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

2018-08-07 07:12费小娟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技术防治林业

费小娟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木的大敌,与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并称为森林三大灾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及防治的必要性、紧迫性。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为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林业; 防治;新技术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1.1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林业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频率較高,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其中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近300种,在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扩大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适生范围,发生期提早,周期缩短,世代数增加,危害程度加大,防治难度也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从维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的高度出发,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筑牢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1.2维护森林食品安全

森林食品是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食品开发和利用的步伐越来越快。山野菜、食用菌、竹笋、木本食用油、林果、林下养殖动物等森林食品,逐渐走向餐桌,并且份额越来越重。由于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正处在由以传统的农药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无公害防治为主转型的过渡时期,化学农药的使用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农药残留和水体污染等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给森林食品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我们必须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从源头上消除森林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森林食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2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存在问题

2.1国家投入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林业防治工作人员较少,工作任务量大,是造成林业有害生物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且大多数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并不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防治措施还很传统、保守,通常只注重于化学药品的使用,并不重视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同时,因为国家在林业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充足,再加上长久的传统防治技术已经让有害生物具有抗体,造成防治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林业本身的抗灾能力比较弱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并不重视,对森林经常有滥砍滥伐的行为,让生态环境中原有的绿化植被遭到破坏,而工作人员并没有推出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全面实施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监督部门,虽然人们在不断的人为制造绿化环境,但是由于植被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目前,因为人工种植的树木比较多,造成我国存在的林业资源品种单一、自然形成树木数量较少、绝大部分树木年龄比较小。由于树木品种单一,一旦出现有害生物,造成整个林区不具有抵抗力,树木死亡率逐步增加的现象。

2.3后续防控工作不够完善

由于受到人员专业性和资金短缺的限制,对于树木种植后的检疫和维护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主要是因为:第一,资金短缺,无法实现检疫工作和维护工作。第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够,落实工作有难度。第三,对此项工作并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四,工作人员具有流动性。第五,设备过于陈旧,无法进行准确预测。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

3.1数字化技术

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森林的相关信息进行检测与预测。相对传统的人工管理来说,这种技术的应用所体现的准确度更高,并且工作效率更好。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增长,林业的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工管理很难达到快速的规模化管理,并且极大地增加了人力资金的投入,不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通过与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相互结合,将信息整合后做出数字化分析,并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有效预测。尤其是当前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的扩充也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统计,这对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率有着较大的帮助。

3.2导航系统的应用

导航卫星系统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世纪初期,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部门就已经开始使用GPS定位接收机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其主要作用于,有害生物灾害区位置确定及相关数据收集、灾害区路线记录和调查监督、对受灾区域采取飞机监测和防治工作以及飞机监测数据记录与评估。为了更好的全面实现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应用,针对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开发并设计了具体的应用软件来满足各项生产和管理。

3.3信息技术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结合

随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改变,传统数据统计与处理已经被信息化数据处理设备所取代,信息技术将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已经获取的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解决方案。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成为现阶段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通过多个传感器对监控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检测,将原始图像进行回传,便于相关专家分析。

对于林业部门来说,基于信息化信息处理手段的信息技术,能够减轻人工统计数据的压力,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的准确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的终结,传统技术手段与新技术的共同使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基因技术在林业防治病虫害上的具体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生物工程技术发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林业有关部门也将生物工程中的转基因技术运用在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当中,通过将树种的基因重新整合并加以完善,培育出大量耐虫害强的新型树苗,提高树苗存活率,为林业地区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4结束语

要想真正的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不仅仅要做好防治工作,同时还要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到林业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资金作为此项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增加投入力度,从多个方面改善,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满桌.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现代交际,2017(15):198-200.

[2]韩铁良.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9):294.

[3]魏玉娇.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1098-1098.

[4]吕珍国.浅谈如何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大科技,2017(25):225-226.

猜你喜欢
新技术防治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