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多模态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启示

2018-07-31 09:20陈维玲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多模态双语教学有效性

陈维玲

摘 要 多媒体及异质载体时代的到来将多模态化引入语言学界,针对话语的多模态特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从话语的多模态化入手,探析其特征,并以一则广告为语料,讨论话语多模态在扩展语义,扩大解释空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阐述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有效性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多模态 语义扩展 解释空间 双语教学 有效性

由今溯古,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的积累与进步,首先得益于语言信息的可传递性。尽管语言有如此“神通广大”的能力,它的不足之处也不容忽略。《庄子·天道》云:“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1]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注意到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和它的某些局限性。语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符号资源,在联系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大众交际方式不断涌现,联系的构建也愈来愈依赖各种符号资源的整合。通过话语多模态特征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语言系统在角色间的沟通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其他符号系统诸如图形、音频、动画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精确地解读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进而发现多模态的应用在现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对提高多元读写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有效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话语的多模态特征

多模态也称多符号,指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2]概而言之,话语的多模态性是指大众在口头或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交际符号的多样性。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尽管语言之于交际如此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就是唯一的交际工具。在多数情况下,各种符号资源各有千秋,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传媒和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交际方式,人们经常同时使用多种符号工具来表达意义或传递信息,多模态话语特征日渐凸显。在书本、广告、报纸、电子媒体等方面,图像正替代语言成为主要的意义构建资源,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意义的构建往往通过多样的文化载体来体现,视听动态图像逐渐取代静态文本来传递信息。比如借助于多媒体的QQ视频聊天,交际双方处于可视状态,既能用语音聊天,也可以通过键盘打出文字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伴随表情,姿态等其他元素,使得交流更快捷更准确。语言的使用,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总是不可避免地由多种交际模式构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多模态性是所有话语共有、固有的特征。

虽然对话语多模态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但不可否认的是,话语的多模态性并非一个新现象,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书法等诸多文化作品,常常是多种模态并存,诗中有画,画中题诗,题词,题字,借以更好地研究诗学与书画艺术的完美交融。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3]从这一说法中不难看出诗学与书画艺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联系的,在艺术层面上的体现就是彼此间是相通的、互补的。无论是“诗”也好,“画”也罢,都是要凭借一定的外部媒介与内在的情感的指引下,才能实现彼此相融,彼此渗透的效果,“声图并茂”地发挥出它的强大作用。但是诗与画也存在着无法契合的差異。诗歌中的画不能产生绘画中的画,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我们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想象等手段进一步加工完成的。我们根据诗中的措辞形貌,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高仿”的画卷,来实现我们对诗的解构。不难看出,话语的多模态现象绝不是一时一地的“新物”,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连续性。

2 多模态特征在广告中的展现

当今社会广告异常普遍,有广而告之的意蕴,因而成为产品宣传的主要形式。广告的形式和内容集语言、文字、数字图片、色彩色调、空间、图像等于一体,是内涵非常丰富的复合话语,具有多模态性。[4]本文将以一则广告为语料来分析话语多模态性在扩展语义,扩大解释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

2.1 案例再现

农夫山泉推出的一款名曰“东方树叶”的饮品及其吸引眼球。从概念本身来说, “东方树叶”一反过去饮料行业的常规,在整体格调低下的中国营销市场另辟蹊径,走了高雅的文艺路线。“东方树叶”的整体包装犹如一件艺术品,但没有仅仅将这种形象停留在浅层的包装上,还深入挖掘了茶文化本身的内涵。“1610年中国茶叶乘着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漂洋过海,饮茶之风迅速传遍欧洲大陆。因一时不知如何命名,且其来自神秘的东方,故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当广告呈现出这个名字时,就彰显了它的与众不同。最后,广告中的画外音也多少起到了传播茶文化,弘扬东方文化的作用,如“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等。[5]

2.2 广告多模态特征分析

广告是一种集语言文字、数字图片、色彩色调、声音图像等各种符号资源系统于一体的典型多模态文本。“东方树叶”的广告由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彼此协作生成。每种模态都有自己的意义呈现方式,图像简洁传神,画外音极有感染力,文字阐述明确具体。如果只有一种模态,观众无法知道广告的具体信息,只有多模态共同作用,观众才能理解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

“东方树叶”宣传的成功之处无外乎“创新”二字,而它的创新则是借助了多模态的使用,多模态必然超越单一模式化,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东方树叶”本身仅是一种茶饮而已,但一经设计,并在话语多模态的共同作用下,它的丰富内涵就得到了观众各式各样的解读,对其的解释空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茶饮而已,“东方树叶”给观众的印象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意义得到极大的扩展。

3 多模态特征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较之语言,图像是更快捷的意义构建模式,因为语言呈线性结构,在认知取向上总是按照把线性的符号组织成短语,短语组织成句子的规律,而图像则是基于整体的完型感知。故而图像比语言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容易记忆。[6]由此可以看出,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对图像、声音、色彩、空间、动作等多模态话语的理解提上日程。

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话语的多模态特征能更好地、更全面地调动人们的各个感官,而这在教学中是异常重要的一环。多种媒体信息教学法可达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机能区作用,相比以往单一媒体信息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

以英语学习为例,“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so easy”,这则广告可谓家喻户晓,点读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话语的多模态特征,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学好英语,原因在于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它调动了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动手能力,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效能,促使孩子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習中去。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环境,例如:光、声影、色、图等交互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个性,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识字课上,双语老师完全可以破除“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例如学习“喜、怒、哀、乐”这四个字,教师可以先用投影仪和显示器展示“喜、怒、哀、乐”的图片,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几段“喜、怒、哀、乐”的音频和视频,最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情表演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把单纯的汉字学习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辨识度,可以快捷、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汉字,极大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多模态教学方式具备绝对的优势,必将会给现代化双语教学指明前进方向,使双语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模态使用的越多越好,过犹不及,因此应科学地将多模态恰当结合运用于双语教学中。那么双语教师就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多模态教学的理论素养,并通过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遵循教学模态选择的最优化原则,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最佳教学效果;引导学生通过接触多模态话语,从语言、图像、音乐、图表、颜色等多种渠道了解所学知识,以适应文化多元化和语言多样化的趋势,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多模态手段,呈现和交流所思所想,培养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

4 结束语

近年来,多模态话语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同时多模态语言教学,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也引起广泛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加快“民汉兼通”的步伐,双语教师要充分开发多模态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吴文渊.多模态视野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模式.教师,2013(5).

[3] 史月梅.北京诗学与书画艺术的交融历程.南开大学,2011.

[4]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中国外语,2009.1(6).

[5] 悉星.东方树叶,眼前一亮的茶饮料.广告主市场观察,2012(3).

[6]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中国外语,2009.1(6).

猜你喜欢
多模态双语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