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以甘肃政法学院为例

2018-08-11 07:21付晓琼贾宗平谭等泰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毒品公安

王 炜,付晓琼,贾宗平,谭等泰

(甘肃政法学院公安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随着我国毒品犯罪的日益猖獗,大量数据显示,在毒品犯罪的各个领域中,青少年已然成为涉毒犯罪的“主力军”,更是成为毒品犯罪防范的高危人群[1]。当前,我国禁毒工作的重点是坚持打击毒品犯罪和减小吸毒危害相结合,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全力遏制毒品来源、毒品危害、新吸毒人员滋生及毒品向青少年人群蔓延。因此,毒品预防教育是我国预防涉毒犯罪的有效途径之一[2]。

毒品预防教育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要求,通过各种科学、有效途径,让社会成员了解和认识造成毒品问题的基本因素和有关知识,揭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危害,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构建全社会防范毒品侵袭的有效体系的过程[3]。由此可知,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涉及社会的多个群体与层面,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是对全民的禁毒宣传教育。因此,甘肃政法学院于2006年面向我校禁毒学本科专业开设毒品预防课程,期望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掌握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并能够主动面向社会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为我国禁毒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专业人才。笔者自2010年开始承担我校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课程的讲授任务,在近8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教学与内容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教学改革方式、措施与成效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行政执法和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1 毒品预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其第11条第1款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第13条更是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由此可见,我国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政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逐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责任制。

2015年,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宣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将以 10~25 岁的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力争通过3年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使青少年禁毒意识明显增强,新滋生吸毒人数明显减少。

甘肃政法学院于2006年,面向禁毒学本科专业开设毒品预防课程,属于该专业的核心课程,2014年刑事科学技术本科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程。我校在公安类专业开设毒品预防课程,旨在保证学生自身预防和减少吸毒的基础上,增强其禁毒意识,养成自觉拒绝毒品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禁毒工作是我国公安、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法学、公安类专业本科生而言,通过对毒品预防课程的学习,掌握毒品预防工作的基本方法,主动面向学校、娱乐场所、社区等社会单位积极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为适应公安、司法、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由此可见,毒品预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教授、单向表述为主,教师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和被动接受,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后续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2 毒品预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思路设想

毒品预防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专业课程,单纯的“填鸭式”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与实训要求,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缺乏自主设计、开展、完成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实践教学领域兴起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为我校开展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启发与参考。例如,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如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4]。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5]。因此,在近几年毒品预防课程教学过程中,我校主动汲取国内外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模式,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学校现有资源与条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逐步形成了以PBL模式为基础和指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群体独立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为目标,根据教学要求,通过设置各种实训情景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与技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与考核,以全面推进我校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

3 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实践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实践能力提升”为课程改革目标,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与模式为指导,对我校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课程从教学大纲制订、实训讲义编写、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和成绩评定方式完善等环节进行改革尝试。

3.1 PBL教学下毒品预防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在近8年毒品预防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学内容与课程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深刻把握课程的体系与性质,并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完成我校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坚持以PBL教学法为基础(如图1所示),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与要求以及学校公安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学问题的设计,突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训练。修订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已经于2016年遵照实施,目前相关任课教师与学生整体反映良好。

图1 PBL教学法在毒品预防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3.2 以情景教学为指导的《毒品预防实训讲义》的编写

在修订的教学大纲基础上,以大纲中要求培养的能力为目标,以情景教学法为手段,通过设置各种实训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并使其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训,理解教学内容。实训教学的整体设计要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突出学生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技能培养(如图2所示)。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汲取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教师根据情景教学状况,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改进不足,并结合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依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编写完成了校内使用的公安类专业《毒品预防实训讲义》,并从2015年开始,依照该讲义开展8学时的课程实践,旨在提升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实践能力。

3.3 PBL与情景教学融合下毒品预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图2 情景教学法在毒品预防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重要手段。PBL与情景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我校毒品预防课程教学的一大改革,因此,必须研究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注重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考核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并进一步细化与完善课程考核规则、要求、试题题目以及评分细则等,综合教师、学生双重因素,形成综合评定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毒品预防教育方案设计+学生汇报答辩”的期末考核方式(如图3所示),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考试规则、要求与评分标准。

图3 PBL与情景教学融合下毒品预防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该考核方式分为“毒品预防教育方案设计”和“方案汇报与演示”两个部分。“毒品预防教育方案设计”部分由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随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4人),并结合教学大纲,给定具体的既定场景或面向人群,学生随机抽取题目,各小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并根据教师给定的场景或人群,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合作方式,制订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方案。“方案汇报与演示”部分以方案设计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采用PPT的方式面向全班同学讲解本组毒品预防教育方案设计的目的、主题、思路和具体内容等,各小组汇报时间为10~15分钟,并进行答辩,答辩时间为5分钟。成绩评定小组的教师根据各组成员PPT制作情况及学生汇报思路、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问题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成绩评定小组的教师一般为2~3人。

期末考核完成后,教师依据各组学生设计的毒品预防教育方案的可行性、选题、内容、设计与总结质量进行方案设计环节的评分,同时依据各组PPT制作质量、汇报质量和答辩表现,由成绩评定小组进行汇报答辩环节评分,同时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依据3项成绩得出毒品预防课程期末考核成绩。毒品预防课程任课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与汇报演示的评分依据与标准,基本形成了一套公平、切实、规范的考核评分体系。

4 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特色与成效

PBL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但是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是我校进行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时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

目前,PBL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大多应用于语言科学、管理学和医学领域[6-8],在公安、法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较少。因此,本次教学改革成果为PBL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在公安、法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促进我国法学与公安教育的完善与进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以“6·27”工程为契机,结合我校学科特色与专业建设背景,形成具有政法、公安院校特色的毒品预防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方式,并向全省进行模式推广,为提升全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水平与成效提供了参考。

从2015年开始,我校将前期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将教学改革理念与模式应用于刑事科学技术与禁毒学两个本科专业的毒品预防课程教学实践中。经过三年多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与教师均适应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能够根据课程大纲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教学参与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是考核方式改革中,改变传统教学与考核方式下学生死记硬背的应试型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强调考试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充分结合毒品预防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完善课程考试模式的具体架构和实施方式,将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与自主学习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从近3年考核方式改革后学生的期末考试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较好地理解了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与形式,并能够完成毒品预防教育方案的策划与设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考核方式实施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态度认真,准备充分,但确实也存在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设计的方案没有明显结合题目中的特定人群或场景的特点与要求,缺乏针对性,还有个别学生在方案汇报与答辩环节思路不清晰,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欠缺,专业术语的使用也不够规范。总体而言,这种实践应用型的考核方式改善了教师与学生间心理关系,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被动地位,在遵从考核方式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实践考核的特色,这正是我校毒品预防课程任课教师坚持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期望。

5 结语

禁毒工作是我国公安、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公安、政法类院校教育者对于禁毒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层出不穷,为甘肃政法学院毒品预防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依据。祝卫莉[9]认为在禁毒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该学科基本理论的认识水平,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布置若干个与毒品问题相关度较高的背景问题作为研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课程论文写作或制作PPT课件并汇报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周立民[10]就毒品预防公选课对大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公选课教育后学生对毒品预防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明显高于教育前,对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毒品功效的正确认识率与教育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极少数具有高危吸毒倾向的学生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因此,毒品预防课程对增加大学生毒品预防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意识有着积极作用。笔者通过近8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发现坚持以“实践能力提升”为课程改革目的,能加深学生对毒品预防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毒品预防教育方案的设计,将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与自主学习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与水平。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更好地锻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学改革实践也为毒品预防课程任课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水平提升平台,一方面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另一方面督促教师及时更新课程相关知识,学习先进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因此,甘肃政法学院毒品预防课程教学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共同参与、互助成长、互惠共赢的教学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毒品公安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销毁毒品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火烧毒品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论公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