在鸿篇巨著出版的喜悦之中,更没有试图利用该书的出版,赚取自己的名利,而是转身投入到彗星的观察研究之中。正是这种洒脱的放弃,才有了后来的彗星周期运动规律的发现。所以,放弃是为了更全力以赴的执着。

第四次放弃,放弃科学转型管理

当然,哈雷最后一次放弃是他1720年做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后,直到去世的22年时间没有任何学术发表,在转型中一心一意执着地做好一个管理者。哈雷的洒脱,是一种克服人性贪婪的品质。人只有战胜自己的贪婪,才能洒脱。哈雷为牛顿出版《原理》付出那么多,然而当竞选牛津大学天文学教授时,竟没有得到牛顿的支持而落选。但哈雷只是不悦,也没有更多抱怨,仍在自己天文学里研究。假若哈雷为此耿耿于怀,哪还有心情再研究学问,并名垂青史?所以,洒脱也是放得下一切,为自认为值得做的目标冲锋。

也正是哈雷的执着和洒脱,才有了人们的对他的爱戴。现在,人们(尤其在西方)谈到哈雷,习惯性地不直呼其名,而是叫他“彗星男(The Comet Man)”。当然,在其他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哈雷还是“潮汐王子(Prince of Tides)”“地球物理学之父(Father of Geophysics)”等等。试问,哪个科学家能享有如此多带有温度的绰号呢?

(摘自《中外管理》)

猜你喜欢
哈雷牛津大学天文台
Don’t Show Off In Public
天文台就该这么看
哈雷与彗星的故事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天文台
哈雷奶奶: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欧米茄超霸系列月相至臻天文台表
“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