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可采

2018-08-07 06:30钟林
大学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可燃冰石油大学流化

钟林

可燃冰,是最具潜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投入巨资展开研究,但由于开采技术难、成本高、环境风险大等诸多障碍,目前尚未实现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商业化开采。

在中国,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和东海南部区域,远景资源量达744亿吨油当量,主要为海洋非成岩可燃冰,其特点是埋藏浅、弱胶结、不稳定和无致密盖层。

我在西南石油大学从事可燃冰采掘技术的研究已有五年。我们西南石油大学可燃冰课题组针对这些特点在商业化开采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西南石油大学周守为院士创新性提出了“固态流化”的开采方法,在不主动打破海底温度和压力场平衡下,直接采掘可燃冰固体泵送至海面,而后再进行分离、分解气化等处理,从而避免了可燃冰海底分解引起的工程地质与环境灾害。

2017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西南石油大学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海洋浅层,实现了试采的成功。这证明了“固态流化”开采可行。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着各种技术难题,比如可燃冰管输、弱胶结储层的低漏失压力等,严重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我所在的西南大学研究团队正在为研发可燃冰固态流化开采的相关工艺和工具进行努力。

可燃冰绿色开采,是实现可燃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展相关装备的试加工,为2019年中海油的第二次海上试采提供技术装备支撑,一旦成功,必将加速我国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步伐。

我的研究领域是导弹发射技术,致力于解决导弹发射动力学问题,提高导弹发射可靠性和发射精度。这两者是导弹能够按预定要求击中目标的先决条件。

过去,导弹武器发射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一个大难点就是研发环节周期漫长,需要耗费大量的研发时间和实验费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而突飞猛进,虚拟样机技术广泛应用导弹发射系统的仿真研究中,大幅度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少了研发成本。

现在的军事研究项目,科研环境和条件比过去更加优越,导弹发射系统各类原件和技术的进口依赖性渐渐降低,自主研发技术不断增多,打破了國外技术的垄断。导弹的发射方式也从过去单一的陆上发射,延伸发展到“下海”和“上天”,潜水艇水下潜射,空中机载导弹发射等灵活多变的发射方式,有效弥补了单一发射方式的不足,通过不同的战斗部署还可以提高导弹武器系统对现代战争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在研究者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垂直发射、共架发射、无依托发射、电磁弹射等发射技术不断突破,大幅提升了我国导弹发射系统远程打击、战略生存、快速反应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效震慑了国外敌对势力。

未来,导弹发射技术将日趋多样化,先进的发射技术可以进一步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增加发射窗口时间,提高发射频率,减少发射污染,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朝着机动、快速、隐蔽的方向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猜你喜欢
可燃冰石油大学流化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器筒体泄漏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高温流化糙米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烘焙林业废弃物生物质与煤粉不同配比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
可燃冰是什么?
未来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吗?
散装水泥运输车流化过程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