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8-08-10 19:10张洁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

张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渐渐发展起来,更具有直观、生动和形象的特点,作为一种辅助的课堂教学手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于地理教育而言,着重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地理学知识,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分析、应变与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一些传统得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地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并在地理教学的目标达成上展示出重要地位。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很多质疑,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中增加了声音、图像等等外在因素,这样会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而不能踏实的进入地理的学习”。这种想法是很正确的,然而如果我们将这些声音、图像与我们的地理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的。那么我们如何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完美的的整合起来呢?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导入中的应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而导入就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阶段,因为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如何很好地导入一节课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地理教学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复习导入法、直观导入法、疑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导入的虽然方法多样,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比如很多教师上课前说“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先回顾一下”然后找同学回答问题,再然后说“我们这节课讲的是什么”就这样导入到这节课内容,这样做没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并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相反如果我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悦耳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导入新课时,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时我们运用视频直观导入法,播放汶川地震的场景,西南旱灾的情况,这种直观的视觉效应能让学生有切身到感受,由于融入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话锋一转,顺势点出了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并提出“除了视频中出现的自然灾害,我们还听说过那些自然灾害?”诸如类似的问题,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吸引过来,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按部就班的就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教學资源丰富多样,如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然而早期,只有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面很小,学到的知识都是死知识,不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供便捷的手段,师生可以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的地理知识,电视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媒体。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人与自然”“国家地理杂志”等。例如在讲授“中国气象灾害”这一节中,我从网上搜索到大量“中国气象灾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我国西南地区连续九个多月干旱对工农业生产与生活造成的影响;台风“莫拉克”对福建浙江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等,将这些资源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由于是刚发生的事件,学生反应热烈,积极参与讨论,深究“云南旱灾”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及如何将台风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等,通过谈论,学生不但明白了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而且还明白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将教学知识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重难点突破的整合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学难点也多种多样。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学地理教学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难点、记忆性难点和运用性难点等三类,在解决这些难点的时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展示一些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止为动他态,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不可思议,单纯的依靠语言、挂图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讲课时把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表象,理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一个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亲自感知一目了然,掌握重点。

总之,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都是各学科中首屈一指的,地理教学设计绝不能指望一种模式。信息技术整合于地理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创设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方式;又快又好比地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开阔学生眼界,激活学生思维;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或修改探索新知识的方式或途经;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