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

2018-08-08 08:24程丽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有机氯残留量农田

程丽红,丁 攀,张 敏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农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在灭虫害及病害防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药滥用及处理不善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作物农药残留损害人体健康,药瓶等随意抛弃导致河水受到农药污染,生物受到农药污染而灭绝速度加快等等,这些污染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其中危害性较大是就是有机氯农药(OCPs),这是一种具有残留性高、强生物富集性的有机污染物,即我们常说的POPs,其不仅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及毒性,还具有危害持久及生物累积性强的稳定化学特征[1-3]。OCPs残留给土壤及生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同时危害着人体健康,其残留损害着土壤的有机成分,降低了土壤活性及肥性,同时将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杀死[4-5],这样土壤的供养质量下降,最终影响作物的生长;另外,残留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被作物吸收,这些作物最终被人类所食用,长久下来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损害[6-7],而且有机氯农药因其刺激性气味造成大气污染与危害,影响呼吸系统,并制约着动植物的呼吸质量[8-10]。我国是OCPs生产和使用大国,这导致OCPs残留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的活性,给作物生长带来一定的制约效果[11-12]。1983年5月我国明确禁止使用该类农药,但通过相关研究发现,OCPs残留依然在多个地区土壤中被检测出来[13],由此可见,该类农药残留的危害之久相当惊人,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使用的部分农药依然存在与之相近的有害成分,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以确认这一问题。OCPs的难降解性使其危害一时难以完全消除[14-15];国际公布的首批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有3/4是诸如艾氏剂、狄氏剂等有机氯农药[13-16]。OCPs不仅仅对土壤、大气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更严重损害着动植物的生长,相关的土壤等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多地土壤中出现出明显的OCPs残留,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关于农田土壤的OCPs残留危害报道更少,这难以充分引起人们对OCPs残留污染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土壤剖面中农药含量和分布进行有效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掌握OCPs在农田土壤质中的分布状况,笔者从2014年开始对河南农田土壤进行了连续3年的定点观测,着重研究农田土壤之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及残留危害,同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及其成分构成、垂直分布进行监测研究,从而为提升河南农田土壤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在2014—2016年的6—8月之间,连续3年在河南省内选取的样本采集点共计20个,其中每个样地5个重复,采样的土壤类型不仅包括果园与菜地,也包括水田,之后对每个样点进行3次重复土壤取样。为了对土壤垂直分布的农药残留成分进行分析,特采集不同垂直深度的土壤成分,为此需要利用土钻分为3级土层,其中0~10 cm为第一级土层,10~20 cm 为第二级土层,20~30 cm为第三级土层,采样单位由其中心点加之附近的4个点构成,然后对每个土壤代表样进行质量为1 kg的最终取样处理,并将多余的土壤以四分法的方式去掉。根据土壤利用类型确定相应的采样点,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完成样品采集后将之用聚四氟乙烯塑料瓶进行密封保存,并带回实验室在低温下保存待测。

1.2 试验材料与仪器

1.2.1 试剂 对土壤的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需要用到色谱标准物,这样能够更精确地对残留成分进行测定,要求浓度达到100 μg/mL,色谱标准物具体如下:p-DDT及o,p′-DDT;p-DDE及o,p′-DDE;p-DDD及o,p′-DDD;艾氏剂(Aldrin);α-HCH、β-HCH、γ-HCH、δ-HCH;氯丹(transchlordane),狄氏剂(Dieldrin),α-End、β-End,硫酸硫丹(Endosulfan sulfate),异狄氏剂(Endrin),七氯(Heptachlor),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等,要求回收率指示物浓度100 μg/mL,具体的指示物如下:四氯间二甲苯、多氯联苯、内标五氯硝基苯。

98% H2SO4分析纯;无水化的Na2SO4,且已经达到分析纯状态,将之利用马弗炉进行烘烤4 h,要求炉温达到650 ℃,之后将之进行自然冷却,当温度达到常温状态时放入玻璃瓶并进行密封处理,以备试验使用;以Na2SO4晶体配制浓度为6%的溶液;然后用沸程为60~90 ℃进行石油醚处理,并重蒸收集69~72 ℃ 馏分;已经完成分析纯的丙酮;通过二氯甲烷对硅胶和中性氧化铝进行长达72 h的索氏抽取处理,并分别在 180、250 ℃的高温下进行长达12 h的活化处理,处理之后需要放进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处理的时间要达到12 h,完成冷却后再次进行活化处理,此次处理利用3%的二次蒸馏水,并再次进行长达12 h的冷却处理,最后用正己烷浸泡,这就完成了测定前的试剂准备,另外,高纯氮气用于样品浓缩,GC载气使用99.9%的高纯度氦气。

1.2.2 仪器 采用津岛公司生产的HP 6890A自动进样器气相色谱仪,采用德国Heidolph公司生产的旋转蒸发仪,同时试验还需要诸如真空泵、氮吹仪及振荡器的配合,另外,离心分离机选用TDL-5型、冻干机选择EYELA-FDU-830型;所有待用器皿清洗干净,清洗时利用超声波清洗器,之后采用自来水蒸馏水进行再次冲洗,冲洗完毕之后用烘箱进行烘干,要求烘箱的温度达到180 ℃、上下温差不超过2 ℃,在进行正式测定之前用有机溶剂对之淋洗处理。

1.3 测定方法

1.3.1 提取与净化分离 第一步进行提取处理:首先取质量为10 g的地表水品,该水品要求冷冻干燥后进行研细处理,并将之过70目的筛,之后将之包裹在已经净化处理过的滤纸之中;其次,加入TCMX和PCB-209这2种回收率指示物,然后将之放进索氏抽提器,抽取器容积要达到150 mL的要求,将质量为2 g的铜片清洗干净后放进去,然后再用正己烷和丙酮溶剂进行均匀混合配比,并利用超声波进行长达 20 min 的提取处理,之后利用振荡器进行0.5 h的振荡处理,并利用索氏抽提器避光进行72 h的抽提处理,并进行20 min的离心处理。将提取液放置在旋转蒸发仪上进行浓缩处理,待浓缩液为大约4 mL时,将正己烷10~15 mL分次加入其中,以形成置换溶剂,直至浓缩液达到2 mL,此时用刻度试管将之装入其中,并用高纯氮气吹之,直至其浓缩液降至 0.5 mL,需要注意的是要重复操作,最后用试管将PCNB密封保存。

第二步进行净化处理:利用12 cm的中性硅胶柱及6 cm的氧化铝对提取液进行分级净化,之后通过70 mL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进行淋洗处理,要求溶剂的体积比达到 7 ∶3 水平,将淋洗液收集起来,并利用1~2 mL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液进行再次淋洗,要求二者体积之比达到0.15,然后利用40 ℃水浴进行旋转浓缩处理,并用高纯氮气吹之,直至其浓缩液降至1 mL,以备试验所用。

1.3.2 有机氯农药类OCPs的GC/MS分析 色谱分析通过HP 6890A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仪配有63Ni的电子捕获检测器,色谱柱采用柱流量为60 mL/min的HP-1石英毛细管柱,其标准为50 m×320 μm×0.17 μm,载气用高纯氮气且流速1 mL/min,以30 mL/min N2为辅助气,为了提升数据测定准确性,无论是进样口,还是检测器,均要求达到280 ℃,色谱-质谱接口在270 ℃。之后再作逐步升温处理:70 ℃/min条件下处理1 min,20 ℃/min升至130 ℃,5 ℃/min升至 300 ℃;进样过程中不进行分流,仅仅有 0.7 min 的开阀时间,进样量1 μL,定量采取外标法进行,定性依据残留时间判定。然后先进行提取,之后对之进行净化处理,最终开展具体的成分数据及含量测定,确定最低检出浓度,平均回收率要求在85.2%~104.7%,并开展相应的校正,以提高测定的精密度,达到更高的检测标准。

1.3.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为了保证质量,本试验利用野外空白、试验空白、空白加标和平行样等方式加强质量控制,并将回收率指示融入到每个分析样品中去,不仅使得所有样品的回收率达到77.2%,还要使空白PCB-67/191的回收率达到81.4%。报告检测限(RLs)依据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利用元素分析仪进行,在5 g地表水品中加入1 mol/L的HCl,并将之进行24 h的浸泡,同时将酸洗液通过离心分离掉,之后进行80 ℃条件下的烘干处理,之后将之放置在干燥器中,然后从中取出10~20 mg,最后测定TOC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OCPs分布特征

通过对农田土壤OCPs的残留(表1)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农田土壤中的OCPs不管是在含量还是种类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对几种主要的OCPs组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总氯丹残留量均值方面,水田与果园比较接近。在本研究中,在土壤OCPs残留方面,水田要比菜地的含量高,而DDTs占比最高,为34.71%。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主要分为2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类型不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因此也造成了OCPs存在差异;二是该片区域当中三氯杀螨醇新的输入源的存在可能性较大。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7.78 μg/kg;HCHs的平均值为26.09 μg/kg,检出率为100%;HCB的平均值和检出率分别为 16.13 μg/kg、100%;DDTs的检出率和平均值分别100%、3.54 μg/kg。此外,顺式九氯(CN)、反式九氯(TN)、顺式氯丹(CC)、反式氯丹(TC)的检出率均为 66.67%。此外,检出率仅为 33.33% 的只有β-硫丹(β-End)和α-硫丹(α-End)这2种物质。此外,检出率为0的主要有灭蚁灵(七氯化茚)、艾氏剂等其他物质。在总有机氯农药类中占比仅为0.21%、0.12% 的是氯丹(TC+CC)和硫丹(α-End+β-End)这2种物质。从上述结果得知,在历史上HCHs、HCB和DDTs曾经在河南省农田中使用,在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中占比最高的是HCHs,为56.01%。由此可知,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污染的主要物质为HCHs,其26.09 μg/kg的很高残留量说明是较大的使用量导致的,且很少使用或者是没有使用灭蚁灵、艾氏剂等。氯丹类物质TT的平均含量为0.09 μg/kg、氯丹类物CC的平均含量为 0.08 μg/kg,很少有大于1.0 μg/kg的情况,而两者的检出率也比较低,分别为0.15%、0.06%。从化学结构上来看,氯丹的特点是降解难度高,属于高残留农药的一种。而从河南省农田土壤中实际存在的较低残留量的氯丹来看,氯丹在以往的使用并不多,且范围较小。结果显示当地的土壤因为使用的氯丹量很小而没有受到危害。

表1 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

2.2 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垂直方向残留状况

图1表示河南省农田土壤中OCPs垂直方向分布和残留状况。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河南省农田土壤中OCPs农药也呈急剧下降趋势,这表明河南省农田中0~10 cm 的土壤表层集中了大部分的OCPs农药,具有非常明显的垂直分布的“表聚性”。通过对河南省不同类型农田土壤中OCPs平均含量分析发现,不同OCPs组分差异较大。水田的TC、CC、α-End、β-End、HCHs、HCB、TN和CN含量大于果园和菜地,在相同的土层中也是同样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类型的农田土壤中,之间关系表现为不显著(P>0.05)的是CC和β-End。尤其是那些<1 mm的小团粒和微团粒中,集中了较多的土壤负电荷,广泛地存在于水田土壤的耕层当中,由此可见,水田土壤中的机械组成主要受到了OCPs高残留的较大影响。此外,由于水田土壤经常处于有利于累积有机质的嫌气环境,OCPs残留较多主要原因是在水田土壤之中存在着较多的有机质,这种有机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OCPs有很强的吸附性。

2.3 河南省农田土壤DDTs分布特征

表2显示,在土壤中之所以会检测出DDTs,有2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一是被DDT严重污染;二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风化。由表2可知,o,p′-DDT的占比为56.78%~63.58%,p,p′-DDT的占比为12.89%~18.27%,p,p′-DDD的占比为 8.14%~13.25%,p,p′-DDE的占比为0.98%~2.08%,o,p′-DDD的占比为1.89%~3.18%和o,p′-DDE的占比为8.24%~10.74%,p,p′-DDE、o,p′-DDT是河南省农田土壤中比例最低和最高的2种物质。占比最高的o,p′-DDT就是河南省农田土壤中DDT类污染物的主体物质。通常而言DDT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会降解为2种物质:一种是DDE;另一种则为DDD。从研究中可以发现,通过在农田土壤的检测中发现了DDT、DDE以及DDD类化合物存在的情形可以推测,我国曾经大量使用过DDT,同时从这3种物质的含量来看,最多为DDE,最少为DDD,因为DDE是DDTs的主要转化产物,所以从DDD含量最少能够分析出本次研究中农田土壤的环境不是厌气环境,而是好气环境。

表2 河南省农田土壤DDTs分布特征

通过图2来对比(DDD+DDE)/DDT的值可以发现其在经过长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变化而使得DDT含量出现了变化,如果近期存在DDTs输入,则其比值小于1,即这个比值能够直接反映DDT的输入情况和具体的降解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河南省农田土壤中(DDD+DDE)/DDT的比值都在1以下,这表明河南省农田土壤的DDT基本没有降解,应该是残留汚染。值得注意的是,通过p,p′-DDT的检测值推测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

2.4 河南省农田土壤HCHs分布特征

由表3可知,HCHs检出率为100%,而HCHs是由 22.51%~24.29%的α-HCH、47.32%~52.07%的β-HCH、14.49%~21.06%的γ-HCH和7.89%~11.35%的δ-HCH 构成。由此可以看出,β-HCH的平均含量是最高的,最低的为δ-HCH,而在这些物质当中,占比相对较高且潜在危害性很大的是α-HCH和β-HCH这2种。其中β-HCH 能够在环境中保存很久,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降解难度最大,同时它的吸附性较强,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致癌性。本次研究当中,占比较高是含量为47.32%~52.07%的β-HCH,由此可知在该环境中HCHs一直在发生变化,此外,土壤β-HCH来源之一有可能是大气沉降。

表3 河南省农田土壤HCHs分布特征

2.5 有机氯农药与养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是本研究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旨在对河南省农田土壤中的总有机碳(TOC)和OCPs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OCPs含量和分布的影响因素中的TOC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4)显示,HCHs、HCB、OCPs与TOC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890和0.889,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α-End和β-End与TOC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54、0.602,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P>0.05)的是DDTs与TOC这2种物质。由上述分析可知,土壤中的TOC含量会对OCPs、HCHs、HCB含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DDTs与九氯(TN+CN)类农药、HCB与九氯(TN+CN)类农药、HCB和HCHs与DDTs、OCPs总含量与CHs、DDTs和HCB含量之间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推断,不管是在输入来源方面,还是在分布机制上,九氯(TN+CN)类农药与土壤中的HCHs、HCB、DDTs、HCB、DDTs都可能一致。

3 讨论

OCPs的降解要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环境因素会对之产生影响,同时土壤残留量还受到植被特征及生长环境、土壤特性、农药使用量等制约[8-9,17];尽管我国早已禁用有机氯农药,但通过本研究发现,仍然能在河南省农田土壤中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残留:其中均检测到了HCHs、HCB和DDTs,三者高达残留总量的九成,α及β-硫丹、反式及顺式氯丹、反式及顺式九氯类农药亦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未检测出硫丹硫酸盐、狄氏剂、异狄氏剂、艾氏剂、七氯、外环氧七氯和甲氧滴滴涕,氯丹残留量约占2%,硫丹约占1%,这与OCPs本身特性有较大关系,如农药本身的扩散强弱、水溶性等。特性不同导致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也不同,七氯、艾氏剂等残留性弱,而DDT和狄氏剂则具有较长的残留性。试验表明河南农田土壤受HCHs、HCB和DDTs的影响较大,其中DDTs占比较高,是主要的农药污染之一;而狄氏剂、七氯等残留微乎其微。

表4 有机氯农药与养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注:“**”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在本次试验中,所有的样品均检测出了DDTs,检测值位于7.34~10.45 μg/kg之间,并达到了8.97 μg/kg的平均值,而一级土壤DDTs的标准限量为50 μg/kg[18-19],说明未超过限值。HCB虽然具有持久污染性,但土壤样品中HCB含量较低,其残留量平均值为28.49 μg/kg,明显低于限值 50 μg/kg[20]。氯丹类物质检出率为66.67%,平均含量仅仅为0.23 μg/kg,说明土壤氯丹残留量并不高;硫丹检出率为33.33%,平均含量为0.15 μg/kg,说明历史上使用量并不大。

自DDTs禁止使用以来,土壤中的DDTs含量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土壤中的DDTs含量检测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且主要的降解产物为DDD和DDE。因此,该残留性常用(DDD+DDE)/DDT来表示,假如该比值在1以下,意味着该地区历史上曾经不同程度地使用过DDTs。对河南省的农田土壤样品研究发现,该比值低于1,说明该区域的农田土壤依然受到了DDTs残留污染,更说明历史上该区域曾经较大范围使用过该种有机农药,其产生的长久污染残留至今未能完全消除。一般情况下,α-HCH/γ-HCH的比值用来表示HCH的污染性,其正常比值范围在4~7间,一旦比值超出这个范围,则表明环境变化对HCH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省农田土壤研究样品中该比值低于4,意味着土壤HCH受到了明显的环境变化因素影响。另外,分析发现菜地和水田土壤的α-HCH/γ-HCH比值均在1以下,表明对菜地和水田土壤而言,其HCH同系物之间已经产生了相互的转化,土壤中的γ-HCH残留相对较多,除了历史使用量的影响之外,菜地和水田土壤HCHs还可能有新的使用途径残留。HCH最主要来源于林丹,林丹依然在作为杀虫剂的一种成分,且其拥有高达99%的γ-HCH含量,就本研究果园土壤而言,γ-HCH污染源可能来自林丹;另外,就HCH的4种异构体含量而言,占比较高的是β-HCH,这意味着在长期的降解之下,β-HCH含量并没有相应减少,这主要与其特性有较大关系。

本研究采用Pearson分析法对数据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中不难看出,TOC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HCHs、HCB、OCPs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紧密度高且变化趋势相同,更表明其对三者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同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OCPs含量;其与α-End、β-End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DDTs的关系微乎其微。

4 结论

(1)就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而言,约99%的含量是HCHs、DDTs和HCB,其中HCHs占比最高,带来的污染较大,总体来说其DDTs含量在国家标准限值之下,表明总体污染程度不高。

(2)就河南省农田土壤而言,其氯丹、九氯、硫丹的残留量并不高,且低于限值,表明其残留性较弱,目前并没有对土壤造成显著的损害,而狄氏剂、七氯、灭蚁灵等残留量更是微乎其微,说明土壤受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河南农田土壤中OCPs农药残留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布特性:各指标与土层深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土层的深度增加而表现出含量的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因土层的垂直深度增加而加大;不同OCPs分组具有较大不同,具体表现为水田最为明显,其次是果园,而菜地土壤表现最不明显。

(4)河南农田土壤DDTs含量大小具体如下:o,p′-DDT>p,p′-DDT>p,p′-DDD,o,p′-DDT占比较高;HCH平均值大小具体如下:β-HCH>γ-HCH>α-HCH>δ-HCH,通过研究发现α-HCH和β-HCH的残留持久性更强,α-HCH/γ-HCH比值在1之下,HCH同系物间的相互转化已经产生了,土壤中的γ-HCH残留相对较多。

(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OC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HCHs、HCB、OCPs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紧密度高且变化趋势相同,更表明其对三者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同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OCPs含量;其与α-End、β-End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猜你喜欢
有机氯残留量农田
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中22种有机氯农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戊唑醇的残留量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水产品中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农田制作所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