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2018-08-04 09:27杨伟
魅力中国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关系写作阅读

杨伟

摘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关键词:阅读;写作;关系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然,阅读有多种目的,为了学习,为了积累知识,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越能辨真假,明优劣,去糟粕,存精华。文章得益于广泛的阅读。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让写作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在多年的农村教学生涯当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再加上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甚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他们认为,早自修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没有去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没有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虽然懂得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明显的个性和灵性,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

一、丰富学生的讀物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差,而且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基于对阅读和写作的这些认识,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华,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二)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三)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打下基础。

二、学会在阅读中正确理解

而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极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如果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我们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老师和家长徜徉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要因人而异,抓住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有创造性地引导他们选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授之学生读书方法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

三、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阅读包含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学生会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而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学生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也开拓了视野。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即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即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即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再诵读积累,这不仅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识之芽,孕育创新意识之花新课标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再诵读积累,这不仅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识之芽,孕育创新意识之花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关系写作阅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