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民汉合宿与宿舍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2018-08-09 09:5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宿舍少数民族成员

张 琪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随着新疆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增加,民汉合宿也是近几年新疆高校开始实行的一种住宿模式。民汉合宿是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生活在同一区域,这不仅对各民族大学生和校园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对新疆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汉合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增强各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民汉合宿对于推动各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保障各高校稳定长久发展、维护新疆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有着重要作用。

一、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昌吉学院作为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院校,在疆内的民汉大学生生源比例具有稳定性及典型性特征。笔者以昌吉学院2015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民汉合宿情况的抽样调查,并分析得出新疆高校民汉合宿存在的问题。昌吉学院于2015年9月开始实施民汉合宿,积极响应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新教高(2014)13号《关于进一步深化自治区本科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若干意见》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积极倡导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昌吉学院在响应自治区教育厅精神的同时,也颁布了《昌吉学院民汉合宿工作实施方案》来推动民汉合宿的实施。

民汉合宿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民汉学生在民汉合宿过程中收获颇多,但是通过调查也不难发现民汉合宿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部分宿舍人员分配比例不合理

民汉合宿宿舍的民汉学生比例在宿舍分配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的原因可能会导致部分民汉合宿宿舍人员分配比例的不合理。如表1:

表1 N=226间

通过表1可知:民汉合宿宿舍中有1个或2个本民族学生,其余的为其他民族学生的宿舍比例达4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民汉合宿宿舍人员的分配过程中,分配方法较为单一,即宿舍管理中心将每个系院按人所需的宿舍间数分配至各系院,由各系院自行分配。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各系院在充分考虑本系院的情况下进行分配,但是有的系院可能汉族学生较少或者是少数民族学生较少,导致宿舍民汉分配比例的不合理。而民汉比例的不合理或多或少会影响民汉合宿积极意义的实现。如果一个宿舍有1个或2个汉族学生,其余为少数民族学生,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在自己的语言环境占优势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关注程度。

通过学生对自己所在宿舍成员比例的满意程度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进校时所分配宿舍的民汉比例是否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满意自己所在宿舍的民汉比例,但也有6%的学生直接表达了对所在宿舍的民汉比例不满意的想法。而有62%的学生满意的宿舍民汉比例是4:4。由此可见,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希望自己所住宿舍的民汉比例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表2 N=198人

(二)民汉学生间存在相互不适应现象

宿舍成员本身来自于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地区文化背景不同,加上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同一空间内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和相互之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也一定会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彼此更加深入的了解而逐渐减弱或消失。

表3 N=198人

通过调查可知,大部分民汉学生在两年的相处后基本上都能相互适应,并且能愉快相处。但也有2%的学生表达了自己不能适应对方的生活。各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甚至有的大学生是从内地来到新疆求学,不同地区又有着本地区独特的文化,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相聚于同一所学校、同一间宿舍,因此,每一个体由于地区文化、家庭文化、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民汉学生相互不适应的现象,并且由于语言的差异导致交流的困难,各民族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交流来消除这种相互不适应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彼此相互了解以及共处时间的增长,这种相互不适应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三)各民族同学间的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地区或社区的人类之间的文化差别,着重于信仰、价值、习俗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差别。通过对不同民族学生的访谈调查,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昌吉学院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以及由于这些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不同民族学生的访谈可知,无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价值观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语言的不同等。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文化差异固然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必须接受来自各方的文化差异。依托着这些文化差异所表现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必然会造成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摩擦与矛盾,但是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些摩擦与矛盾并不等同于民族问题,都只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引起的。

虽然文化差异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小矛盾、小摩擦,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构建一个民汉合宿学生的家庭。相反,有的同学则表示正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激发了他们想要去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不同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而文化差异的存在也让住在民汉合宿宿舍的同学处于一个不同于家或单一民族的居住环境,能够更加设身处地地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也一定会成为民汉合宿和谐发展构建一个特殊桥梁。

(四)缺少与少数民族宿舍成员深入交流

交流是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调查了解民汉合宿成员交流现状及其效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N=198人

表5N=186人

通过表4、表5,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民族大学生平时都会与宿舍成员(非本民族)交流,但大多数也就是简单的对话,学生很少与宿舍成员(非本民族)进行深入交流。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由于语言上的不同,阻碍了双方想要谈心的想法。有些少数民族同学的汉语水平不是很好,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少数民族同学也就放弃了与汉族同学谈心的想法,而汉族学生可能也缺少耐心去倾听少数民族同学表达得不是很准确的汉语。其次,由于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双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比较热情好客,喜欢邀请几个好友来宿舍一起聊天,而汉族学生可能觉得宿舍是一个休息的地方,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民汉学生由于这种性格的不同会导致缺少深入谈心的一个桥梁。

二、完善新疆高校宿舍管理与民汉合宿的建议

(一)完善民汉合宿宿舍管理机制体制

民汉合宿宿舍不同于其他单一民族宿舍,所以不能直接套用原有的宿舍管理制度。在完善宿舍管理机制体制的同时,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好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在民汉合宿宿舍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宿舍管理人员应及时对有矛盾的民汉合宿宿舍成员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教育,缓解民汉学生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加强民汉学生对民汉合宿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不能因为宿舍成员出现矛盾就采取调换宿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可以通过第三方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于存在心理隔阂、不能接受民汉合宿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

(二)合理分配民汉合宿宿舍人员

在民汉合宿过程中应注意民汉学生的分配比例,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各民族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处民汉合宿宿舍的民汉学生比例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的民汉比例能够创造一个平衡的宿舍环境,让同宿舍民汉学生充分地感受和学习彼此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等,避免由于少数民族过多或汉族过多而缺少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选择一种合理的民汉宿舍成员分配方法。这里,可以借鉴耶鲁大学宿舍成员的分配方法,大一新生入学之前让学生填一份基本信息表,然后电脑随机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民汉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至一个宿舍。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能够促进民汉学生在入校之初消除部分陌生感,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三)加强各民族学生深入了解彼此文化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课程。在进校初期通过这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可以有效预防因不了解其他民族风俗习惯而引起的矛盾和摩擦。其次,还可以通过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来了解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不仅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可以运用已学的语言,在与少数民族交流的过程中直接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学生充分了解彼此文化是民汉学生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特色民汉和谐宿舍文化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新疆高校特色民汉和谐宿舍文化

首先,民汉大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宿舍成员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宿舍进行装饰和美化,构建具有独特和谐文化的宿舍环境,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和对民汉合宿宿舍的认同感。其次,学校可以多举办以少数民族的节日为契机、以民汉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让各民族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宿舍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并且还能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比如:以宿舍为单位举办关于民族文化的知识问答竞赛,以宿舍为单位的少数民族舞蹈比赛等。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民汉学生之间团结合作,打破民族界限,并在每次活动后,通过走访等形式,持续关注民汉宿舍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他们对民汉合宿的想法与看法,把各种活动的举办作为推动新疆高校特色民汉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猜你喜欢
宿舍少数民族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热得快炸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