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止泻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肠炎临床观察

2018-08-01 06:45廖芳莲蔡嘉宏
新中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葛根肠炎腹痛

廖芳莲,蔡嘉宏

中山市大涌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6

急性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多因患者食用生冷、不干净或刺激性食物所致,病情轻者可见发热、呕吐及腹痛,重者则可诱发心血管或肝肾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西医治疗以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当存在肠道感染时,根据不同致病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急性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通过辨证分型,选取适宜的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近远期疗效[1]。笔者采用葛根止泻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肠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5~61岁,平均(40.16±11.36) 岁;病程13~96 h,平均(40.23±13.27)h。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3~61岁,平均(40.32±9.69)岁;病程12~108 h,平均(40.52±12.43)h。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及以上,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大便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数15个以上;②既往无慢性感染病史,无滥用抗感染药物史;③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恶臭,甚至带黏液、脓血,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1.3 排除标准 ①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③由伤寒、菌痢等特殊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者;④化学品和药物中毒者;⑤食物过敏者;⑥大便培养无霍乱弧菌。

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饮食调理、补液、止吐及止痛等基础治疗。

2.1 对照组 给予利福昔明片(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1 g)治疗,口服,每天4次,每次2片。

2.2 治疗组 给予葛根止泻汤联合针刺治疗。①葛根止泻汤组方:葛根15 g,茯苓12 g,荷叶10 g,法半夏、竹茹各9 g,扁豆皮、金银花、马齿苋各8 g,黄连、黄芩、木香各5 g。每天1剂,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减,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服用。②针刺足三里,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针刺神阙,针前认真消毒,进针点选在脐窝下边缘中点与腹壁皮肤成角处,进针方向斜向脐下腹壁肌层内刺入,深1.5 cm~2.5 cm,勿透入腹腔,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进针后行针2~3 min,留针20 min;点刺双侧少商及商阳,不留针。

2组均连续治疗5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②记录2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以及腹痛症状积分情况。大便次数:每天2次或少于2次记0分;每天3~5次记2分;每天6~10次记4分;每天超过10次记6分。大便性状:大便成形记0分;大便稀溏不成形记2分;大便水粪夹杂记4分;大便纯稀水记6分。腹痛:无腹痛记0分;轻微腹痛记2分;中等痛或胀痛记4分;疼痛剧烈或绞痛记6分。③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等症状消失,每天大便次数少于2次且大便成形;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每天大便次数3~5次,大便稀溏不成形;无效:症状未见任何缓解,每天大便次数大于5次,大便纯稀水。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3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积分比较(±s)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积分比较(±s)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大便次数 大便性状 腹痛治疗组对照组4444治疗前4.80±0.814.81±0.83治疗后0.76±0.20①②1.70±0.25①治疗前4.73±0.944.75±0.92治疗后0.70±0.12①②1.85±0.30①治疗前4.53±1.024.54±1.05治疗后0.82±0.21①②1.55±0.33①

4.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组均有1例出现轻微皮肤红疹的症状,停药之后均自行恢复,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5 讨论

急性肠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型腹泻,患者的一般状况良好,但每天大便在3~5次或以上,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大多数肠炎是感染细菌或病毒等病菌后引起,导致肠炎的病菌种类繁多,其中以病毒最为多见,如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针对急性肠炎实施治疗,必须针对具体病因,予以对症治疗。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则予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则需要积极治疗相关原发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

中医学认为,急性肠炎属于泄泻范畴,发病机制为饮食不节或饮食过量,伤及脾胃肠,化生湿热之邪,致脾运化失常,胃失和降,肠道失司,发为泄泻。湿热泻是泄泻的一个类型,临床表现为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中医学认为,引发湿热泻的主要原因为湿邪。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升清为主,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脾不升清、水谷不化,浊气并走于大肠内,则出现腹泻症状。因此,临床治疗湿热泻需以清热利湿为主。

本研究使用的葛根止泻汤是由葛根芩连汤加减化裁而来,源自《伤寒论》,书中明确指出:“外感表证时,需解表”,与夏秋季湿热证腹泻病机相似。方中葛根性味辛平,可起透邪解肌之效,也能升发中焦清阳之气,起到止泻作用,为君药;黄连与黄芩可厚肠止泻、清热燥湿,为臣药。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作用;金银花、荷叶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暑,利湿解毒,醒脾和中的功效;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和中;法半夏理气降逆;竹茹益气止吐;扁豆皮渗湿止泻;马齿苋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渗湿止泻之效[2~3]。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针刺之可调理胃肠;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针刺可调节大肠功能,促进糟粕排出;针刺神阙穴具有健脾化滞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腹痛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止泻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肠炎疗效满意,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葛根肠炎腹痛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