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

2018-08-02 10:15杨永志王琳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共享

杨永志 王琳

摘 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治理现代化思想是其主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突出体现。而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共同观又是其重要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为基础,强调当代中国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和世界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從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系统性共同观,擘画出共同的美好愿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

关键词: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共同观;共享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8)04-0012-04

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被人们高度关注和诚悦接受。但不可否认,学界对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概括不够充分,发掘不够深入。本文尝试对其中的共同观作出新的概括和发掘。

一、共同观是习近平

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是我们首提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习近平关于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提出或者强调的一系列理念的统称,包括:共同发展、共同开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价值、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生、共渡、共担、共享、共赢,等等。

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国内治理现代化思想中最能体现共同观的,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P49),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世界治理现代化思想中,最能体现共同观的,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1](P6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们之所以把共同观看作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闪光点和重要特征,是因为这样一些理由:

第一,“共同”是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以集体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重要体现。从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个人自由主义1与集体主义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理论源头,许多思想都是以其中一种为理论基础。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整体”。一般来说,个人自由主义以“自身”为突出特点,强调独善其身,而集体主义以“共同”为突出特点,强调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重要不同之处。资本主义通常以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中着眼于“共同”的价值选择,他的治理观均以集体主义为理论基础,因而强调“共同”必然成为其治理观的重要特征。

第二,“共同”是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普遍体现。从实际来看,习近平的治理现代化思想,几乎都强调“共同”,如在发展理念方面,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P2);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治理方面,提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P2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P23);在生态文明方面,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P23);在祖国统一方面,强调“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P25);在安全观方面,提出“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1](P25);在国际关系方面,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P58),以及“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1](P60),等等。

第三,“共同”是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系统体现。习近平提出的各种共同观之间不是“单摆浮搁”,或者简单的“共同+”,而是存在独立、系统、一致的理论特征。这些共同观本身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着内在逻辑、作用机制、贯通主线等系统要素。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的范畴内涵十分清晰,它是关于共同理念的系统化表达,外延非常明确,它是关于中国和全人类从共同愿望出发进行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一种认识与方法。若以经济学的视角看,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环节划分和相互关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共建”对应生产,“共富”对应分配,“共赢”对应交换,“共享”对应消费,因而共同观客观上存在着政治经济学式的内在联系。若以哲学的视角看,依据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一哲学基本原理,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是人类共同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孕育出来的,不是凭空臆想或人为“拿捏”出来的所谓“理论”。

二、习近平治理现代化

思想中共同观的特点

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一是治理现代化认识的新高度。西方治理理论大多也强调协同性、系统化、扁平结构、主体多元等现代理念,而且强调以人为中心。然而目前西方缺乏以“共同”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社会治理,其以人为中心更多指“个人”,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其不可能以“集体”的人为中心,这就使治理现代化理论发展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具有理念的新颖性和价值的重要性,不仅真正体现了现代治理的“共同”本质要求和客观实际,也使现代治理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是反映了现代治理的新需要。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人类历史曾经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解决社会矛盾主要运用“斗争”和“运动”的方式,达到“你死我活”的“零和”结果,也就是当一方压倒另一方时矛盾才得以解决。而当今时代,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和为贵”的阶级矛盾和斗争缓和阶段,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内部重大矛盾解决多用“共商”方式,力求在个人或者国家“核心利益关切”不被损害的前提下,达到“和谐”相处,实现“共赢”结局。可见,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是从“斗争哲学”向“和谐思维”的转换,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需要。

三是强调以人类共同价值为不同制度国家合作的基础。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不同制度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前提,不同制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如果不能取得价值上的共识,就无法进行共商共建共享,也就不能取得合作发展和普遍繁荣。当然,习近平所说的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一些人所说的“普世价值”是有根本区别的,“普世价值”是把个别价值当作“普世价值”,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于人,不是人类真正的共同价值,那种价值模式不会为世界广泛接受,更不会作为各国合作发展繁荣的基础。

四是从人民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利益是支配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P82)。社会治理与利益相联系,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社会治理都必须关注的,在封建制度时代,社会治理服从和服务于王朝、贵族、封建领主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治理服从和服务于资本及其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不能离开利益谈社会治理,但是如何着眼利益进行治理,将体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习近平治理现代化的共同观,是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治理理念,在国际上,强调协调不同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因而,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充分反映了利益上的人民性和民族性。

三、习近平治理现代化

思想中共同观的时代意义

第一,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认识和有效解决当代中国和人类发展问题,根据时代变化、具体实际、现实矛盾特点等适时转变观念,提出治理现代化方面的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无产阶级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历史阶段,领导和指导工人运动是那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所以对于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不可能成为需要解决的迫切课题,在这方面的论述不可能充分,看问题的方法也多从阶级斗争的视角观察。今天则不同,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党成为执政党,如何进行国家治理以及如何进行全球治理,是必须直面、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面对时代给出的命题,尽管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找到完整、具体、明确的答案,但是依据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习近平治理现代化的共同观可以清晰地发现,时代是前提、治理是主线、强起来是目标。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筹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但是理论自信的表现,而且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从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过程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主要阐述在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阐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阐述怎样进行发展,如何科学发展。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对于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用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指导实践,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来的又一次深刻思想变革,也标志着“共同时代”的到来,共享生活正在日益走近千家万户,因而运用“共建、共富、共赢、共享、共担等共同理念为纲”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实践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一定会不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从世界范围来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对于建立多极化体系,开辟人类共同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习近平治理现代化思想中的共同观,是习近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梦想,耽思人类共同命运,叱咤时代风云,擘画共同美好愿景的一种治国理政新观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 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 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猜你喜欢
共享
对应用大数据完善检验监管的思考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探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