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2018-08-09 03:00尹珍任香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早搏心电图缺血性

尹珍 任香顺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心率可快可慢,其中大部分患者在体检时无明显的特异性体征[1]。心悸是临床常见症状,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由于静息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见于静息时,在增加心脏负荷时,或仅在24小时动态观察中间断出现。但平时心悸,做静息心电图正常患者,可能突然夜间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猝死[2],故应临床重视,因此对于心悸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悸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69例,年龄29~82岁,平均为(62.12±9.23)岁。

1.2 方法

1.2.1 使用DCG-512型12导联HOLTER动态心电记录盒,通过10个电极安放在不同位置,插入闪光卡,开始记录。对所有患者24小时全程监测12导联心电图波形,并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包括运动、吃药、吃饭、休息、睡眠等。当患者不适症状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1.2.2 检查标准 108例患者中,主要出现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缺血性ST-T表现,心肌缺血症状可以有一下标准诊断:(1)j点后0.08 s时,ST段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1 mm,且持续时间≥1 min;(2)ST段改变的持续时间>1 min;(3)发生缺血性T波倒置现象。

2 结果

心律失常检出率相当高,尤其是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其中偶发早搏未统计)。108例患者中,频发室早和频发房早发生率分别为22.22%和16.6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7.40%。部分患者合并2种以上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18.52%,间歇性ST抬高9.26%,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85%,间歇性房颤1.85%。

表1 108例DCG结果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是现代医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但是心电图检查是短时间的监测,所以心悸患者的检出率明显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观察患者24小时内心电图变化,包括工作,休息,吃饭,睡眠等时的心电变化,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高,受到很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108例心悸患者发作时都检查过几次普通心电图,监测结果大部分患者都是正常,为了提高检出率给患者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检出早搏的发生率很高,早搏是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中均可见到,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等[4-5]。心悸合并高血压患者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6]。无心脏病的健康人群中,特别是高度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喝浓茶或咖啡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早搏[7]。108例心悸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可连续全面地反映出患者在一天完整生物周期内的心电监测变化,而且能揭示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高危心律失常,为及时治疗及临床防治猝死有重要意义[8]。

心悸患者是临床上引起心脏猝死主要原因之一,心悸患者大部分都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临床上可表现为有症状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10]。无症状心肌缺有多种因数有关,如心肌缺血程度低等[11]。108例患者中缺血性ST-T改变占18.52%,间歇性ST抬高9.26%,年轻的心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正常,临床医生果断诊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给患者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都恢复了正常。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患者让临床医生合理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12],给患者带来满意的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工作中心悸患者反复发作时做普通心电图监测结果不满意,及时监测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率高[13]以便及早查出原因,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早搏心电图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