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村落振兴的旧村改造设计
——浅谈广东省惠州市马安县新楼村改造

2018-08-10 01:36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楼宗祠古村落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中每天都有新建筑拔地而起。但是,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的状态却一直存在。城市与农村不平衡发展、城乡建设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发展的阻碍[1]。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致力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党的十九大对农村发展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决策部署,提出“古村落振兴”的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古村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古村落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 古村落振兴的概念

古村落振兴在“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古村落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通过落实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3 基于古村落振兴的旧村改造设计措施探讨

3.1 旧村改造的原则

3.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各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古村落是农业劳动者的聚居场所,具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农田。在旧村改造过程中,要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资源环境承受范围之内对其进行改造,不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破坏自然环境及农民赖以生存的农田。

3.1.2 保护与继承原则

在农村,村民往往以血缘为纽带,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自发建设,因此,古村落中的传统文化、建筑布局都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体现。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研究、继承古村落的传统文化,通过设计乡土建筑、景观以体现村庄的历史、文化,改善和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古村落凝聚力,并吸引城市居民来古村落旅游观光[2]。

3.1.3 场所理论

建筑学中的“场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地理空间;二是指场所感,即人在特定空间内的经历及对该空间的感受。场所感包含了场所精神和场所依附两层含义。其中,场所精神指人在特定场所的情感或个性,场所依附指人对该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我们应该为古村落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村民与村庄的情感。同时,还应挖掘村庄的非实体因素,如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特有建筑、特色美食等,提升农村的软实力,使游客能够对古村落生活记忆深刻[3]。

3.2 广东省惠州市马安县新楼村的概况及现存问题

3.2.1 概况

新楼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马安县东部近郊,与惠城区联系密切,西枝江穿流而过,境内有大量林地和农田,生态本底优良(图1)。其所处的马安县距离惠州平潭机场仅20 min车程,同时,与广河高速、仁深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惠大高速、广惠高速、潮莞高速、沈海高速、惠深沿海高速相连通,路网发达,未来将打造“七横五纵一联”高速路网,联通珠三角核心区域。新楼村面积为2.24 km2,辖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 622人。村民仍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形态,也有部分村民经营小规模的民营企业。

图1 新楼村区位图(来源:百度地图)

3.2.2 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楼村的村落规模、建筑、基础设施等已无法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村落内有大量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的老宅,历史悠久,但部分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需进行修缮。部分建筑闲置,可通过功能改造来恢复古村落活力。

(2)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普及,部分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内建起了现代主义形式的建筑,但因建造时缺乏设计,建筑与周围环境及其周边建筑格格不入,破坏了古村落整体风貌的发展。

(3)村庄内的基础设施较差,需要完善村庄内的基础设施。

3.3 广东省惠州市马安县新楼村的改造措施

3.3.1 总体规划

新楼村自然环境优美,并有大量的农田,农作物产量丰盛。村落以宗祠广场为中心,周围分布着明清时期闽南风格的宗祠,同时,村落中有很多明清时期及近现代时期的民居,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对自然环境、农田、历史建筑的继承与保护。

根据新楼村建筑分布情况,以现存的廉政教育广场——青年文创社区——宗祠广场——有机农庄——廉政食堂为主轴线,结合文创社区、文创辐射区、廉政教育基地、水晶蛋糕坊、共享农庄、生产生活区、滨河生态保护区等几个区域对村庄进行保护规划。其中,水晶蛋糕坊结合村民自营的食品加工厂,打造集生产、体验、亲子娱乐为一体的蛋糕制作、体验场所。通过对现有广场的景观进行提升(包括绿化提升,水塘驳岸改建等),来打造高层次的廉政教育基地。保留老村建筑的结构、外立面形式,采用乡土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并对周边的植物、花卉进行修整,将旧建筑改造为花坊、工艺坊等新的功能空间,营造优美、现代化的文创社区。利用片区内可建设改造的农宅,打造环境良好、级别较高档的民宿,营造温馨的村庄住宿体验区。利用现有农田景观,开展农田亲子活动,打造共享农庄区域。在村庄北部,保留着近现代时期开设的学校教育建筑,体现了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对老学校建筑进行修葺改造,提升周边景观,来建设以廉政为主题的餐饮区。同时,根据村庄已有的道路情况,规划游览路线,在村口设置停车场。游客步行进入村庄,做到人车分流。以宗祠广场为起点,廉政食堂区为终点,通过设计电瓶车道、自行车骑行线、步行游线、服务型道路等,把各个区域串联起来,使村民和游客能够方便地到达各个区域。在宗祠广场、有机农庄区设置电瓶车车站及自行车租赁点,方便游客租赁(图2)。

图2 新楼村区域、交通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3.3.2 主要建筑改造措施

建筑是活化的历史记忆,村庄中现存众多明清时期的闽南宗祠及较多民居,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不同时代宗祠、民居的基本风格特质,同时选择主轴线两侧的部分建筑对其进行改造,转变建筑功能,使其既富有乡土特色,又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

在村庄的北侧,有近现代时期四合院形式的学校,该建筑体现着新楼村的历史与文化,但该建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败现象,无法满足使用功能(图3)。对该建筑,在保留建筑的主体结构、外立面形式、前院与中庭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将建筑改造成廉政食堂。其中,将南侧的建筑结合入口大庭院设计为接待区,北侧的房屋作为包厢使用,东侧临水的房屋改造为开放式的餐厅,西侧的建筑集中作为厨房使用。屋顶采用当地特有的灰瓦对其进行翻新处理,外墙面用现存建筑采用的黄黏土材料对其进行重新粉刷,保留建筑的乡土气息,并使其焕然一新,为村民和游客提供舒适、独特的农家餐饮场所(图4)。

图3 廉政食堂现状图(来源:作者自摄)

图4 廉政食堂改造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在宗祠广场入口处,有村集体办公室、碾房、水井等,这里是村民聚集活动的场所,体现了村民的生活痕迹,但广场上部分建筑因破败而被闲置,因通自来水而使水井失去了作用。在改造过程中,将村集体办公室保留,作为旅游接待中心,供游客休憩,在旅游接待中心右侧搭建雨棚作为电瓶车站。中部的碾房建筑由于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而将其拆除,采用传统木屋形式搭建古村落客厅,作为村民活动中心与社区交流中心。北侧围绕老水井砌筑景墙,形成一处特色的景观空间。

中轴线的两侧,在保留民居建筑主体结构及外立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用当地的灰瓦对屋顶进行翻新,用黄黏土将建筑外墙进行重新粉刷,并在墙上种植一些爬藤植物,使建筑与周边景观融合。同时,通过内部功能的转换和空间的布置,将这些建筑设计成古村落咖啡厅和花房书屋,为当地村民和游客提供交流、休憩的场所。

3.3.3 绿化景观改造措施

新楼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的绿化景观、农田,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体现了村庄独特的自然环境。在改造过程中,要保护、利用村庄中现有的自然资源,结合周围的植物、农田、水系对村庄进行设计,突出村庄的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

在宗祠广场前现存一个池塘,村民在空闲时来此处钓鱼,儿童在池塘周围玩耍,但由于缺乏停驻空间及座椅,使得来此活动的村民不是很多。设计过程中,在池塘一侧增加观景平台、廊桥,在其周围种植当地特有的植物,如睡莲、黄瑾、黄菖蒲等,使其与周围环境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并增设木栏杆、座椅等,使村民能在此交流、游玩(图5)。

图5 池塘改造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不断的发展,国家对古村落振兴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在继承保护村庄的传统建筑、特色文化、优美景观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村民赖以生活的场所,游客流连忘返的度假村,需要建筑师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马安县新楼村的古村落改造为例,从村庄规划和建筑改造方向出发,对旧村改造提出初步策略。但古村落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学科合作研究,共同打造美丽新农村[4]。

猜你喜欢
新楼宗祠古村落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活动三:我是新楼设计师之课程展示
不见的房间
回家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