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行者无疆访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董事长张书豪

2018-08-06 02:56胡小兮
项目管理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保特高压国网

文/本刊记者 胡小兮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特高压工程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和生态环保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自2014年12月以来,建成了六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包括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特高压工程。这对于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引领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开创了我国电网发展的全新时期,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作为特高压交流工程的主要建设管理单位之一,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下称“国网交流公司”)功不可没。5月4日,青年节,《项目管理评论》记者和国网交流公司董事长、“资深青年”张书豪聊了聊时代,谈了谈项目,话了话人生。

一番交流,深觉其慧。

技术与管理并重

在时代的各种矛盾中,制度或许是最一言难尽的,但用管理实践诠释制度、用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从基层一路打拼的张书豪相当“接地气”“有底气”。

“制度再好都是死的,怎么用好、用活才是关键。我们和国际顶尖水平有差距,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在施工技术装备研究投入不足。经过一些事故,领导们也看到问题。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不要为工程而工程,更不要为进度而进度。”

诚如其言。

国网交流公司持续以技术服务管理,又以管理发展技术,不断在项目管理中深入研究政策与制度,分析对策、一贯到底;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创新发展技术,敢于挑战、攻坚克难;不断在工程建设中统一工艺标准,争先创优、自我革新。

2012年,皖电东送工程淮河大跨越北岸N3跨越塔组立完成,标志世界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铁塔组立施工完毕。

2013年,浙北—福州工程正式开工,皖电东送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

同年,国网交流公司职能定位调整,除继续负责部分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外,还承担了工程技术统筹与管理支撑工作。

2014年起,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输电通道,“四交”工程成功突破高寒地区主设备安装、直升机组塔和跨越施工新技术等难关,推动特高压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让“人”从重复劳动中解脱,从淮南到上海,从浙北到福州,从锡盟到山东,从蒙西到天津南,从榆横到潍坊,张书豪组织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提高管理的深度和宽度。

北斗定位导航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的重大技术。

应用北斗遥感技术,国网交流公司进行了电子沙盘系统研究、安全质量智能终端研究、地质灾害评估研究、气象灾害预警研究等。当前,利用北斗遥感技术产生的数据已能做到两天一更新,该项技术正与国际各种系统融合,给特高压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安全稳定的全天候支持和实时信息发布的基础。

为了给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单元对接创造优质环境,同时进一步提升GIS安装效率,国网交流公司组织研制1 000千伏GIS安装移动厂房。它是“室内化”安装思想的一种实践。

“移动厂房式安装模式,是GIS安装施工工艺上的创新。”张书豪说,现在的电网基建项目,光靠老天爷是不行的,得提前分析风险,以创新应对不确定性,用第三方监督的方式保证安全施工措施落实到位。

超前思考,主动作为

为了争创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国网交流公司“咬定青山不放松”,以“超前思考,主动作为”的理念,建设统筹支撑、综合服务、政治保障“三个中心”,打造档案、环保、水保管理“三大支柱”,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经验优势和人才优势,推进本质安全建设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通过工作档案标准化课题研究与多年实践,国网交流公司总结出档案与工程“同步形成”的管理方式,采取“预立卷”等做法,开发档案验收终端软件,落实档案数字化要求,更新建设管理标准化手册和档案管理标准化手册,保证已投运工程档案、环保水保验收和结算工作按规定时限完成(国网交流公司档案管理实践详见《项目管理评论》2016年11-12月刊文《国网交流公司:档案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

“档案管理要模板化、标准化,”张书豪道,“比如,现场照片需要多少张,多少像素的,有明确的、可量化的规定,少一张都不行。要转变管理模式,确保流程、制度、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用脑子工作,强调‘软’‘硬’实力同创。”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公司,国网交流公司正积极承担环保水保设计现场落实,主动介入初步设计环节,落实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理念。

在榆横—潍坊工程开工前,国网交流公司组织开展环水保监理、监测、自验收、环保监理、验收调查单位的招标;根据水保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策划,明确了工程水保管理特点、工作目标、管控要点,并提出对监理、施工、水保监理、监测、验收等相关单位的水保管理要求。各单位根据策划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并将工程建设全过程管控作为工作重点。坚持策划先行,从源头把握了水保管理的方向,统一了管理标准、规范了工艺要求,为水保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梳理特高压工程10年建设管理经验,国网交流公司出版了《工程建设现场管理》丛书,录制建设管理培训教学片16课时,编制完成特高压变电施工标准工艺154项。参与8项行标、企标编订工作。

2017年,国网交流公司组织完成了锡盟—山东、淮南—南京—上海工程水保专项验收并取得水利部批复文件,淮南—南京—上海工程、蒙西—天津南工程、榆横—潍坊工程、锡盟—胜利工程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其中榆横—潍坊工程历时37天完成环保验收,创特高压工程环保验收时间最短纪录,为特高压工程环保水保管理开创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既要“公转”也要“自转”

人类逃不脱的属性,除了文化根源,还有物的固有属性,比如惯性。

“其实,‘惯性’既关乎物理,也关乎人心。”后者,在张书豪看来,可能更重要。

什么决定了员工的素质?张书豪说,是思想、世界观和业务能力,而且,“思想和世界观最重要”。

入职国网交流公司后,张书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作风建设:“是从2011年7月开始的。那时团队较多的机关人员深入现场不够,还达不到公司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深度融合的水平,对工程现场管理还做不到了然于胸。什么原因呢?基层求真务实的作风执行不到位,以人为本、体谅现场人员心情的人文关怀还有欠缺,少部分人甚至有点不太会干、不太务实,很难让他们挑大梁。”

张书豪决定,要从思想意识上改变团队素质,改变人才结构专业化不强的局面。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国网交流公司提出“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健康快乐生活”的主导思想,增进员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抓大放小”是张书豪的管理方式,即项目经理管进度,他管最关键的部分——人。

记者走访国网交流公司期间,“重视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员工们对张书豪的一致评价,这让他很欣慰:“我们把年轻干部派到项目上,调低机关人员工资,调高一线管理人员工资,实施岗位交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与企业共同进步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持续深化队伍建设,国网交流公司不断完善专家人才体系,依托专业工作组,细化专业人才培养,完善专家梯队建设,强化专家履职计划和考核,健全培训实效机制。

“过去,我们的职工‘一直在路上’,现在,我们变‘在路上’为‘在重要工作岗位上’,让和谐融洽、干劲十足的工作氛围成为常态,这是作风建设后,国网交流公司的本质转变。”

张书豪说,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公司上下“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把部门“自转”意识统一到公司“公转”上来,兼顾社会、企业、家庭,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

读懂时代,掌握变化

1982年,张书豪参加工作。从弱电到强电,从一次到二次,从供电到基建,从后勤到营销,从基层到机关……待的岗位越多,他的思考越多。

“过去我们做电网项目,能把电送出去就行,不怎么考虑稳定性,管理方式是粗放的,能用手解决的就不用工具,发现问题时总以‘挑毛病’的心态对待。30多年间,中国的电网项目从零星布局、区域电网发展到现在的特高压电网,企业的管理手段变多了,组织机构变得更加专业化了,正在向集约化、专业化、属地化的服务型集团发展。随着一些项目走出国门,我们的施工意识、标准意识、服务意识也渐渐和国际接轨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当然,面对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置身巨变之中,您焦虑吗?”记者问。

“人总会有办法的,只要主动思考,变化就在掌握中。”张书豪答。

“人和房间一样,要注意清扫。中国人擅长化繁为简,讲战略,讲基本目标、目的;西方人擅长变简为繁,讲战术,注重过程、流程。横贯中西,不偏爱其一才算尊重规律,既要讲儒道释的社会学,也要讲西方的组织行为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张书豪满怀豪情地表示,公司将着力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特高压交流工程扎根落地,为建设具有卓越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保特高压国网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新型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的设计研究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国网江西电力2017 回眸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