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退热散熏洗治疗成人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2018-08-01 06:45杨雨竹高强余红
新中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疏风外感熏洗

杨雨竹,高强,余红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33

外感发热是指机体感受了六淫之邪或瘟热疫毒之气,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调,出现了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以面赤、恶寒、脉数、烦躁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症[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提出外邪存在的位置在肌体表面,可以用足浴熏蒸、温浴等方法发汗解表[2]。临床中,笔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疏风退热散熏洗治疗成人外感发热,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门急诊外感发热患者600例,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4例,男158例,女136例;平均年龄(39.75±10.34)岁;体温37.6℃~39.1℃,平均(38.36±0.09)℃,其中低热型95例、中热型99例、高热型100例;发病时间16.5~21.9 h,平均(19.20±2.78)h。治疗组306例,男162例,女144例;平均年龄(39.77±8.24)岁;腋温 37.3℃~39.3℃,平均(38.57±0.35)℃,其中低热型97例、中热型94例、高热型115例;发病时间15.5~23 h,平均(19.68±4.46)h。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体温、临床分型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西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标准,西医症状及体征[3]: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鼻黏膜充血、有分泌物、咽部充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医诊断符合“外感发热”标准,中医症状及体征[4]: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口干、舌红、脉数、有感受外邪病史。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发热时腋温为37.5℃~40.9℃,分为低热型(<38℃)、中热型(38℃~39℃)、高热型(39℃~40℃);④病程≤3天。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②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患者及精神病患者;③下肢皮肤感染或溃疡者;④对疏风退热散中药过敏者;⑤不耐受热源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①腋温37.5℃~38.5℃,予对症治疗及发热常规护理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洗汗液、酒精擦拭退热)等[5]。②腋温38.5℃~40.9℃,在对症治疗及发热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赖氨匹林(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13442)0.9 g加入0.9%生理盐水4 mL肌注。患者在院期间责任护士测量腋温,测量前擦干受试者腋窝汗液,测量时间至少5 min;患者离院后腋温由患者自行测量,责任护士交代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腋温的正确方法,并按时电话回访收集患者腋温、症状等数据。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风退热散(由荆芥、麻黄、桂枝、紫苏叶、青蒿、薄荷等组成,批号:20170803)中药熏洗双足,每次1包,每天2~3次,疗程3天。操作:将1包成人疏风退热散溶于2500 mL温水加盖煮沸后再中火煲10~15 min,将煎好的熏洗剂趁热倾入木桶中,桶内置1只小木凳,略高出药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足于桶内小木凳上,熏洗过程中用大毛巾包裹桶口及腿,利用蒸汽进行熏蒸。待熏洗剂水温降至适宜时,再泡足15~20 min。熏洗完毕后,用干毛巾擦干双足,及时擦干汗液及补充适宜水分,避免受凉。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1h、2h、4h、6h、8 h的腋温变化;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治疗后发热恶寒、鼻塞、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头痛、咳嗽等症状改善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临床痊愈:用药4~28 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37℃,不再回升);显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有效:用药48~72 h体温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 h以上体温不降,病情进展者。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0.0%、82.0%,对照组分别41.2%、73.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不同时间点腋温比较 见表2。治疗后4h、8 h,治疗组患者腋温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30 min、1h、2h、6 h等时点,2组患者腋温变化情况大体相当(P>0.05)。

4.4 2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时间出现较早,体温开始下降时间平均为(4.12±0.79)h,对照组为(5.01±0.77)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5 不良反应 研究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2组患者心率、呼吸平稳,体温控制良好。治疗组患者熏洗后无皮肤过敏现象。

5 讨论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急症,中医学认为其多由感受六淫、疫毒之邪,由口鼻皮毛入里,正邪相争,阴阳失调,阳盛则热。临床表现以体温升高、面红、身热、口干、舌红、脉数等症为特征。治疗上多以抗生素为主,并配合解表类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对于高热(体温≥38.5℃)的病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可选择赖氨匹林肌注、布洛芬口服治疗。机体发热是由于阳气被遏、热量不能随汗而解,而用中药熏洗可以发汗解表[2],实现物理降温及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微循环发挥解肌退热的效果[7]。本次观察中,应用具有疏风、宣肺、解表、退热功效的疏风退热散,由荆芥、麻黄、桂枝、紫苏叶、青蒿、薄荷组成。方中荆芥为发汗,解热,能镇痰、祛风、凉血;麻黄可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桂枝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紫苏叶发散表寒,开宣肺气;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薄荷辛凉发汗解热。熏洗可使药力通过刺激足底涌泉等穴位,达到疏通阳气、宣发泄泻之效,发挥其退热之功效[8],能有效改善除发热外的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头痛、咳嗽等症状。本次观察结果显示,疏风退热散熏洗治疗成人外感发热,能明显缩短降温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副作用,且简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腋温比较(±s) ℃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腋温比较(±s) ℃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n 294306治疗前38.36±0.0938.57±0.35-1.7850.091疗后30 m i n 38.42±0.2238.56±0.37-1.0190.322疗后1 h 38.00±0.0037.92±0.181.3500.194疗后2 h 38.00±0.1037.90±0.213.0000.080疗后4 h 38.00±0.0137.70±0.263.6740.002疗后6 h 38.01±0.2837.89±0.540.6180.545疗后8 h 37.79±0.1137.51±0.332.4680.024

猜你喜欢
疏风外感熏洗
聊聊疏风解毒胶囊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疏风升阳治失眠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