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谁来评价

2018-08-03 06:32吕德文
环球时报 2018-08-03
关键词:政策基层群众

吕德文

近日,各地时有爆出因治理者政策失当、不顾群众呼声,甚至作风粗暴,而导致一地鸡毛的新闻事件。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基层治理仍然比较粗糙。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之所以容易发生简单甚至粗暴的事件,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主政者没有认识到基层治理的特性。一般而言,基层治理是一个慢活、细活,是一个极其挑战治理者耐心的活。由于需要与群众面对面,治理任务多元而复杂,易受治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基层治理更强调经验和即时处置能力,而非简单依照上级政策法规和行政命令。

但地方主政者最看重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基层治理者是否可以坚决地彻底实现主政者的意图。甚至于,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意图,地方主政者通常习惯于将特定的政策转化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倒排日期、整合行政资源、强化考核督查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治理者的积极性。

可矛盾之处恰恰在于,尽管基层治理者可能因自身原因而不积极落实善政,但也可能确实是因为了解基层实际而变通。而地方主政者在不了解基层实际,基础调研工作不够扎实,政策设计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贸然推动某项工作,即便出于善意,也很可能导致失败,甚至为基层治理埋下长远的祸患。

二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处于巨变之中,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利益群体在分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深刻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对基层治理的要求更高了。这就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治理任务急剧加大,过去国家没太干预的事务,如农村环境治理、拆违、移风易俗等工作,现在都要积极介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习以为常的工作方法已不合时宜。这就导致了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最为突出的是,当前基层治理新增的任务,几乎都要花费大量精力开展群众工作,如环境治理需建立在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拆违需建立在群众法治观念的提高上,几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可是,地方主政者出于各种考虑,几乎都希望在短期内出成效、出亮点。一旦将基层治理中的长线工作转化为短线工作,就意味着要用行政工作代替群众工作,意味着灵活和分类的思维为“一刀切”所代替;意味着来不及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无法对政策进行科学设计。

最近几年,随着执纪监督问责力度的加大,基层作风涣散、阳奉阴违等问题已大大缓解,但在一些地方,因有关政策不合理,顶层设计缺乏科学性,以及地方主政者主观意志而带来的基层治理问题,却大大增多。基层治理急不得,既需要等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亦需要等待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基层治理的好坏,不应简单地用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进度的快慢等简单衡量,还应考虑是否获得群众认可。欲获得群众好的评价,关键是扩大群众参与度,真正深入群众,多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以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把政策转化为群众自己的事。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动员代替群众动员,以领导评价代替群众评价。▲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政策基层群众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基层巡览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