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贝缩宫素、催产素、麦角新碱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2018-08-01 06:05史燕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卡贝缩麦角催产素

史燕红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数据显示,产后出血在我国产妇中的发生率约为3%,其致死率约为0.5%。近年来,随着我国瘢痕子宫产妇和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3]。因此,临床上应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催产素、卡贝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均是临床上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常用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和比较用卡贝缩宫素、催产素、麦角新碱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这120例产妇均进行自然分娩。其中,排除有产后出血史、所孕胎儿为巨大儿及产程延长的产妇,排除因子宫破裂、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胎盘早剥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排除对卡贝缩宫素、催产素、麦角新碱过敏的产妇。将这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催产素组和麦角新碱组,每组各有30例产妇。卡贝缩宫素组产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55±3.26)岁;其孕周为35~40周,平均孕周为(38.26±1.53)周;其中,有初产妇21例,有经产妇9例。催产素组产妇的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8.81±3.17)岁;其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37±1.45)周;其中,有初产妇22例,有经产妇8例。麦角新碱组产妇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8.55±3.29)岁;其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8.53±1.40)周;其中,有初产妇23例,有经产妇7例。三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卡贝缩宫素组产妇注射卡贝缩宫素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方法是:在产妇将胎盘娩出后,用100 μg的卡贝缩宫素缓慢地对其进行肌内注射。为催产素组产妇注射催产素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方法是:在产妇将胎盘娩出后,用20 U的催产素对其进行肌内注射。为麦角新碱组产妇注射麦角新碱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方法是:在产妇将胎盘娩出后,用0.2 mg的麦角新碱对其进行肌内注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升高等)的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h内的出血量

麦角新碱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和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卡贝缩宫素组产妇和催产素组产妇(P<0.05)。卡贝缩宫素组产妇与催产素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ml,±s)

表1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ml,±s)

注:a卡贝缩宫素组与麦角新碱组相比;b催产素组与麦角新碱组相比;c卡贝缩宫素组与催产素组相比。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内的出血量 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麦角新碱组 30 120.15±31.26 190.48±20.35卡贝缩宫素组 30 180.36±33.74 387.51±40.79催产素组 30 185.14±32.65 385.38±44.43 t值a 7.1699 18.2681 P值a <0.05 <0.05 t值b 7.7875 18.0258 P值b <0.05 <0.05 t值c 0.5576 0.4002 P值c >0.05 >0.05

2.2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麦角新碱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卡贝缩宫素组产妇和催产素组产妇(P<0.05)。卡贝缩宫素组产妇与催产素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三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的24 h内其阴道的出血量超过500 ml。自2016年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来,我国产妇的数量不断增多,致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其中因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占产后出血产妇总数的70%以上[6]。在产妇分娩后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其子宫收缩的能力,是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催产素、卡贝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均是临床上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常用药。卡贝缩宫素能与子宫平滑肌的催产素受体相结合,使子宫出现节律性的收缩,从而可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子宫的张力,进而可起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催产素是一种肽类激素。该药可刺激产妇的乳腺分泌乳汁,促进其子宫平滑肌收缩。麦角新碱可选择性地刺激产妇的子宫平滑肌,提高其子宫平滑肌和子宫颈的兴奋性,增强其子宫收缩的能力,改善其宫收缩乏力的症状[7-9]。该药的药效较强,药效持续的时间较长,且引发的不良反应的较少。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卡贝缩宫素和催产素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相比,用麦角新碱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效果更好,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卡贝缩麦角催产素
卡贝缩宫素在安徽某猪场分娩助产试验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卡贝缩宫素配合宫腔水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猫与狗谁更爱你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给予卡贝缩宫素预防出血的临床研究
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