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贵
“2017中国好书”艺术类入围图书有五种:《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印象派的敌人》《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
这五本书能够从数量繁多的年度艺术图书中脱颖而出,自有其突出特色,概而言之,也许可以用“情怀”和“思辨”来总结。
《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是最具时代情怀的一本。凝聚了新中国几代人共同记忆的连环画,是改革开放前最为普及的文化生活内容之一。本书作者林阳先生荟萃了十五位连环画大师的艺术生涯、代表作及珍贵历史照片,辅以充满温馨的个人交往经历的叙述,不仅生动呈现了这些大师和作者本人的人间情怀,更足以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历史情怀。连环画貌似普及性文化读物,但是这批深具匠心的艺术家,汇集了中外优秀绘画技法并进行创造性发展,使它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文化类别,对于塑造那几代人的心灵,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本书既是一种致敬,更可以为当代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贴近人民、贴近社会提供思考。
《古砖花供———六舟与19世纪的学术和艺术》是作者王屹锋先生文化关怀的心血结晶,在没有任何课题经费支持的条件下,作者凭借自身对六舟和尚的传奇生涯及其时代文化艺术的强烈兴趣,重走了六舟当年的道路,再结合馆藏与文献,重建了六舟和尚与那个时代精神世界的一个场景。这是相隔多个世纪的两代知识人穿越时空的际会,本身即具有动人的魅力。而作者的深厚学术功力以及六舟精彩的艺术创造,更使得本书不仅可以成为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学术参考,也可以成为人们领略那个时代艺术风采的重要读本。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印象派的敌人》《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三本书,均是十分专业且专注于理论思辨的著作。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作者巫鸿先生是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古代艺术研究专家,且长期活跃于国内外艺术学领域,极具汇通中西的视野和思力。他站在全球美术整体的角度,阐述了传统中国美术对人类整体美术史做出的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贡献,彰显了中国古典美术的世界意义,对于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以更大的视角反观民族艺术传统、畅想民族艺术未来,能够提供极有价值的启示。
《印象派的敌人》是作者马萧先生的博士论文,选题貌似十分生僻,但是却独具慧眼。它全面揭示了被印象派光环遮蔽已久的同时代学院派画家的艺术生涯,对学院派画家观念的演变、画家间关系尤其是他们与独立艺术家共同构成的艺术生态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再现了当时相互渗透、碰撞交流的历史情境,不仅使读者得以重新审视艺术变革时期复杂的社会和人生状态,甚至可以借此反思當代中国艺术的生态问题,进而思考中国艺术未来的可能演进。
《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的作者周积寅先生是中国画学的宿将,该书汇集了作者数十年来中国画史论研究的成果,而采用了特殊的编排方式———不是单篇论文的汇集,而是体系性的呈现———根据作者设定的框架,将不同的文章片段分别拆解到相关主题下,从而对中国画史、画论进行了具有系统性意义的勾勒和阐述,历史研究、古典理论与作者的个人观点,巧妙地融为一体,交相阐发,形成了具有作者个人鲜明特色的研究体系,极有益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画学的研究。
无论是情怀还是思辨,每一种著作都很学术,也极富可读性,入围“中国好书”,当之无愧,而且,自身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组合:《小人书大人物》是对新中国早期文化创造的缅怀;《古砖花供》是对清代文化艺术的当代追思;《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是中西交汇的;《印象派的敌人》是专注西方美术史的;而《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则是聚焦中国美术理论与历史的。这充分反映了美术理论研究在当代的繁荣。
然而,与2016年“中国好书”相比,本年度入围图书包容的艺术门类过于单一,音乐、舞蹈、书法等,均告阙如。与这些艺术实践在当代日趋繁荣的局面相比,这不得不说是很大的遗憾。没有理论研究的跟进,实践繁荣的内在动力,终究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