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趋势的思考

2018-08-08 10:22冯兰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多元化发展趋势

摘要:课程设置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明确了课程设置就等于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方向。阐明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及对其发展趋势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发展趋势;多元化

一、 幼儿园课程概述

课程设置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明确了课程设置就等于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方向,幼儿园应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课程目标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它是指根据课程目标而选择内容,是课程的实质性部分,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所以从整体来讲,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动态的,但它同时也包含着相对静态的知识形式。

二、 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一) 幼儿园课程是开放性的

在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下,教育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是从儿童的生活与活动需要中来的。因此,幼儿园课程体系是开放性的,教师不是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或模式进行教学,儿童也没有绝对的学会什么作为教育的绝对评价标准。

(二) 游戏与生活构成幼儿园课程的独特特征

与学校课程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特征和生活化特征最为突出。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存在形式,无论怎样的课程模式,都不能剥夺幼儿的这一权利。正因如此,幼儿园课程并不是给幼儿上课,不能只关注幼儿上课,也应关注孩子的游戏、日常生活、自我服务、生活习惯的养成等内容与形式。

三、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设置与不足

(一)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1. 课程设置的层次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幼儿园在确定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层次。

瑞吉欧的教师马拉古兹描述“落实儿童权利”这一课程目标“应有利于儿童经由连续不断地与他人及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融合的过程,而形成创造性的智慧,使儿童有机会透过自由的学习方式获得十分独特的思考力方式和对事物的敏感度”,“让创造力、知识和求知欲能永远伴随在孩子发展的旅程中”等。

2. 课程设置的来源

课程设置的三个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成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对这三个基本维度关系的不同认识集中反映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由此产生出“儿童本位课程”等典型的课程观。“儿童本位课程”是许多幼儿园所追求的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课程。“教师本位”的思想一直在教育实践中占据主流地位。

(二)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不足

1. 缺乏对儿童思维的训练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灵魂,有思想,能够思维。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因此,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所在。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典型的“成人中心”,幼儿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常常无奈而费劲地猜测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答案,因为答对了会被称赞为“爱动脑筋”的孩子。

2. 远离儿童生活与儿童文化

刘晓东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养,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成了关键。最后,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

3. 活动区在幼儿课程中的功能与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在课程实施中,要利用活动区的功能与价值,更好地为课程服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低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的探索与创造。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权,并参与材料的收集,积极与材料互动。让孩子充分自主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将探索与发现融入整个活动过程。任何活动区都需要投放有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以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创设环境投放材料,而不是简单随意地投放和设置。同时,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是开展活动区活动的重要基础。

四、 幼儿园课程发展趋势及思考

(一) 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现状之体现

1. 課程理论基础多元化

受当前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苏联教育相关理论的“独尊”发展到现在“百花齐放”的趋势。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一些基本思潮,如新科学观、新知识观、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深远影响之外,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思想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乃至幼儿园教育的影响更不可不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杜威的实用主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姆的心理结构论、唯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埃斯萨的自我概念理论等。

2. 课程模式多元化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主要形态有分科课程、主题综合课程、五大领域课程、主题网络课程以及区域活动课程等。各地园所在课程模式的采用上一般各种模式并存。同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条件、特色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有所偏重。

(二) 对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现状之思考

幼儿园课程多元化是我国幼儿教育质量优质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多元化意味着多样性和不同的选择。但因种种原因,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因课程的多样性或多元化出现很多冲突,并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产生消极影响。

当然,要很好地解决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因课程多元化而引起的种种冲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而对于幼儿园以及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日程上,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1]廖丽英.解读当今的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导读:教师版,2009(11):15-17.

[2]郑海燕.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研究[J].希望月报月刊,2007(8):160.

[3]张华.论课程目标的确定[J].全球教育展望,2000(1):13-19.

作者简介:

冯兰,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民族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多元化发展趋势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