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与表现形式

2018-08-10 19:10包国玉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

包国玉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有人口480余万(1990年),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以及宁夏、云南等地。早在唐代,蒙古族先民已活动在中国北方草原,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即是他们的汉文音译。蒙古,最初只是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并发展成为今日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历史渊源;变现形式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自成吉思汗统一各蒙古氏族部落,于公元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国以后,东自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阴山广大地区,都在汗国的势力范围之内。随着成吉思汗征服各地方政权和远征国外,特别是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得以在继承几千年来北方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之优长,使蒙古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蒙古族舞蹈的发展与种类

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或推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后,封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巴思八为国师,后又加封为帝师,佛教益传入蒙古草原。当时进入西域城镇的蒙古人,“为了统治的需要,放弃游牧生活,改事农耕,同当地居民通婚,皈依伊斯兰教”,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忽必烈之孙阿难签,当他“嗣位为安西王以后,遂使所部15万军队的大多数人改信伊斯兰教”。这些都是蒙古文化源流中的宗教文化因素。从今日流传于各地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中,仍可看到上述各种文化因素所形成的特点。

蒙古族民间舞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自娱性民间舞,如新疆地区的“萨吾尔登”,内蒙古地区的“安代”;宗教性舞蹈,如“萨满舞”、“查玛”;表演性民间舞蹈,如“筷子舞”、“盅碗舞”、“好德格钦”等。从表演形式上看,其民间舞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每种舞蹈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及深邃的文化内涵。所以,进入新世纪以后,经专业舞蹈工作者深入学习与精心创作,于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的舞蹈、舞剧等节目。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元朝的一些蒙古族官兵在卫戍地落户,与外族通婚后开始从事农耕劳动。由于生活环境、生产劳动形式的改变,所以他们在语言、服饰、习俗上都有很大变化。例如:云南通海县内的兴蒙民族乡,现居有蒙古族约6000人,他们的语言融入了彝语成分,衣着饰物也受彝族影响,主要民间舞蹈“跳乐”和伴奏樂器也与彝族的近似。另一种当地称作“地会”的舞蹈和汉族正月出会闹秧歌近似,但已融入蒙古族的文化色彩。如其中的“霸王鞭”,舞者为妇女,头上戴一别致的高箍小油笠,舞蹈中不时用金钱棒敲打帽沿;“故娘龙”是由13名姑娘表演的龙舞,其他还有“高跷”、“旱船”等,显然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舞蹈形式。

二、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形式

(1)盅碗舞

盅碗舞,亦称“大盅子”,是喜庆节日里担任表演的舞蹈形式,过去由男艺人表演。表演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拖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有空隙,可以碰击作响。表演开始时,艺人坐于地毯上缓缓起舞,盅子随着音乐节拍发出规律的响声,或轻抖双腕,使盅子碰击,发出细碎清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然后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进退或绕圈行走。盅子美妙的声音随表演者的舞动而缭绕不绝。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乐曲多采用伊克昭盟地区的民歌,如《金盅》、《敖门代莱》等。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作“板腰”、“旋转”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或燃烛起舞,光影随风摇曳,引人入胜。后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在技巧与造型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典雅优美的女子独舞节目。

(2)宗教查玛舞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16世纪后半叶随同格鲁派(黄教)喇嘛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祇)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有殿堂舞、米拉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劲拔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强,带有竞赛性质;“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结合融洽,很有韵味。“查玛”舞在内蒙古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之,蒙古族舞蹈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明快的节奏,轻捷的舞步,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的纯美。

参考文献:

[1]魏琦.浅谈蒙古族舞蹈的风格与发展[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5).

[2]珊丹.蒙古族舞蹈杂谈[J].内蒙古艺术,2004(2):74-75.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
浅谈中日关于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
安徽民歌音乐制作创新性分析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福州与冲绳的历史文化渊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