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2018-08-03 03:41,,,
地下水 2018年4期
关键词:排泄量补给量本区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河南省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下辖1区5县,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截止2012年,濮阳市完成探明并开发了6个地下水水源地,供水规模达到23×104m3/d,仅台前县未实现城市自来水供水。台前县原生地质环境,带来了水质型缺水,造成了该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1],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的重要因素。前人对濮阳市黄河沿岸地带远景水源地进行过预测和评价工作[2],其中范县-台前应急地下水水源地,提出可供水10×104m3/d的规模[3]。因此,针对濮阳市台前一带,开展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可为当地饮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可提供城市供水水源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濮阳市台前县马楼黄河滩地,分为现代黄河高漫滩和低漫滩。农业灌溉以引黄渠灌为主,辅以少量井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微倾,海拔高度在42~48 m,坡降约1/1 000~1/3 000。

研究区浅层含水砂层有6~8层,厚度一般40~60 m,底板埋深70~90 m,主要由粉砂、细砂、中细砂组成,富水性较好,绝大部分地区为强富水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矿化度小于1 g/L。地下水补给来源有黄河侧渗、灌渠渗漏、大气降水及灌溉回渗等4种方式;排泄有蒸发、人工开采及径流等3种方式。地下水径流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埋深1~4 m。因浅层含水层是水源地开采目的层,故本文仅对浅层水进行研究。

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依据黄河傍河水资源评价的特点[4],以2011年10月地下水等水位线图以及垂直黄河的地下水观测剖面可以看出,现状条件下,黄河以侧渗形式补给地下水。依据水力坡度及黄河河床分布,将黄河补给断面划分为2段。

根据水均衡原理[5],结合本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建立均衡方程如下:

其中:Q补=Q降+Q河渗+Q回渗+Q渠漏,Q排=Q开采+Q蒸发+Q径排,式中:Q补表示地下水总补给量(m3/d),Q排表示地下水总排泄量(m3/d),μ表示水位变动带给水度,F表示均衡区面积(km2),Δt表示均衡时间段长(d),ΔH表示与Δt对应的水位变幅(m),Q降表示降1水入渗补给量(m3/d),Q河渗表示黄河侧渗补给量(m3/d),Q回渗表示灌溉回渗补给量(m3/d),Q渠漏表示引黄灌渠渗漏补给量(m3/d),Q开采表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开采量(m3/d),Q蒸发表示蒸发排泄量(m3/d),Q径排表示侧向径流排泄量(m3/d)。

2.1 补给量计算

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为降水补给量、黄河侧渗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与渠渗漏补给量之和。

2.1.1 降水补给量

降水补给量利用下式:

Q降=P效·α·F

式中,P效表示年有效降水量(m),α表示降水入渗系数,F表示均衡区面积(m2)。

经计算,本区降水入渗补给量(Q降)为2.343×104m3/d。

2.1.2 黄河侧渗补给量

黄河侧渗补给量利用达西公式:

Q河补=K·M·I·L

式中:K表示计算断面的平均渗透系数(m/d),M表示计算断面的平均含水层厚度(m),I 表示计算断面的平均水力坡度,L表示计算断面长度(m)。

经计算,本区黄河侧渗补给量(Q河补)为1.665×104m3/d。

2.1.3 灌溉回渗补给量

灌溉回渗补给量利用下式:

Q回渗=β·F·A

式中:β表示回渗系数,F表示灌溉面积(亩),A表示灌溉定额(m3/亩)。

经计算,本区灌溉回渗补给量(Q回渗)为0.979×104m3/d。

2.1.4 灌溉回渗补给量

灌渠渗漏补给量利用下式:

Q渠漏=q·L·t·86 400/365

式中:Q渠漏表示灌渠渗漏补给量(m3/d),q表示灌渠渗漏强度(m3/s·km),L 表示灌渠长度(km),t表示灌渠行水时间(d)。

经计算,本区灌渠渗漏补给量(Q渠漏)为1.135×104m3/d。

2.2 补给量计算

研究区地下水排泄量为人工开采量、蒸发排泄量与侧向径流排泄量之和。

2.2.1 人工开采量

人工开采量(Q开采)含农业井灌开采量(Q农)、人畜饮用量(Q饮)。本区因位于黄河漫滩区,限制各类厂矿企业的建立,故区内工业开采量基本为零。

农业开采量按统计的井灌面积乘以灌溉定额,计算的农业开采量为1.762×104m3/d。人畜用水量根据调查资料,按人均每天用水量0.05 m3/d计算人畜用水量,计算的人畜饮用量为0.275×104m3/d。

本区人工开采地下水量(Q开采)为2.037×104m3/d。

2.2.2 蒸发排泄量

地下水蒸发排泄量利用Q蒸=ε·F来计算,本区蒸发排泄量(Q蒸)为3.036×104m3/d。

2.2.3 侧向径流排泄量

利用达西公式计算地下水径流量,本区侧向径流排泄量(Q径排)为1.053×104m3/d。

2.3 现状条件下均衡分析

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内地下水补给量为6.122×104m3/d,排泄量为6.126×104m3/d,排泄量略大于补给量,均衡差为0.004×104m3/d,相应计算区内地下水年下降0.004 m。根据监测资料,马楼乡大寺张地下水位2005-2012年平均每年下降0.003 m,实际水位下降与计算水位下降相差0.001 mm。

总体来看,区内地下水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基本接近,表明计算所选参数比较合理,计算的补给量和排泄量比较可靠。

2.4 含水层的容积储存量

以含水层组厚度的二分之一(30 m)为最大疏干深度,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取平均值2.5 m,浅层含水层的容积储存量按下式计算:

Q储=μ·F·H

式中:μ表示含水层平均给水度(取经验值0.1),F表示含水层分布面积(m2),H表示含水层平均厚度(m)。

研究区内含水层的地下水容积储存量为1.787 5×108m3,是现状年平均资源量的8倍,具有较大的调蓄能力,合理地动用部分储存量是可行的。即在枯水时期动用的储存量只要在丰水期得以偿还,不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或水资源的枯竭。

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持续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并在开采过程中不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地下水量。本文采用数值法对水源地拟新增1.6×104m3/d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量进行计算评价。

3.1 数值法介绍

数值法是将系统连续的函数在时间、空间上离散化,求该函数在有限的离散点的近似值,目前常用的方法可分为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数值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复杂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动状况,模拟程度高,成为当前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方法。目前,数值模拟软件数量众多,且功能强大而广泛使用,主要有MODFLOW、Visual MODFLOW、FEFLOW和GMS等。

本次研究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该系统是由加拿大Waterloo Hydrogeologic Inc.在MODFLOW软件基础上,应用现代可视化技术开发研制的高度集成的软件包。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无缝连接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从开始建模、输入和修改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几何参数、运行模型,反转校正参数直到输出的输出,使整个过程从始至终系统化,标准化[6]。

3.2 模型离散

3.2.1 空间离散

根据研究区内流场特征、系统的结构特征、水力特征和边界条件,采用等间距有限差分的离散方法,进行自动矩形网格剖分。将全区剖分为60行、60列,采用500 m×500 m的剖分格式,垂向剖分1层,剖分时对观测井及抽水井附近适当加密,采用250 m×250 m的剖分格式,有效计算区面积65 km2。

3.2.2 时间离散

考虑研究区范围和精度的要求,模拟期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总共历时180 d。根据地下水动态监测及降水特征将模拟期以一个月为一个应力期,步长3 d,每个应力期10个步长。

3.2.3 模型的输入

利用2011年10月1日的浅层统调点观测水位进行插值计算生成初始流场,以ASCⅡ文件赋给模型。含水层顶、底标高,由mapgis利用计算区内20个钻孔资料插值计算,生成含水层顶、底等值线图,再转换成shp格式文件输入Visual ModFlow。源汇项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4.3中相应模块General Head、Recharge、Evapotranspiration及Wells输入。

3.3 模型校正与识别

通过拟合2012年3月1日地下水统测流场及长观孔的历时曲线,识别水文地质参数、边界和其它均衡项,模型识别取得了较好效果,拟合结果显示较理想(见图1)。所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比较正确的,可以满足允许资源量计算和水位预测工作的需要。

3.4 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评价

3.4.1 水位预测

利用已识别的地下水流模型,参照确定的双排布井开采方案,对研究区连续开采20年后的地下水降深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其初始流场为2011年10月1日统测流场。

通过模拟计算,开采情况下水源地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很快,至3.6 a后趋于稳定。地下水位整体下降幅度很小,在集中开采地段形成小的降落漏斗,最大水位降深2.8 m,位于TC2开采井附近。

图1 长观点历时曲线拟合图

3.4.2 地下水均衡分析

在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为5.878×104m3/d,排泄量为5.876×104m3/d,补给量与排泄量基本平衡。地下水补给量中,黄河侧渗和降水在补给量中占大多数。排泄量中,边界流出在排泄量中最多,其次是水源地开采、人工开采和蒸发排泄。水源地开采组成部分,主要为减少的蒸发量以及激发的黄河侧渗补给量。

3.4.3 允许开采资源量评价

研究区允许开采资源量的预报,应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以不影响已有工、农业用水等为原则。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水源地开采20 a后,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水位降深在约定范围之内,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完全可以满足1.6×104m3/d的要求。

4 结语

为了对濮阳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首先采用水均衡法,分析地下水动态平衡状态,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基本接近,所选参数比较合理。采用数值法计算和评价新增水源地允许开采量,计算结果显示,水源地地下水补给量为5.878×104m3/d,排泄量为5.876×104m3/d,补给量与排泄量基本平衡,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水位降深在约定范围之内,说明水源地设计新增1.6×104m3/d是可靠地。

猜你喜欢
排泄量补给量本区
某县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分析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福清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平泉县供水工程地下水总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分析
Musical Isomorphisms and Problems of Lifts∗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兴隆庄采煤塌陷区地下水补给规律分析
绝食法与无氮饲粮法测定黄羽肉鸡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及变异的比较研究
检测24 h尿蛋白和尿钙在先兆子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