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小儿麻醉的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8-08-09 03:00张玉华陈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喉罩苏醒插管

张玉华 陈晶

小儿机体各项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之抵抗力差,相较成人,对麻醉质量有更高要求[1-2]。现阶段,气管插管和喉罩麻醉为临床最常用麻醉手段,其中气管插管属传统方式,是在麻醉诱导后,取气管导管经口插入,以发挥麻醉成效[3-4]。但实践显示,其虽可起到一定作用,却极易引发咽痛、喉痉挛等多种并发症[5]。而喉罩麻醉属新型方式,具气管插管及面罩双重优点,且因未造成明显侵袭,故并发症率居较低水平,术后患儿恢复迅速,应用效果十分理想[6-7]。本次研究选择小儿手术病例,分别行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就效果和安全性加以对比,以明确优势,指导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行短小手术的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喉罩麻醉,n=150)与对照组(气管插管麻醉,n=150)。观察组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11岁,平均(5.3±1.9)岁,平均体质量(26.7±3.3)kg;对照组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2~11岁,平均(5.5±2.1)岁,平均体质量(26.9±3.5)kg。两组患儿家属均自愿对知情同意书签署,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前30 min,均给于阿托品0.01~0.02 mg/kg肌注。入室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两组均用6%~8%七氟醚吸入诱导,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全身麻醉: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0.004 mg/kg,顺阿曲0.15 mg/kg行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术中3%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

对照组:本组即通过气管导管经喉镜插入,依据年龄/4+4对导管管径选择;观察组:本组即通过盲探插入法实施,所用导管管径型号依据患儿体质量选择,患儿体质量处于5~10 kg者,可为1.5号;处于10~20 kg者,可为2.0号;20~30 kg者,可为2.5号;>30 kg者,可为3.0号。术后两组拔管指征为:经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有效恢复,呼吸频率经监测>16次/min,在完成脱氧后5 min,以对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示>95%,对潮气量检测,结果示>6 mg/kg。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术后导管拔除时间、患儿苏醒时间;(3)对比两组术后声嘶、喉痉挛、咽痛、呛咳等并发症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镇痛效果理想,肌肉松驰度良好,行牵拉刺激,无体动、心率升高、血压升高;有效:术中牵拉刺激,有轻微体动及心率、血压升高,心率、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基础值20%;无效:术中牵拉刺激,体动、心率及血压升高均较明显,心率、血压波动范围在基础值20%及以上。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术后导管拔除时间、患儿苏醒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6.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对比 [n(%)]

2.2 拔管和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拔管和苏醒时间对比(±s,min)

表2 两组拔管和苏醒时间对比(±s,min)

组别 导管拔除时间 苏醒时间观察组(n=150) 14.3±6.7 51.3±20.4对照组(n=150) 36.6±14.3 120.6±31.8 t值 17.295 22.465 P值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针对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各项操作需在全麻下实施。但因小儿气道解剖和生理学均较为特殊,麻醉中极易出现分泌物增多、舌后坠现象,进而引发上呼吸道梗阻,诱导缺氧事件发生,故保障呼吸道的通畅性为确保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8-9]。气管插管麻醉为一项可靠、效果理想的的麻醉手段,在小儿麻醉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受小儿喉头位置较高、颈部较短等原因影响,使气管插管难度明显加大,极易损伤喉部软组织,严重者,甚至可造成声门水肿、声带损伤。且小儿呼吸道黏膜相对稚嫩,水肿一旦发生,即可诱导呼吸不畅[10]。

而喉罩属声门上通气装置,其有效结合了器官插管、面罩双重优点,已被临床广泛认可。相较气管导管,其对体位有较低的要求,无需对声门充分暴露或经声门通过,操作较为简便,对喉头、气管造成的刺激均有效降低,明显减少了应激反应,防范了对血流动力学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使对咽喉部的刺激明显减轻[11-12]。同时,因无需借助喉镜,不需达声门部位,故对心血管、气道产生的刺激也呈较小显示,明显防范了声嘶、喉头水肿等症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手术采用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式均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喉罩麻醉可缩短康复进程,并可保障临床安全。

猜你喜欢
喉罩苏醒插管
植物人也能苏醒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