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018-07-31 09:20程童徐吉辉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公安院校调查

程童 徐吉辉

摘 要 通过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而为公安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针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整体角度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人才利用率低,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率低的影响因素多样化,我国公安院校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毕业生 就业现状 调查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1 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

1.1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当前,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大,就业率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专业的人才资源利用率低。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深入了解到这些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后的思想动态,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上的考量,了解到他们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状况,进而分析出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他们对自身专业的观点和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其他学生提供有利的就业指导,为公安院校的后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公安院校是我国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众多的公安人才,满足公安机构的人才需求,提高公安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1]然而由于近年来,公安机构的人才招聘采用公务员考试的形式,这加大了公安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公安院校的发展前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可以深入开展相关的分析研究,为公安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1.2 调查问卷的规划设计

问卷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第二部分是影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第三部分是关于这些学生对公安院校教育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收集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一些就业状况,分析出选择公安行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找出未从事公安行业的毕业生,对他们性别、自身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或者职业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他们的就业倾向,及其对于所学知识的利用效率。问卷的第二部分是整个问卷的一个重点环节,主要是针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2015~2017三年的毕业生,了解影响他们择业的因素,进而为公安院校后续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问卷的第三部分目的是通过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感知,为公安院校教育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2]

2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2015~2017三年毕业生共5980名,本次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收到有效问卷9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40%。

2.1 就业总体满意度状况的调查分析

从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毕业生群体中抽取的924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75.1%的学生对于他们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而对自身目前职业满意占8.3%,相对满意的群体占据11.6%,而有5.0%的人群表示一般,见图1。

图2为毕业生就业相关度对比图,由图2知,毕业之后从事的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学生仅仅只占3.2%,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占据65.5%,从事的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不相关的群体占据31.3%。通过详细的分析了解发现,那些对自身职业不满意的群体,他们大多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或者与自身的专业相关。这些学生在院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和今后的职业都有美好的憧憬,然而毕业之后,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或者行业进入难度大,他们不得不去选择那些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者不相关的行业,这与他们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愿望是不相符的,所以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较低。[3]那些从事的职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毕业生,虽然实现了自身的职业规划,但因薪资、工作岗位等与期望存在差距,因此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也不高。

2.2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有96.8%的毕业生,自身的专业与所从事的行业不完全对口,而选择从事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职业或者从事不对口职业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包括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见表1。具体来说,一方面,与他们专业完全对口的行业,几乎都是属于公安体系的,而我国当前公安体系的人员招聘已经归属于公务考试的范畴中,这就使得与他们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竞争非常激烈,公务员考核的难度较大。并且对于公安行业来说,属于国家机关,国家和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比较严格,职业的一些限制性因素较大,这进一步影响了学生职业的选择。[4]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较多,影响了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他们一旦进入到公安体系中工作,就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而这些专业知识在他们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获取,所以,院校是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换句话说就是入警者主要得益于院校教育赋予他们的专业素养,院校教育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此外,那些专业成绩优异者更容易就业,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容易被接纳和肯定。

根据表1的数据中有6个最重要并且与毕业生就业质量关系最大,以下将其单独列出为表2。

2.3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意见反馈

从回收的924份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87%的学生对于院校的发展或者公安行业的人才招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公安体系的人才储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具体来说,在调查问卷中,这些毕业生提出的意见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这些毕业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情况,以及自己的社会阅历,对于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意见,指出学院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体能和警务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学生的專业素养,而且建议院校要拓宽就业市场,扩大学生的就业覆盖面,加强创业教育服务。[5]第二部分是针对公安体系来说,这些毕业生认为,我国的公安机构要加强与公安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人才定向输入和培养的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人才的浪费。

3 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主要结论

3.1 总体入警就业水平低于期望

通过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从事的职业与自身专业完全对口的群体所占比例较低。而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其他的行业求职,或者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一些行业或者职业,这就使得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较低,人才的利用效率低,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于我国公安院校来说,院校在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大批的公安人才,满足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毕业生从事公安行业的人员较少,大都选择服务、建筑等行业。因此,我国的公安院校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丰富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和内容,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进而扩大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覆盖面,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6]

3.2 公安院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不适应

公安院校是为国家警察部队培育专门的警察队伍的特殊机构,具有明确的市场定向,从开始招生时,就已经考虑今后就业情况。按照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因此,公安院校毕业生具有职业或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理论,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公安院校毕业生在校时具有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毕业前就有了岗位职业能力的积蓄,使高职毕业生在岗位职业能力储备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然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国的公安教育院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重视不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同时,公安院校与我国的公安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落不到实处。因此,公安院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不适应,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3.3 政府人才招聘模式對入警率造成一定影响

顾名思义,公安院校就是为我国的公安体系培养输送人才的教育院校,是警务人才的重要储备基地,教育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极强,对于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然而通过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低,换句话说就是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或者职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其中社会层面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对于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人才招聘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在社会上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形式去择优录取。[7]这种人才招聘模式的出现,吸引了社会上众多的人才,每年参与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众多,然而政府招聘的人数有限,这就使得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众多公安院校毕业生对于进入公安体系望而却步,尽管他们对于进入公安体系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严酷的竞争态势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观念,影响了学生的入警率。

4 提高就业满意度和相关度较低的措施

4.1 拓宽学生知识面

目前,政法岗位招录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其他普通公务员一样,都是只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这两个科目的考试,都是能力型考试而非知识型考试,考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理计算和综合分析等能力,公安院校学生入校后,学习最多的是法律知识和公安业务技能,对公务员考试内容较为生疏,特别是申论写作能力较低,而学生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提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各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师资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培训,这是造成学生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公安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务员考试培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2 加强就业指导

随着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强,招警岗位大多数面向公安基层,即县级以下乡、镇派出所,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或艰苦的岗位上去,而是喜欢留在大城市或“更高”起点的岗位上,这也就造成城市人民警察招考岗位竞争压力大,基层警力不足的状况。因此,我国的公安院校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8]

5 结语

通过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而为公安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公安院校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对于公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甚理想,人才资源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避免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陶晓芳.论当前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7.4(37):327-329.

[2] 崔睿.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证研究[J/OL].现代交际:1-2[2018-02-07].

[3] 杨首妹.公安专业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7(2):275.

[4] 刘翔,刘磊.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J].沈阳干部学刊,2015.17(3):51-52.

[5] 李莉.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探析[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24(5):125-128.

[6] 陈明勇,陈明珍.新形势下促进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5):9-12.

[7] 顾昊南.公安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5):16-19.

[8] 张国良.从就业流向与就业质量视角谈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49-53.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公安院校调查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