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制度治党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018-08-02 10:17贾志军
祖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制度治党政治生态改革

摘要:制度治党,是我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也是净化我党政治生态的根本出路。通过制度建设治党,是我党在治黨的实践路上不断探索形成的历史经验总结。要深化制度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加强我党的政治体制改革,一要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改革,二要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三要积极推进党内监督机制改革,四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关键词:制度治党 政治生态 改革

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从严一词直观的奠定了我们党建设的基调。制度治党,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党方面继续坚持的道路方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此我党的制度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高度。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使制度治党更加深入人心,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党深化制度建设,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为深化制度治党提供新的指引。

一、制度治党,是我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要通过制度来治理我党,他反复点明了要将我党的政治生活建立在符合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上。作为一个政党,党获得执政权以后,如何通过制度来建党治党,确保党的执政能力可持续,这是关系到这个党能否具有生命力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而制度问题一直是我党执政过程中贯穿全局的关键性问题,是引导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进的重要问题。具备足够的制度意识,是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思想得以净化的重要保证。

事实上,早在延安革命的时候,制度问题就已经被当时的共产党人提及,虽然那时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没有确立起来。当时黄炎培访问延安时曾向毛泽东提出走什么路才能谨防政治懈怠,重振政治力量,毛泽东则明确回答了这种新路子就是“民主”。事实上,毛泽东所讲的民主不仅仅局限在思想作风方面,更为关键的在于它反映出一种制度。

毛泽东曾经在革命的路上找到了制度建设这条科学的新路,但遗憾的是,当时未能够引领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建设下去,也未能使我党执政以后关于保证党政治生活民主化、制度化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20世纪50年代的后期直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我党道路频频受到“拦路石”,国家道路颇受困境,其中一个最为本质的原因就是对制度的不坚定。如果党内的制度意识不充分,就会出现权力过度集中化、党政不明晰、政企不分开、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等弊病,从而使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成为虚设。在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党实践过程中的历史经验,重新紧抓制度建设,提出了制度建党的重要论断,从思想高度促进了我党执政地位的长期保持和党执政下的党群民主、社会民主得以持续,保证了我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自邓小平重提制度建设以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也都站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活的高度,坚持以制度来治党,使我党的政治生态得以维持。

从我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制度在治理党和国家中起到根本性与长远性的作用,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将制度建设置于充分的高度。当然,习近平也指出,目前我们党的制度还尚未成熟,未来以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为此,必须坚持制度治党,提升党的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证我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进一步深化制度治国与制度治党之间的内在联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

二、深化制度治党,是净化我党政治生态的有力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提出要净化党内的生态环境。深化制度治党,就要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类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2015年初期,习近平提出了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任务,在“两会”中再次强调,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才优良。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都非常容易受到污染,且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而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2016年年初,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面中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只有深化制度治党,才能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改善政治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精辟论断都值得深入许仙,将深化制度治党作为我党政治生态的有力武器。

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之家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个生态联动,是政治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主要包括政治内生态和政治外生态,政治内生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动,政治外生态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动。政治内生态是否健康是决定党的地位的核心要素,直接制约和影响广大党员干部,对其他社会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实践经验表明,净化我党政治生态就必须深化制度治党,制度是净化我党政治生态的基本保障,也是我党政治生态的有力武器。制度是一种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的政策,更是一种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制约性的政策。深化制度治党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党员潜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取利益。如果缺乏制度约束,必然会助长不正之风,导致部分党员经不起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进而滋生腐败。我党只有深化制度改革,坚持制度治党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和政治纪律,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净化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同时反腐败,不断净化我党政治生态环境,正确认识党纪与法律的关系,全面净化党内生态环境。党纪与法律之间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重合的,两者都离不开国家法律的支撑或党的纪律的保障。

把党纪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纪律作为我党全体党员不可逾越的红线。法律与纪律对领导干讲,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法律是法治的重器,党纪是纪律的武器。我党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要利用铁的纪律来组织。如果混淆了法律与纪律,就会出现很多不正常的案例和现象。只有牢固法律意识,强化纪律意识,深化制度治党,才能净化政治生态,打造一支铁的队伍。同时,正确处理激励与监督的关系,凸显制度治党在净化政治生态的常态,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

三、深化制度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

深化制度治党,关键是在于“治”,而基础则在于“制度”。不管是“治理”是否执行有力,还是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党内民主永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核心特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实现深化制度治党,净化我党政治生态,应从以下四个层面加强我党的政治体制改革。

(一)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对“一把手”领导权利监督与约束再次强化

以史为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揭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注重并控制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而造成的种种不良影响。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党大力打击腐败官员以确保党员队伍的清正廉洁,但从被揭露的有腐败问题的官员阶层来看,曾為“一把手”的官员人数竟然高达80%以上。这一数据鲜明的警示我们党必须重视起权力过度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出我们党在全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完善权力约束和监督体系,并着重指出了强化对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则明确规定党员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的行为约束。通过深入贯彻执行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必然能将权力从领导干部手中解放出来,能有效遏制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净化党内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态。

(二)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的持续加强,全面推进落实党务公开

一个政党的最大生命力在于党内民主的推行,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党务公开工作,才能防止权力滥用、防止滋生腐败。党内民主制度是从严治党最基础的制度,是党能够壮大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共产党宣言》一书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数人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绝大多数人,为整个无产阶级谋其利益。该宗旨决定了党内民主制度,要求共产党员在谋利益方面没有隐私,更没有特权。工人是无产阶级的先锋,中国共产党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的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的特点之一就是党务公开,是实现改革胜利的关键因素。

(三)党内监督机制改革的积极推进,限制权力的作用力

无监督的政党的公信力有待考察,中国共产党要想发展改革,就必须抓紧健全党内监督体制,这是净化我们党的执政环境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的注重度一再加大,要求必须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内容,限制权力能够发挥的作用力。十八届三中、六中全会都再次强调加强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党内监督机制改革,健全监督体系,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积极稳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对深化制度治党具有重要价值。

(四)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增强党员选拔和任命的可信度

公众权力永远是所有政府官员的基石,是以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这种权力来源于社会,不仅要服务社会,也要接受社会监督。政治权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领导干部决不能依靠权力牟取私利,也不能受贿行贿。而采取科学的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是有效遏制腐败的重要方法,通过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选人用人制度信度,将真正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领导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将“党管干部”与“民选干部、民管干部”向结合,打造一支纯洁的铁军。

(作者简介:贾志军,硕士研究生,南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制度治党政治生态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党内法规让从严治党“硬”起来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