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前进在新时代

2018-08-06 20:27王兴昀
曲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苑文艺天津

王兴昀

多年来在天津的茶馆相声舞台上活跃着多支新文艺群体,其中谦祥益文苑在主办者史清元的带领下积极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新意的经营之路,体现出了新文艺群体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

一、固基本,深抓演员队伍建设

目前,谦祥益文苑的日常演出以天津相声俱乐部为固定班底。天津相声俱乐部创始于2011年,并在2016年4月重新整合,整合升级后的天津相声俱乐部云集老中青三代相声演员,他们都是如今相声舞台上的中流砥柱。谦祥益文苑每周一到周日晚上七点半有晚场演出,每周三到周日下午两点半还有日场演出。如此密集的演出安排,没有一支过硬的演员队伍是难以保证演出质量的。因此谦祥益文苑极为注重对演员队伍的提升。

一是要求脚踏实地。史清元始终要求演员要不断夯实相声功底,提升艺术素养,打磨相声作品。谦祥益文苑不是要出笑星,而是要出合格的相声演员。演员不能心浮气躁,总想着如何走捷径,成名走红,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谦祥益文苑在演出中不以盲目追求演出效果、实现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演出的社会效益。针对当前茶馆相声演出中的一些乱象,史清元明确提出要杜绝“伦理哏”“擦边球”等不健康“包袱”,不以“庸俗、低俗、媚俗”迎合观众,演员一旦违规,便立即停演。

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在每周一谦祥益文苑固定安排天津相声俱乐部业务学习。一方面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例如2016年11月,史清元作为曲艺界代表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津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天津相声俱乐部成员们进行学习,努力把学习成果运用到今后的创作表演中。另一方面,邀请曲艺界专家学者、知名演员为谦祥益文苑演员授课,为他们的成长搭桥铺路。

三是加强演出锻炼。2016年,第七届天津相声节主题为“用时间去证明”,以天津相声俱乐部为主体的演员为观众带来连续四天、每天总时长达8小时的“计时收费”演出。每10分钟为一计时单位,收费5元,不足10分钟按10分钟计算,以此类推。计时收费意味着观众有选择演员和节目的自由,如果不喜欢听可以随时离场,这是对演员艺术功力的极大挑战。无形的压力让演员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为他们提高完善自己提供了一种动力。

通过各种手段推动,天津相声俱乐部演员的演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质量高”“段子多”“活路宽”的队伍特色,成为天津相声演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演出不但受到天津观众欢迎,而且吸引众多外地观众专程前来。

二、严基准,努力提升节目创演

谦祥益文苑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多”。目前每周共有12场演出,每场一般要演出6个节目,一周就要演出72个节目。史清元要求节目两周内不许重样。这样,天津相声俱乐部的演员们必须准备将近150个节目。顺应这一要求,谦祥益文苑积极推动演员在坚持立足相声本体、尊重相声传统的基础上去创作新节目。

史清元在新节目创作上对天津相声俱乐部的演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注重社会效益。新作品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但绝不能有“臭包袱”,而且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让观众有所感、有所悟,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喜闻乐见,爱看、想看、愿意花钱看。二是能让自己的家人听。演员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坐在台下时,听了没有不适的感觉。如果一个段子,演员自己的家人都接受不了,又凭什么说给其他观众?三是能说给自己徒弟。新段子不能是一次性的、短命的,而是要能长久生存在相声舞台上。创作新段子是要为相声添产业,要能教给自己的徒弟。这三点是谦祥益文苑相声创作的基准,演员在进行创作前都要对照思考,如果有一点难以达到,宁可暂时不动笔。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天津相声俱乐部在新节目创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先后上演了许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全新作品。例如马军、盛伟的《不容忽视》反映了当前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并由此引起了关于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蔡宝恒、任鹏飞的《成语达人》从成语引出对当前年轻人中网络语言盛行的思索。特别是2017年,谦祥益文苑组织天津相声俱乐部自创、自编、自演的相声剧《后台之何去何从》,表达了天津相声俱乐部长期艺术实践中的一份感悟,向观众表明了“该创作演出什么样的相声,怎么才能使相声保持活跃的艺术生命”。

三、入基层,强调自身使命担当

谦祥益文苑虽然是一家民营相声演出团体,但是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担当,热情投身于各项社会公益演出,发挥自身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将欢笑带给基层观众。

2016年第七届天津相声节期间,谦祥益文苑组织了优秀作品走进劳动者公益巡演。9月1日至5日,天津相声俱乐部的演员带着优秀作品登上海监船、走进地铁重点工程,还访问了清洁行业协会、开发区蓝领公寓、海河教育园区,慰问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在地下14米的地铁隧道施工现场,演员的卖力演出让工人师傅们湿润了眼角。2017年,8月29日和9月4日,天津相声俱乐部先后来到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场和蓟州于桥水库管理局进行公益演出。2018年,谦祥益文苑成为天津总工会“天津市职工文体服务基地”。演出之外,谦祥益文苑联合天津总工会推出了“职工曲艺大讲堂”,旨在丰富职工文化,普及曲艺知识,传承传统曲艺。谦祥益文苑作为民营团体,许多演员是在保证日常场次演出的基础上“赶场”,不辞辛苦,不取报酬参加慰问演出。有的演员市里演出刚结束,下台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赶忙打开手机定位开车赶到慰问现场继续表演。

2015年3月28日,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会同天津市财政局面向市民发行“天津文化惠民卡”(简称“文惠卡”)。文惠卡最大的特点是市民看戏有补贴。最初文惠卡只可用于购买天津11家市级文艺院团的演出票,民营的谦祥益文苑本不在“文惠卡”优惠范围内。但是不少市民都拿着“文惠卡”前来,询问是否能持卡购票,于是谦祥益文艺推出了“天津相聲俱乐部欢乐惠民季”,每周推出几场惠民演出,让利于民,不但票价打折,而且如果亮出“文惠卡”,还能享受更多优惠。此举使更多观众走进了剧场,欣赏原汁原味的好相声。

在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市财政局的领导下,由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牵头,经过数月的酝酿,2017年1月,天津市文化惠民演出联盟(简称“文惠联盟”)成立。“文惠联盟”把国有院团和民营演出单位有机整合,真正实现将“补贴蛋糕”切分权交给市场。谦祥益文苑成为了其中一员,演出门票正式享受文惠卡补贴,进一步推动了观众的购票积极性。

相声艺术要想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获得新成就,不单单需要国营院团的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新文艺群体的作用。以史清元为核心的谦祥益文苑作为一家民营相声演出团体,凭借自身的努力闯出了一条生路,以创作为中心打造出一支颇具实力的演员队伍,并且积极担负起社会公益责任,可以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作为天津最具影响力的新文艺群体,谦祥益文苑也面临着不少现实的困境。天津茶馆相声作为活跃在演出一线的重要新文艺力量,要想能够长期健康可持续地繁荣下去,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更大的关心和更为精确的扶持。

猜你喜欢
文苑文艺天津
1942,文艺之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天津之眼》
《文苑》,伴我走过最美年华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天津宝成博物苑
文苑小语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