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墨彩瓷画的产生与发展

2018-08-06 06:43李文跃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4期
关键词:墨彩描金彩瓷

李文跃

【内容提要】墨彩,作为景德镇陶瓷独具特色的瓷画装饰形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墨彩装饰技法的历史流变为叙事轴线,结合大量史料,详尽地介绍了墨彩的产生、发展、传承与创新,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墨彩的由来,并对各类墨彩艺术形式具备初步鉴赏能力。同时,立足墨彩瓷绘技艺的传承,深入介绍墨彩瓷绘技法,为具备一定瓷绘能力的艺术从业者提供系统学习路径。

一、墨彩的界定

墨彩,顾名思义是指以似墨的陶瓷釉上彩颜料艳黑或特黑色作为绘画色料来装饰的瓷器,墨彩瓷是在传统中国画与受珐琅彩工艺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釉上彩绘装饰,也是景德镇陶瓷独具特色的瓷画装饰形式之一。

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一书是这样阐述的:“墨彩瓷器装饰彩之一,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作画,经彩炉烘烤而成。墨彩始见于清康熙时期,是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见的色彩。”墨彩绘画艳黑的色料大多在莹润的白瓷上进行装饰绘画,亦深亦浅,墨色枯湿浓淡之变化与水墨画的效果相似,所以又称之为“淡彩水墨画”。

墨彩的彩,如同粉彩之填色,在墨彩装饰工艺之中其表现十分重要。俗话说,墨彩要画得好,也要彩得好。墨彩的彩绘画技法表现因绘画装饰的内容不同,绘画表现材质材料的不一,而变化万千。墨彩的彩一般采用干彩法、点彩法、开相彩法等技法来进行表现。墨彩的彩主要根据画面的需要与绘画纹饰的线条,根据不同的表现题材和内容与对象因物施彩,以不同物体明暗变化与材质、材料不同质感效果,彩随心运、墨色辅述、红色点缀、线内赋彩。彩融合于绘画纹饰之中,氤氲有韵,从而构成一种浓淡相宜,散发着浓浓墨趣的意境情怀。

墨彩描金装饰,它是在清朝康熙墨彩瓷与“色釉描金”和“珊瑚红描金”装饰的基础上,在雍正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瓷上绘画艺术形式。“墨彩描金”瓷画,用艳黑料作绘画,墨分五色,以墨色为主,以西赤料为辅,金线点缀,它是在瓷上装饰画面烧制以后的墨彩上面,再用本金(黄金细末)勾线、覆盖、烘托点缀,增添富丽堂皇气势。然后再经800℃左右温度二次烧制即可达到类似“色釉描金”,“珊瑚红描金”鲜亮富丽,画面高雅、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并且永不褪色。墨彩描金绘画装饰的制作工艺与程序是以墨色表现为主,以红与黑之色深浅变化绘画人物或花卉或图案等,或以两种颜色相调配成中间色,再根据绘画者的创作意图与主题、绘画人物、花鸟等装饰烧制后再用金色描绘,并作第二次烧成即可呈现红、黑与赤金三种颜色搭配,以黑为主,用金色在墨彩画面或纹样上勾描衣纹、图案或绘画,点缀装饰,使画面色彩华贵、古朴生动、典雅,意蕴深邃。

墨彩描金《木兰从军》瓶 周湘甫

二、墨彩的装饰方法

景德镇墨彩瓷绘多在釉上白瓷上进行装饰,它的表现技法多取于中国画与传统的陶瓷装饰工艺手法,瓷画创作以墨色为主,浓淡相宜,局部间以红色渲染、点缀变化,讲究工笔绘画或兼工带写之法装饰,画中色彩清丽典雅、意蕴深邃、绘画装饰古朴生动、构图空灵清晰,有装饰各异迥同的特点。墨彩有“墨分五色”,墨色浓淡、雅洁宜人的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墨彩瓷的设色以艳黑为主,表现技法多取之于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及水墨画表现技巧,讲究画意、诗情、字韵、印趣,采用纤细的画笔在瓷器上绘出墨彩纹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墨彩正是巧妙地利用了瓷器洁白似玉的质地美,用深淡层次墨色绘以纹饰图案,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墨彩讲究工笔绘画,渲染墨彩画工甚为细腻。有的作品则近似于纸绢上作的水墨画,偶有画面施以西赤红淡赤着色渲染形成对比,点缀有致,黑、红、白三色搭配更为和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如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清代雍正官窑款墨彩山水、人物笔筒,款式甚为特殊,器内及外壁上下边缘施以木纹理的彩色釉,外壁中部通景式墨彩绘画《人物行旅图》,画面墨色为主间以浅赭、淡褐等色,绘画浓淡有致,层次分明。

墨彩描金《云龙》钟式瓶,吴原青老艺人80年代画于景德镇

三、墨彩的历史流变

墨彩瓷始于清朝康熙中期,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的墨彩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并成为景德镇陶瓷传统装饰品种,延续发展至今,已经有了33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变化。

萌芽阶段:墨彩。康熙中期出现,初创时期的墨彩以珐琅彩的黑料独立完成的。最早是运用在清初的古彩、粉彩器上,主要用来勾绘人物肌肤与美女髪髻,或书写陶瓷诗文、款识。至康熙晚期,墨彩已单独作为一种釉上彩绘来表现纹饰主题,也有略以少许古彩相衬。康熙墨彩色泽浓重,素有墨色之莹亮特点。

成熟阶段:自康熙时期珐琅彩传入宫廷以后,墨彩瓷在雍正年间迅速发展起来,此时其绘画色料珐琅彩料初期从依赖进口料绘画至清宫廷雍正时到造办处珐琅作自行配料并制作成功,为墨彩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雍正墨彩较为多见,绘画粗细皆有,基本突破了康熙时大写意风格,采用纤细笔,直接绘出墨彩纹饰,以黑色为主、兼用西赤等彩料在白瓷上面绘画,如上海博物馆藏雍正墨彩《山水》图笔筒,墨彩绘江南山村景色和谐宁静,墨色浓淡相宜,格调高雅,似于纸绢上的水墨画,甚为新颖。雍正墨彩轻描淡画、远不及康熙时墨色浓厚。雍正时创新了墨彩描金装饰新工艺,“珐琅墨彩”从创烧之初就成为瓷苑明珠。

高峰阶段:乾隆时期的墨彩,继承了雍正时的清淡高雅色调,其绘画装饰施彩浅淡,风格高古典雅,多见山水、人物、图案以及博古花纹。乾隆年间,唐英以其艺术家的修养和督陶官的便利条件,亲手绘制了大量墨彩绘画装饰作品,并在陶瓷上用墨彩题写诗句和书法,创新并丰富了墨彩的装饰形式,拓展了墨彩的艺术境界,提高了墨彩的艺术品位,乾隆时期墨彩的代表性作品有《唐英仿官釉墨彩行书水丞》《唐英仿石纹釉山水诗句笔筒》等。这个时期的景德镇墨彩瓷艺术处于高峰阶段。

发展阶段:嘉庆、道光至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的墨彩瓷特点是:嘉庆年代朝,景德镇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由地方官兼办,墨彩瓷制作基本处于因循守旧状态;道光、咸丰时期的墨彩瓷艺和制瓷水平每况愈下,由盛世发展高峰走向平和低谷;咸丰、同治时期墨彩制瓷受其社会影响,不仅墨彩数量少,而且墨彩工艺水平随之偏低,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墨彩器中,光绪一朝其墨彩瓷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工艺上也有创新,如此时南京博物院藏墨彩器“大雅斋”款松石绿地墨彩《花鸟》大缸,钓鱼台国宾馆藏黄地釉墨彩《梅花双寿》花盆均为其时上乘之作,这类“大雅斋”墨彩器制作精细,显示出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又有墨彩瓷淡雅清新的气息,颇为世人欣赏。

盛行阶段:民国后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御窑厂停办,各地瓷业改良竞争,墨彩瓷在品种纹饰、数量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墨彩表现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创新与改进。民国时期墨彩瓷画装饰尤为盛行,其绘画色料开始运用进口洋料(艳黑)来绘制墨彩,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民国“洪宪”款墨彩《山水人物》瓶,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馆作品墨彩《山水》对瓶,画面墨色清新淡雅柔和自然。民国时墨彩瓷工艺表现上也有不少创新品种,如何许人首创的墨彩雪景画,邓碧珊创新的墨彩人物瓷像画等,既有墨彩瓷色调的典雅别致,又富有强烈的民族艺术装饰风格。

墨彩在康熙时期产生,雍正年后兴盛起来的原因,一是雍正皇帝本人极力提倡水墨及青色山水。二是墨彩在色彩上和水墨画相似,并且在这个时期又丰富了色彩表现效果,墨彩以艳黑为主调、间以红色点缀相映相衬,相互生辉,绘画装饰高贵典雅、清韵无限,为时人欣赏品味的瓷中珍品。三是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自书、自画亲手监督烧造墨彩,其制作的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墨彩瓷深受乾隆皇帝的真爱,将墨彩瓷进一步升华。

继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官窑景德镇艺术瓷厂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蓄意培养年轻艺人跟随老艺人学习墨彩描金绘画制瓷技艺,如夏忠勇、杨家鑫拜周湘甫为师,魏晓阳、李文跃拜雷火莲为师,李映华拜占国华为师等等,他们不断研究和发展传承墨彩技艺,使墨彩这濒于失传的传统技艺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项技术表现绘画工艺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绘画时间长、制作成本高,当下从事陶瓷墨彩描金瓷绘人员寥若晨星。

周湘甫,江西南昌人,师从陶瓷名家周筱松,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擅长墨彩描金人物。他的墨彩的人物画,注重以线描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具有形象生动、造型典雅古朴、线条遒劲有力、饱满流畅、人物服饰华丽的特点,且根据不同人物的形象,或软韧劲健,或匀和舒缓,具有用行笔飘逸迅疾,着墨圆润清爽的个性风格。

雷火莲,江西南昌人,景德镇艺术瓷厂墨彩瓷绘画老艺人,长期专于墨彩描金瓷画研究与创作,以擅长仙佛人物著称,恢复并完善了始于清雍正时期的墨彩描金技艺,在墨彩描金制瓷技艺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发展墨彩描金技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墨彩瓷画作品人物形态表现神韵生动,线条勾勒遒劲有力、墨色浑厚、雍容华贵,富有强烈的民族艺术装饰风格。

本人,生于景德镇,擅长墨彩描金,师从墨彩名家雷火莲,并得其真传。作品将西洋画肖像艺术与传统墨彩描金画融合,人物神态生动有趣,墨色高古典雅,作品工致精湛,作品讲究画意、诗情、印趣。凭着对中国陶瓷艺术从艺30多年的绘画创作理念与探索感受,本人将墨彩瓷的清丽雅致之意韵与粉彩瓷的粉润柔和之美融为一体,创立了颇具个性的“粉墨彩”装饰风格。

清末至民国时期墨彩瓷画装饰尤为盛行。民国以来,墨彩瓷画名家有善画墨彩山水瓷画的汪野亭、邓碧珊、何许人、汪大仓、余文襄、龚耀庭、汪昆荣、邹国均、沈盛生、李镇生、徐焕文、张昌彬、余惠光、帅海龙、杨修勇、汪文浩、凌宗正、赵世文、余刚、徐英、王琪等;以图案装饰为特色的吴成仁、叶冬青、吴元清、胡民政、施栋才、程兆鑫、吴炳树、李爱春、李淑媛、江振华、邵伦仁、胡观群、叶艳霞、黄冬毛、倪玉林等;以人物画为特色的雷火莲、周湘甫、王一亭、李文跃、孔沛文、夏忠勇、邹宝林、韩德荣、杨家鑫、占国华、李映华、黄丽萍、刘洁萍等;以花鸟装饰擅长的有李盛春、章仕保、戴仕东等艺人。

四、墨彩瓷绘的艺术特色

墨彩瓷绘墨随笔运,色知黑白;明如秋山,泽如春水;灼如晨花,秀如芳草;气厚乃苍,神如乃润。传统的墨彩山水是以笔墨气势取胜,笔致墨韵,拙雅秀润,运用笔墨求虚实藏露,可以说是腴秀中不乏风骨,严谨处迭显清空。

墨彩瓷艺术表现多取法于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与传统制瓷工艺技巧,绘画形式多样,山水、花鸟、人物、图案装饰应有尽有,尤以工笔墨彩描金颇具特色,素以画面装饰高贵富丽,表现内容博大精妙的品质之美闻名于世。“水晕墨章咫尺内,钩绰纵掣方寸间。”红色温馨,墨色清逸、庄重之感。以笔取形,墨彩以陶瓷艳黑墨色取色,用深浅各种墨色变化表现绘画物象的色彩、明暗、凹凸、空间和意境、气氛,其表现力并毫不逊色于色彩画,无怪乎清宫的许多御用画师都说:“黑者墨也,墨韵既足,不设色亦可。”

欣赏墨彩瓷画,就像欣赏中国水墨画一样,同样是欣赏绘画作者作品表现的意趣与功力的发挥,即欣赏作品的墨色、墨象、墨趣,用单纯墨色(黑色亦可水为焦、浓、淡、干、湿等),将世间万物的内在实质及精神表现出来,从古至今许多艺术家在品评论画时就经常指出:彩色如处理不当,往往会流于妖艳、媚俗,内容肤浅而丧失中国画的精髓,因为彩色本身就具有“五色令人目盲”的特性。而墨彩是从着色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艺术,却又是着色画的支柱。幽雅的黑色,虽然看起来沉稳冷静、朴实无华,却蕴涵着勃勃生机、万紫千红以及作者赋予的思想灵魂。欣赏者,可以从表现世间万物的墨色中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五、墨彩的创新与突破

1.民国墨彩瓷绘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民国墨彩在传统墨彩瓷装饰的基础上有两大创新:

一是在绘画形式上,民国以前墨彩瓷那种装饰图案化、绘画程式化的表现样式逐渐被风格各异、流派众多、个性强烈、百花齐艳的绘画创新风尚所打破。墨彩瓷画师们的创作观念在更新,讲究随形赋彩、因器施艺,以及绘画者的个性,表现风格与创新变化。

二是在传统墨彩工艺上,民国墨彩瓷较清代有其不少创新独到之处,珠山八友之一的何许人擅长山水瓷画,尤以墨彩绘陶瓷冰雪山水画而享誉海内外。他敢于打破传统粉彩青绿山水的传统样式,讲究笔墨画风意境、意趣,力图改良创新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形式。作品借鉴中国画创作方法巧妙创造出墨彩色料作画,再运用粉彩玻璃白填色工艺与墨彩绘画相结合,它以墨彩的黑料为主,描绘山石、树木、楼阁的轮廓,用白色粉料玻璃白填绘景物上的积雪,表现中国画雪景风格。首创“墨彩雪景山水瓷画”,新颖样式用新工艺、新材料,打破了陶瓷墨彩瓷画装饰传统的色域界定,墨分五色,黑白相间,使作品画面明暗、空间层次意趣变化丰富,充分表现出大自然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冰天雪地的自然生机与美景,创一代墨彩瓷画艺术新风尚,开拓出陶瓷前人未有的瓷上墨彩绘画新境界。

民国时期墨彩瓷绘,在表现形式上墨彩瓷画突破了前代墨彩在白瓷上单纯绘画图案、花鸟、人物、山水瓷画的艺术表现方法,创造性地以西方之画法画墨彩瓷像画与风景墨彩瓷画等工艺创新品种,进行了不少创新与变化。

(二)现代墨彩瓷绘在传承基础上的突破

现代社会是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时期的陶瓷艺术家对传统的墨彩瓷绘艺术的发展经过长时期的探索与反思,普遍认为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墨彩瓷绘艺术的唯一式样,墨彩瓷绘艺术既可是一种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画,也可作为一种纯绘画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中国画、油画相比,只不过是艺术表现的媒介不同而已。步入现代社会的景德镇墨彩瓷艺术,以其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现代意识相交织、融合,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了今天墨彩艺术瓷的风格和特色。

首先,墨彩瓷绘艺术创作思维已从单向思维封闭型变为多向思维开拓型,因而出现了综合应用多种学科、多种技艺、多种材料、多种手法为一体的新趋向。陶瓷艺术彩类之间的界线逐步变得模糊,而工艺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墨彩瓷艺术向更高层次和纵深方向发展。

陶瓷艺术家们比过去更注重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新的装饰方法,使墨彩瓷闪烁出新的光彩。更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材质和装饰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和特性,体现材质美、肌理美,创新和变化出众多创作手法。

本人创作的《曲阜三孔图》,将传统墨彩的清丽典雅之意韵雅趣与粉彩的粉润柔和之秀美精妙地融合在一起,依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运用陶瓷装饰新语汇,开拓性诠释演绎出独具魅力的中国墨彩艺术新情境;作品脱去了传统格式的羁绊,又形成了区别于古人和别人超我的笔墨语言。此外用此新法绘制的墨彩《唐人诗意图》瓷板画2006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墨彩描金《十八罗汉图》瓶

(三)现代墨彩瓷在绘画艺术发展方面的突破

思想的绘画作品风格所取代。

三是民国以来那种单一在瓷本上绘画、瓷画与纸画渐趋一致的画风,那种以瓷代纸、以绘画代陶瓷装饰的一统陶瓷艺坛的局面,已被打破。陶瓷艺术家创作革新意识观念在更新、创新意识在升华。更注重工艺材料的出新,虚实与意象空间的处理和陶瓷艺术绘画语言的融合与灵活运用。

四是在装饰表现形式上,除传统的写实表现形式外,更多的是兼工带写、写意和抽象装饰性表现形式,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写实者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将描绘对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写意者气势磅礴,袅袅数笔,形神皆出,令人感到艺术家潇洒的笔墨神韵和情怀;抽象者匠心独运、意蕴深邃,将形式与创意融溶化,留给人们更多的联想空间,令人觉得余味无穷。

墨彩在装饰构图上,因物施艺,更趋向于

一是在装饰题材上,打破了传统墨彩题材多为吉祥寓意帝王将相、美女孩童,文人雅士和图案化、程式化表现的样式,墨彩绘画用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现代社会生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为瓷画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绘画创作题材。其时,出现了较多墨彩瓷画装饰多以自然山水景色与民俗风情为题材的墨彩瓷绘艺术作品表现内容,自然趣味、乡土气息更足更浓。

二是墨彩瓷产生以来墨彩瓷通体装饰华贵、满而全的“宫廷”画风,受到当代陶瓷艺术家尤其是中青年画师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空灵、淳朴、明快的绘画装饰风格。传统那种绘画工整图案化、装饰化、工艺化的程式表现已日渐被简约、意趣、生动个性鲜明有中国画绘画装饰表现,不再完全拘泥于传统图案为边饰再加以主题绘画的墨彩式样。

墨彩描金《九老观画》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墨彩描金《五子登科》瓶

墨彩描金《十八学士》瓶

六、景德镇墨彩瓷的拓进

景德镇陶瓷艺术人才的结构日益趋向年轻化、知识化。现代陶瓷艺术家们既重视传统名瓷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从纵向综合古今中外陶瓷艺术的设计观念、创造思维、艺术语言、表现技法、工艺技术、亦从横向融汇其他工艺美术、工业美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的精华、成果、着力注入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新血液,化而超之,使墨彩瓷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创新了不少新形式、新技法以及新工艺、新材料。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表现时代文化内涵与工艺材质美感的绘画样式,展现瓷画作品的鲜活个性,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天地。

李-粉墨彩《清代御窑盛景图》万件瓷缸(展开图) 李文跃

李-粉墨彩《孔门圣贤图》瓷板画 李文跃

李-粉墨彩《三顾茅庐》瓷板画 李文跃

李-清 乾隆 墨彩《阿喀琉斯浸礼图》餐盘 大英博物馆收藏

第一,就墨彩瓷的工艺和材质而言,需要更多的丰富多彩的墨彩装饰语言来拓进。现代墨彩瓷画艺术装饰的拓进,需要把墨彩的特性同其他陶瓷绘画艺术装饰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运用墨彩的“墨分五色”的妙韵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吸收其工艺、材料装饰手法进来,使现代墨彩瓷绘艺术作品表现技法更加丰富起来。

第二,现代墨彩瓷绘艺术装饰无论从题材还是内容上,都应该进一步拓进使其更加丰富起来,由单一的思维向多方位发展,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其他学科需要如此,艺术,尤其是墨彩瓷绘更需要大胆的拓进,墨彩瓷绘艺术作品将是艺术作品思想与艺术形式美感的追求与创新形式的结合,从而增添和丰富当代墨彩瓷绘艺术装饰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让墨彩瓷的雅俗共赏更趋向于大雅。

第三,墨彩瓷绘要拓进发展,就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墨彩技艺传承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知识性学习,使更多的年轻人知识面广、专业素养提高,必将大大改变了景德镇传统瓷绘艺人的状况,过去传统技艺人才培养,依靠师带徒、父传子的传承关系要逐步被新型的大学专业教育,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代替。现代学院专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必将促进墨彩瓷人才技艺传承与墨彩瓷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墨彩描金彩瓷
孙建成醴陵釉下五彩瓷山水画作品探析
墨彩交辉写精神——张福有人物画解析
邹幸 陶瓷艺术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湛静斋款花开富贵描金兽耳葫芦瓶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